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重要通知→

作者:西安網

記者日前從省政府獲悉,我省印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到202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醫療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漸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特色優勢更加鮮明,有序就醫和分級診療取得積極成效。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重要通知→

打造醫學高峰高地

提升縣級醫院能力

大力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設一批專科類、輸出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帶動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水準提升,2025年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建設疑難複雜專病及罕見病臨床診療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和醫學科技創新與轉化平台。推進省、市、縣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建設,提升重症、心腦血管、呼吸(含塵肺)、消化、兒科、麻醉、老年醫學科等臨床專科能力。

圍繞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診療和急危重症搶救與疑難病轉診、傳染病防控、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等,加強縣級醫院人才、技術、專科、專病建設,提升規範化、精細化、資訊化水準和醫療服務能力。持續開展三級公立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到2025年,95%以上的縣人民醫院達到國家基本标準,35%以上的縣人民醫院達到國家推薦标準,80%以上的縣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準。

築牢基層服務網底

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重要通知→

推進社群醫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規範化建設。增強鄉鎮衛生院二級及以下正常手術等醫療服務能力。開展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逐漸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準。

優化設定社群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設立慢性病聯合門診。因地制宜開展巡回醫療、鄰(聯)村延伸服務、上級醫療衛生機構駐村服務。

加強中醫臨床優勢特色專科建設和中醫藥适宜技術推廣應用。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推進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建設。推進縣級公立中醫醫院提标擴能,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内涵建設。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市(縣)。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重要通知→

發展“網際網路+”

推進遠端醫療協作網建設

推進衛生健康資訊化建設,積極應用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資訊技術。實施全省醫療機構資訊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大力建設智慧醫院,廣泛開展檢查檢驗預約,推廣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線上查詢、藥物配送等服務。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服務。拓展“雲上婦幼”遠端醫療平台功能,推行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次辦”。

建設一批專業水準高、輻射帶動作用強、管理營運規範、推動分級診療有力的專科聯盟。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和邊遠地區建設完善省、市、縣、鎮、村五級遠端醫療服務網絡,通過遠端醫療、遠端會診、遠端查房、遠端教學、遠端心電檢查、遠端監護等形式,不斷增強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

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促進醫養結合發展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重要通知→

擴大家庭醫生來源管道,完善激勵限制機制,引導二、三級醫院全科醫生加入基層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完善簽約服務費政策和籌資機制,合理确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标準,建立動态調整機制。落實簽約居民在就醫、轉診、用藥、醫保等方面的差異化政策,逐漸形成家庭醫生首診、轉診和下轉接診的服務模式。

統籌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合理布局養老機構與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護理院(中心、站)、康複療養機構、安甯療護機構等,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務網絡。支援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預約就診、醫療巡診、遠端會診、健康管理、急診急救等服務。推進鎮、村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設施統一規劃、毗鄰建設、資源共享。到2025年,全省建設500家社群醫養結合服務中心,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

健全醫保支付

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以動态調整為重點,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等收費政策。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實施全省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按病種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

探索推動中醫優勢病種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探索取消城鄉居民和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門診起付線,引導患者到基層就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服務總量和醫保基金支付總量中的占比。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制定長期護理保險基本保障項目。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推進跨省和省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到2025年,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達到70%以上。

來源:西安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