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作者:炮炮說職場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大家好,我是炮炮。1月10日,一份名為“停發新冠項目績效工資方案”的檔案在網上傳播,落款為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公司,其中提到公司新冠疫苗已全部停産且公司目前也無新冠疫苗産品銷售。一時間“科興新冠疫苗已停産”話題登上“熱搜第一”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不得不感歎現在的世界變化真是太快了。2020年底,我們曾經認為,隻要疫苗上市,達到一定程度的接種率,這個病毒就會被控制,疫情就會走向結束。沒想到是今天這個樣子。

那為什麼科興疫苗會停産呢?今天就跟大家來分析一下原因。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首先,現有條件下,已經沒有在接種原始的滅活疫苗的意義,原始株滅活疫苗,在XBB出現後已經無任何預防感染甚至預防重症作用,其實在2022年就該停産了,沒想到還能延續到2023、2024年。現階段全世界的流行毒株是 XBB,下一階段的流行毒株可能是 JN.1,都不是原始毒株疫苗能夠預防的了的。

這個事情也告訴我們,疫苗不是萬能的。遇到這麼容易變異的新冠病毒,它會演化出各種子子孫孫,幾千種變異株,難道要打幾千種疫苗嗎?顯然不現實。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病毒變異速度超快,超級簡單。但疫苗的研發就沒那麼簡單了,就說我們打的最基礎的滅活疫苗吧。首先你得先拿到這個最新的毒株,培養之後滅活,也就是得保證這個病毒是死的,在人體不能複制的;然後純化,把那些用來滅活的化學物質,或者什麼亂七八糟會引發其他問題的物質得去掉。之後就是做各種實驗證明其是安全有效的,這個實驗的時間還不短。

足夠安全後,才能大規劃開發,形成足夠的産能,完成實驗室研究,推到臨床研究階段,這要曆經多道審批過程。絕對輕易把可能不夠有效、不夠安全的産品推向市場。現在發現新冠病毒出現一種新的亞型,從報道到它真正開始大範圍流行,可能隻需要幾周時間,是以人類研發疫苗的速度怎麼能跟得上呢。是以盡管各種資金、人力、政策投入,還是比不過病毒變異的速度……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跟幾十分鐘繁衍一代、進化得十分完善的病毒相比,人類的的工作卻潦草得像一張草稿紙。但凡對醫學有一點了解,一個突發的疫情,疫苗怎麼可能那麼快就能研發好,難道就沒有一點問題?但科興新冠疫情爆發才幾個月,就宣布自研疫苗成功,還打到第四針了。

說實話,我現在非常後悔,我算是注射疫苗比較早的人之一, 2021年底完成了三劑新冠滅活疫苗的接種,不是科興,是北京國藥。我當時為啥打呢,因為經常出差,是以就去打了,但我後來體檢,檢查出有肺結節,不知道跟這個有沒有關系,但我之前是沒有肺結節的。咱也不能信口開河,不能說就是疫情引起的,但是,确實是應該謹慎點,尤其這個東西不能當成指令,尤其是當時很多地方不打疫苗不讓進超市,不讓去公共場所。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一種藥品的安全性,本來是科學家應該讨論的問題,現在演變成了一個全民争論、莫衷一是的問題。每個地方都想快速做出一種本土疫苗,以證明自身的優越性,但是不能忽視了醫藥研發的科學性、獨立性、中立性。否則藥品公信力就會被消耗沒了。

另外,科興停産,也可以說是經濟因素停産的,本來新冠疫苗這東西,也就是在原來疫情流行期間,大家都需要接種的時候,才有銷路,才有經濟價值。現在放開了,大家對于新冠越來越無感了,讓去打疫苗,又有幾個人會去呢?另外,還有其他競品,病毒學家常榮山提醒,當下已經不建議打滅活疫苗,他建議大家最好打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 既然沒有人去打,沒有經濟價值,隻賠錢不賺錢的玩意,那商家自然就不生産了,多簡單的道理。

一年銷售千億的科興疫苗停産,但我不想跟它說再見,真是恍如一夢

你們要知道,科興生物2021年銷售額為193.75億美元(約合1280.4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3691.6%,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84.61億美元(約合559.54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8008.5%

好,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從研發到停産,從轟轟烈烈打疫苗到現在,這一切真是恍如隔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