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壓、血脂、血糖超過這個範圍,就要吃藥了!50歲以上要收藏!

作者:楊亞琴醫生

在現代社會中,三種廣泛流行的慢性疾病被形象地稱為“三高”,這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這個稱呼來源于這些疾病共同的特點:體内某些關鍵名額的升高。雖然它們是獨立的健康問題,但是因為都與身體代謝過程緊密相關,是以經常會同時出現。

血壓、血脂、血糖超過這個範圍,就要吃藥了!50歲以上要收藏!

患有這些疾病的人群面臨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這包括但不限于腦梗死、腦出血、眼底動脈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和下肢動脈閉塞。這些嚴重的健康問題可能導緻一系列嚴重症狀,如偏癱、失語、劇烈頭痛、猝死、呼吸困難、尿量減少、間歇性跛行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猝死患者中往往伴有“三高”疾病。是以,對這些慢性疾病的有效管理和預防措施至關重要,以降低患者遭受心血管并發症的風險。

血壓、血脂、血糖超過這個範圍,就要吃藥了!50歲以上要收藏!

認識三高

高血壓的普遍性與管理

高血壓作為一種普遍的長期健康問題,在成年人群中的發病率頗高,大約三分之一的成人受其影響。這種狀況通常需要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而且這種治療通常是持續終生的。持續的高血壓不僅會導緻心髒病和腦卒中等嚴重健康問題,還會影響整體生命品質。

根據2018年修訂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的診斷标準包括:未服用降壓藥物情況下的連續三次血壓測量(測量不能在同一天進行),且每次的血壓讀數均超出标準值(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對于确診的高血壓患者,遵循醫囑使用降壓藥物,并改善生活習慣,如減少鹽分攝入、保持均衡飲食和适量運動,是至關重要的。

血壓、血脂、血糖超過這個範圍,就要吃藥了!50歲以上要收藏!

高血糖的識别與風險

血糖水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其過高會導緻多種健康問題,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等。正常的空腹血糖水準應低于6.1mmol/L,而餐後2小時的血糖應低于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介于6.1至7.0mmol/L,表明存在空腹血糖受損的風險;而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介于7.8至11.1mmol/L,表明糖耐量異常;當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時,則可能被診斷為糖尿病。

高脂血症的影響及關注點

高脂血症,即血液中總膽固醇或甘油三酯異常升高,可能導緻脂肪在血管周圍堆積,增加心髒病、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血脂檢測中的重要名額,與冠心病風險緊密相關。對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高危人群,這一名額應維持在2.6mmol/L以下;而對于冠心病患者,則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

血壓、血脂、血糖超過這個範圍,就要吃藥了!50歲以上要收藏!

血壓、血脂、血糖名額一高就需要吃藥嗎

許多人平時覺得自己身體狀況良好,但在醫院進行體檢時卻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常見的健康問題包括血壓、血脂、血糖和尿酸水準異常,這些發現常常讓人們感到極度緊張。

很多人在發現這些名額異常時,可能會自行購買藥物服用,試圖快速糾正這些數值。然而,這并非總是必要的,有時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甚至可能帶來副作用。并不是所有名額略有升高就需要立即用藥。

血壓、血脂、血糖超過這個範圍,就要吃藥了!50歲以上要收藏!

對于自行嘗試通過運動等生活方式改善但未見效果的患者,尤其是當高血壓症狀未能改善時,可能需要考慮服藥。國際高血壓學會建議,在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的情況下,應該開始藥物治療。

對于血脂水準略高的情況,首先應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和增加運動來嘗試降低血脂。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血脂水準仍然高,此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脂藥物。

對于血糖控制問題,高血糖患者需要密切監測自己的血糖水準。如果空腹血糖持續高于7.0mmol/L,或餐後兩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那麼就需要考慮及時用藥來控制血糖水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