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團還差一次百億補貼

來源|新熵

美團需要一場擊穿市場的破圈營銷。

“需要一個美團極速版。”

在小紅書上,一位使用者這樣評價美團的APP風格。相比過去直接顯示消費資訊的頁面,如今的美團APP界面有短視訊、直播,也有各式各樣的補貼活動,令人眼花缭亂。

在“增肥”的界面背後,是市值壓力倍增的美團。1月8日、9日兩天,美團港股股價連續大跌,累計跌幅超過9%,市值從巅峰期接近3萬億港币,剩下4400億港币左右。CEO王興在去年三季度财報會議上直言,目前美團股價,隻“配得上”外賣一個業務。

這些複雜的促銷活動,則是美團業績焦慮的産物。

事實上,美團從創立至今都有“低價”和“補貼”的基因,在咄咄逼人的抖音面前,美團最急需的或許不是價格更低的團購,而是拿出自己的“百億補貼”,把低價故事講給消費者聽。

01被圍攻的巨頭

美團還差一次百億補貼

美團的股價表現,已經與業績嚴重背離。

2021年2月,美團創造了曆史市值高點,而上一年美團的全年收入是1148億元,淨利潤47.1億元;2024年1月,美團市值收縮至5000億港币以下,而上一年營收額是2200億元,淨利潤28億元。

造成美團股價波動的原因錯綜複雜,但最關鍵的一項,一定是市場情緒變化。

在上市之初,美團的标簽是從高頻到低頻、無邊界和“Food+Platform”。從2015年到2017年,美團的營業收入從40億增長至339億,暴增了超過7倍,市場普遍認為,本地生活市場存在巨大的線上增長潛力,包括出行、餐飲、酒旅、娛樂、零售在内的所有線下服務,都将成為美團的擴張方向。

而美團将在龐大的使用者規模效應下,獲得超越所有平台的線下服務效率,進而深入每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也深入到商家的營銷、金融和供應鍊服務中去。在國内網際網路企業中,美團的業務範圍最寬,綜合優勢又最大。正因如此,在上市後市場普遍看好美團,令其迅速跻身為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企業,僅次于騰訊阿裡。

而現在,美團的擴張正在變得艱難。

1月1日,抖音生活服務釋出了《2023年資料報告》,在過去一年裡,抖音本地生活業務的總交易額增長了256%,門店覆寫城市超過370座,平台短視訊交易額增長了83%,直播交易額增長了5.7倍。而整個平台的生活服務内容搜尋次數,達到593億次。

這是美團在“百團大戰”時期都不曾遭遇的強悍對手。抖音擁有國民級的使用者規模優勢,強悍的算法配置設定能力,擅長激發使用者消費需求,其娛樂短視訊為主的内容生态擅長挖掘本地生活商家的亮點産品,天然适合到店消費引導。

最具代表性的營銷事件是去年9月的茅台瑞幸聯名,相關話題登上抖音熱搜榜,“年輕人的第一滴茅台”成為網絡熱議話題,相關産品在抖音用15個小時賣出了100萬杯。當本地餐飲品牌釋出反常識、吸引眼球的商品時,抖音已成為品牌最有力的破圈場域。

美團的回報顯得緊張。

新年伊始,美團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釋出内部信表示,美團到店業務缺少外賣的護城河優勢,整個部門必須到一線去,到戰場去,以天天低價的供給體系與對手競争。

基本盤市場的競争,讓市場産生擔憂。過去,美團從到店到外賣、打車、買菜,業務擴張的邏輯是順的。現在的情況是,消費市場的複蘇整體緩慢,美團基本盤的本地業務遭到圍攻,美團戰線拉長的弊端開始顯現,美團的增長,沒那麼順理成章了。

02護城河仍在

美團還差一次百億補貼

但這并不意味着,美團從此失去了增長潛力。

從外賣業務看,美團擁有市場佔有率的絕對優勢。根據艾媒咨詢資料顯示,2022年美團外賣市場佔有率在70%左右;從商家資料看,QuestMobile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美團外賣商家版日活資料是餓了麼的1.87倍。在使用者端,美團的優勢更為明顯,QuestMobile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美團APP坐擁1.44億日活使用者數,而餓了麼為2155萬。

餓了麼近年來上線百億補貼、爆紅包等福利吸引使用者,抖音曾嘗試上線外賣業務,但均未能撼動美團的絕對地位。市場佔有率、商家體量、使用者體量的成熟,讓外賣成為美團的絕對護城河。

在到店業務上,去年三季度,美團到店業務交易額同比增長幅度超過90%,同期活躍買家數同比增幅超過50%。

與抖音模式相比,美團到店的最大優勢是貨架。

在張川看來,美團到店業務的護城河有三道,“低價+快速”和“全面+優質”的使用者心智,“因時而變的商家供給和覆寫”和更低的經營成本。過去,美團貨架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到店選擇,但由于缺少競争,美團對價格缺乏敏感性。現在,美團正在加大低價團購供給力度,财報披露,美團官方直播已經覆寫200多個城市,平台正在通過短視訊和直播推廣爆款團購商品。

新熵認為,抖音和美團在到店業務上有不同側重,雙方将在各自領域形成優勢。

抖音的優勢是曝光種草能力,門店上新,新店開張等重要種草期,抖音更容易突破消費者心智,對預算充足的連鎖品牌營銷有一定優勢,例如瑞幸茅台的聯名破圈案例。美團更側重貨架展示和搜尋比價,在商家和産品的供給上更為豐富,對消費者日常消費的指導意義更強。一個現象是,抖音的美食評測類部落客,很多一部分至今還在使用美團的城市必吃榜标準進行評測。未來,美團和抖音的錯位競争格局或将長期共存,共享本地到店業務的增長空間。

在新業務領域,美團有着不錯的競争力。

在三季度财報會議上,新業務是美團受質疑的重災區,特别是買菜業務何時能實作盈虧平衡,是否會降低投入。美團對此的答複是,買菜、優選業務正在進一步提升使用者消費頻次,同時改善虧損,未來會加速投資。

目前,美團在北京等一線、新一線城市推行前置倉生鮮的美團買菜(已更名為小象超市),在其他城市推進明日達社群團購模式的美團優選業務。三季度财報顯示,美團新業務收入為188億元,同比增長15.3%,虧損為51億元,同比收窄24,5%。截至去年9月末,美團優選的累計交易使用者已經達到4.9億。

在高線城市,美團買菜擁有不錯的市場優勢,美團提到,不少消費者将美團買菜作為生活首選,這與新熵的觀察一緻。有消費者回報稱,使用過明碼标價的美團買菜後,已經無法再接受線下菜場買菜。而在低線城市,美團優選面臨多多買菜的競争。根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在2022年已經主導了社群團購市場。雙方正在展開一場名為效率戰的競争,誰能降低更多營運成本、采購成本,誰将在買菜大戰中勝出。

03需要大力出奇迹

美團還差一次百億補貼

面對外部平台的圍攻,美團的反應顯得急躁。

不止一位使用者回報稱,美團APP正在變成一個塞滿促銷内容的折扣場。打開美團首頁,映入眼簾的是特價團購百億補貼和美團直播入口,首頁Feed流則是圖文、短視訊、商家或産品資訊;打開外賣,使用者看到的是神搶手、狂歡日、天天神券等一系列優惠活動;在團購頁,使用者看到的是限時秒殺、百億補貼、線上美博會、必吃套餐、必吃節等各類活動。

但如果抛開複雜的優惠方式,美團的價格競争力不輸任何其他平台。

以電商業務為例。并入美團優選的電商業務是一個潛力增長點。從絕對體量看,美團電商市場佔有率不高,但擁有不錯的價格優勢。美團對電商業務進行了限時秒殺、百億補貼等優惠政策,不少商品低價優勢顯著。

例如,美團電商銷售的1670克某大牌堅果禮盒,原價218.9元,補貼後價格52.9元;某品牌40顆裝洗衣凝珠,原價54.8元,補貼後價格為4.2元。

新熵認為,在集中精力建設低價供給後,美團在外賣、團購、買菜等各業務的低價優勢顯著,平台需要一個力度強,方向明确的營銷破圈活動,來擊穿消費者心智。

去年11月29日晚,拼多多市值超越阿裡巴巴,成為中國電商市場的全新霸主。而拼多多尤其擅長營銷破圈,作為百億補貼模式的開創者,拼多多對百億補貼戰略的設計是商品品類明确、價格優勢明确、售後服務明确,以官方正品保障、擊穿市場價格線為特點,確定讓消費者“閉眼買”。事實證明,随着淘寶、京東的集體跟進,拼多多的營銷戰獲得了空前成功。

而美團的營銷活動複雜,盡管有不錯的價格優勢,但尚未向消費者傳遞出清晰的消費預期。以百億補貼促銷方式為例,美團在團購、電商業務中均設定有百億補貼商品,外賣則有此前的“百億飯補”。

結果是,和傳統的貨架電商一樣,在神搶手、限時秒殺、百億補貼團購等活動中,消費者還要經過一套複雜的比價計算過程,才能找到最佳消費方式。認知的高門檻,影響了美團營銷活動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傳播力度。

如果縱觀美團的所有業務,可以發現,美團的基本盤并未在外部平台沖擊下受到影響,沒有對手能用相同的業務模式擊敗美團外賣、美團團購。而在過去一年應對沖擊的環境裡,美團重視基層執行力,作戰強悍的優勢再度顯現出來,在所有戰場上,美團都迅速捕捉到對手的進攻方向并予以還擊。

歸根結底,美團所處的本地生活市場,具有“苦生意”的特點,無論商家還是騎手網絡的建設,都需要繁瑣、漫長的精耕細作。抖音、拼多多都以龐大的使用者體量為籌碼向美團進攻,但攻方會發現,自己注定要陷入一場持久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