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戚給我兒子500元壓歲錢,他家2個娃我咋給?寶媽機智回應被贊

作者:臨沂臨港釋出

一聊到過年,很多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題。

我身邊有位寶媽說,她家有一親戚,号稱“鐵公雞”。尤其是給孩子壓歲錢這塊,親戚從來沒吃過虧。

每次過年一見面,親戚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迅速掏出一個紅包,塞到寶媽手裡,說是給孩子的壓歲錢。

寶媽打開一看,500元。寶媽隻有一個兒子,可對方兩個孩子,兩人都熱情地喊着:“姨,恭喜發财,紅包拿來~”

肯定不能一人250,這不罵人麼。數字3和4在他們那又不大吉利,很少有人這樣發壓歲錢。

這意思很明顯,她得回禮1000。

雖然面帶着笑,寶媽内心卻心疼壞了。購物車反反複複看了無數遍的羽絨服沒舍得買,心儀的包包也沒舍得下手。

這下好了,過個年給孩子發壓歲錢,錢都白省了。

雖然錢不是很多,可畢竟大家都不容易,平白無故多花掉這些,寶媽心裡多多少少還是不舒服。

親戚給我兒子500元壓歲錢,他家2個娃我咋給?寶媽機智回應被贊

一:為什麼會有“壓歲錢”?

雖然年年都要說“壓歲錢”,那你知道,為什麼過年要給孩子包壓歲錢嗎?

其實壓歲錢最早的寓意,是“驅邪”、“保平安”的意思。

相傳古時候,有個叫“祟”的妖怪,每到大年三十,就出來吓唬小孩子。一旦被祟摸過,孩子就會生病,甚至可能命運多舛。

于是大家紛紛“守歲”,防止祟出來作怪。

有一次,祟跑到一戶人家裡,正想去摸熟睡的小孩子。突然,它看到了枕邊的銅錢。被銅錢的光一反照,祟頓時被吓跑了。

見此情況,大家奔走相告,說用紅紙包住銅錢,能趕跑祟。

壓歲錢便也成了大人對孩子的一種祝福,希望能保佑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親戚給我兒子500元壓歲錢,他家2個娃我咋給?寶媽機智回應被贊

二:壓歲錢的變遷

随着時代的變化,壓歲錢漸漸變了味。

如今給孩子壓歲錢,不像是哄孩子開心,倒更像是大人之間的人情世故。給多了不嫌棄,給少了還得罪人。

我們小時候收壓歲錢,一般都不多,5毛、一塊。由于平時沒啥零花錢,壓歲錢金額又不大,家長便也不管,任我們拿着。

這時候,孩子的快樂就展現出來了。

兜裡揣着“巨款”,進小賣部都有底氣。平時沒舍得買的零食、漫畫、玩具,這會像得到阿拉丁神燈一樣,全能變回家。

經常聽媽媽說:“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那時候真的是掰着手指頭數日子,一到過年,小孩子無比興奮和幸福。

而如今的壓歲錢,雖說金額大,但真正能給到孩子手裡的卻很少,幾乎都變相地“存”在家長那裡了。

小孩子感覺不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大人之間也多了些人情計較。

親戚給我兒子500元壓歲錢,他家2個娃我咋給?寶媽機智回應被贊

三:另一種回應

無獨有偶,身邊另一位朋友也說,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

在孩子數量不對等的情況下,她一般會在對方總額上加一點,然後再根據孩子數量分成相應的份數還回去。

要麼,就是自己做到先下手為強,先給對方孩子封紅包。反正我就一個娃,你自己看着給就行了。

隻是,在關系不那麼親近的情況下,又遇到那種一上來就封個大紅包的,她就不管面子不面子了。

親戚給我兒子500元壓歲錢,他家2個娃我咋給?寶媽機智回應被贊

有一次,一個一年難見一回的親戚,上來就給她孩子一千。平時人情往來都沒這麼多,給孩子卻這麼大方。

這哪是驚喜,簡直是驚吓。

不過,朋友卻不走尋常路。她直接打開手機,拉着對方3個孩子說:“來來來,300以内的玩具、零食,放心挑。爸媽平時舍不得給你買的,阿姨今天請客!”

幾個孩子一聽,頓時兩眼放光。一個勁地誇“阿姨真好”“最喜歡阿姨了”。親戚一見全給孩子挑了玩具,嘴上雖然沒說,臉色卻是不好了。

朋友說,自從這回後,親戚給她孩子拿的紅包就小多了,這才像正常的壓歲錢。

既回了禮,又讓孩子們開心,還讓親戚收斂了。這個方法,确實不錯。

關于收壓歲錢,你有沒有想說的?一起聊聊呀~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