天天看點

五十歲後,過五少生活!

作者:藝境

杜甫詩雲:“五十年間似反掌。”

漫漫五十載,汲汲營營,不過彈指一揮間。

曾幾何時,總在拼命追逐,想着擁有越多越好。

可年紀漸長,閱曆漸深,方知:少則得,多則惑。

五十歲後,少,才是最進階的養生,也是最清醒的活法。

五十歲後,過五少生活!

01

食少吃

《素問》有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人到五十,嘗過酸甜苦辣,走過雨雪風霜。

此時,難免盼着享受生活,毫無顧忌地滿足口腹之欲。

正所謂,能吃是福,一日三餐,好好吃飯,是難得的福氣。

但善吃是智,飲食過量過飽,必然會加重腸胃負擔,損害身體健康。

食少吃,每頓七分飽,常有三分饑,才是真正的恰到好處,讓百病不相襲。

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日常養生隻有兩條:一是吃少,二是吃營養。

他飲食雖清淡,但營養豐富,尤其喜愛喝粥、面食和蔬果,也從不貪多。

哪怕一輩子沒搞過體育鍛煉,體重也不過百、不發福,行走步履矯健,安然活到88歲高齡。

理學大師朱熹也說:“節食少病。”

人生下半場,身體無病無災才是第一位的。

節制自身,規律飲食,少吃多餐,方能遠離疾病,益壽延年。

五十歲後,過五少生活!

02

話少說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人到了一定年紀,是要往回收的,于沉默中成長成熟。

畢竟很多時候,随意開口,輕則招惹是非,重則敗壞口碑。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少言寡語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三國時,賈诩活到76歲,保全了家人,是少有得以善終的謀臣。

原因就在于,投誠曹操麾下後,非有必要,他絕不多發一言。

曹操在立嗣上搖擺不定,詢問賈诩意見,但他遲遲沒有給出答複。

直到曹操一再追問,賈诩才說:“我在想袁紹父子和劉表父子的事。”

賈诩三言兩語,借古喻今,既周全了自身,又回答了問題,可謂兩全其美。

古語有雲:“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多言必失,少說是福,管住自己的嘴,才能走好餘生的路。

03

事少管

《弟子規》中說:“不關己,莫閑管。”

紅塵俗世,紛紛擾擾,凡事都想幹涉插手,隻會傷人又累己。

别人的事少管,将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才是最通透的活法。

莫管親戚的家事,清官難斷家務事,你好意關心,往往費力不讨好。

更何況,随意對别人的生活指指點點,不是助人為樂,而是越界讨嫌。

莫管朋友的難事,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請收起你的大方。

這不是冷漠,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權衡,顧好自己,才是頭等大事。

莫管兒女的私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孫自有兒孫福。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順其自然,學會放手,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五十歲後,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管好自己,莫管他人,清心自在,輕裝前行,方能活得精彩紛呈。

五十歲後,過五少生活!

04

心少欲

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

放縱自己的貪念欲望,就等于加重内心的枷鎖束縛。

可世間萬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皆是過眼雲煙。

人過五十,看開看淡,減少欲望,才能享受心靈的富足安樂。

錢鐘書先生在清華任教時,家中除了簡單的桌子和沙發,沒有任何家具。

也沒有電話、電視、錄像機,陳道明在拜訪後說:“錢老家中,唯一響的東西是藥鍋子。”

欲望極簡,但靈魂豐盈,先生專心讀書寫作,與妻女共享天倫。

在他家裡,你可以聞到書香,聽到平靜,看到從容,是無數人羨慕的模樣。

有道是:“多欲者累,寡欲者安,無欲則剛。”

大道至簡,繁在人心,常知足,心少欲,才是養心之法,善身之道。

05

氣少生

常言道:“百病生于氣。”

生氣,既毀了心情,也傷了身體。

要想幸福安康度過餘生,就要控制好情緒,少生無謂的氣。

試問,如果不是你的錯,你生氣,便是拿别人的錯懲罰自己。

反之,如果是你自己的錯,你又哪來的資格和權利去生氣呢?

毛主席就曾寫下自己的養生十六字格言,第一句便是:“遇事不怒。”

他待人心胸開闊,遇事态度溫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革命樂觀主義者。

正如他在詩中寫的“不管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幾乎沒有生氣動怒的時刻。

故而即便身為日理萬機、晝夜操勞的國家領袖,也活到了83歲的高壽。

老話說得好:“别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想開點,看淡點,多微笑,少生氣,才是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