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邦一年少賣近300萬頭豬,牧原銷量卻創新高,專家:2024年豬價可能走出寒冬

正邦一年少賣近300萬頭豬,牧原銷量卻創新高,專家:2024年豬價可能走出寒冬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周立

在豬價下行的2023年,龍頭豬企産銷再創新高。

截至2024年1月10日,溫氏股份(300498.SZ)、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神農集團(605296.SH)等16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的生豬銷售資料。

2023年豬價大幅下跌,龍頭豬企銷量卻創新高,讓不少企業由盈轉虧,而自繁自養的散戶則因豬價長期低迷快速退出市場。

生豬養殖行業進入微利時代,豬企在新的一年該如何生存?

正邦一年少賣近300萬頭豬,牧原銷量卻創新高,專家:2024年豬價可能走出寒冬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豬價下跌,多數上市豬企生豬銷量同比增長

據時代周報不完全統計,從上市豬企的商品豬價格來看,2023年12月豬價大部分跌到13元/公斤,同比下跌約三成。其中,東瑞股份(001201.SZ)的商品豬價格最貴,為16.18元/公斤;而最便宜的則出自*ST正邦(002157.SZ),僅12.69元/公斤。

從生豬銷量來看,牧原股份2023年創曆史新高,與溫氏股份、新希望成為2023年上市豬企生豬銷售的TOP 3,全年銷量分别為6381.60萬頭、2626.22萬頭、1768.24萬頭,同比增長4.27%、46.65%、21.00%。

正邦一年少賣近300萬頭豬,牧原銷量卻創新高,專家:2024年豬價可能走出寒冬

部分上市豬企2023年全年生豬銷售資料。圖檔來源:時代周報 制圖

除了三大巨頭,大部分上市豬企2023年生豬銷量也同比增長,其中唐人神(002567.SZ)、神農集團、立華股份(300761.SZ)、天邦食品(002124.SZ)生豬銷量同比超50%,并實作同比銷量、收入齊升。對于銷售數量的同比增長的主要原因,部分企業表示主要是公司産能逐漸釋放,出欄量增加所緻。

事實上,在經曆2018年非洲豬瘟後的豬價暴漲,資本瘋狂湧入生豬行業,上市公司整體産能規模處于不斷擴大的狀态。不過在面對第三個行業虧損年,大多數上市豬企仍選擇逆勢擴張。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攤薄部分均攤成本。“部分豬企雖然會因自身虧損及負債率的情況而選擇放緩擴産速度,但為了攤銷2020~2021年豬價高位時企業快速擴産造成的高固定資産折舊成本,企業會增加出欄量以攤薄部分均攤成本。”

二是基于豬企對2023年下半年市場行情的預判,“由于2023年一、二月以及冬季的動物疫病影響,部分企業預判下半年行情消費将會回暖,豬價也将在供給下降之下有所回升,是以會進行擴産。”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豬價卻整體呈下行趨勢。在資金、疫病以及豬價下行的強壓之下,越來越多的養殖散戶也因頭均利潤虧損而加速退出生豬養殖市場。開源證券2024年1月7日的研報提到,截至1月5日當周,自繁自養頭均利潤為-233.21元/頭。

從2023年上市豬企的生豬銷量來看,大型豬企借助資本優勢擴産,産能去化并不明顯。農村農業部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158萬頭,較2022年末淘汰232萬頭,下降約5.28%,但仍為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1.41%。

“與工業品不同,養殖行業本身就是長周期産業,其産能無法根據價格或市場波動立馬進行調節。”朱增勇表示,在豬價下行之時,不同養殖戶對後市研判的差異會導緻去化的時間及幅度的不同。同時,随着2020年後大陸生豬養殖規模化水準不斷提高,特别是在非洲豬瘟後,年出欄3000頭以上的養殖戶出欄比重在不斷增加,以及産業集中度的提升,與前幾輪的豬周期相比,目前生豬養殖産能的穩定性有所保障,是以整體調整速度也會放慢。而未來,生豬産能會處于從供給過剩逐漸平穩過渡到供需基本平衡的階段。

“但随着産業轉移更新、養殖主體結構優化、生物安全水準以及現代化水準不斷提高,生豬産業的穩定性和保障能力也在穩步提升,這意味着未來出現産能大幅波動的幾率較小,回歸生豬養殖的常态盈利——豬價窄幅震蕩的豬周期。”朱增勇表示。

出欄目标仍在增,降本增效為主線

事實上,2023年已經有許多上市豬企出現連續虧損,生豬行業微利時代已到來,然而上市豬企并沒有因為虧損而“退縮”,仍計劃提高出欄目标。

神農集團在2023年11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提到,2023年出欄目标為150萬頭,2024年出欄目标為250萬頭,2025年為350萬頭,每年增長100萬頭;而牧原股份作為生豬養殖老大,也在2023年12月的調研活動中表示堅持連續生産,穩定出欄的政策,并預計2024年出欄量會有一定幅度增長,具體的出欄區間指引将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

不過,在豬企的遠大擴産目标之下,豬價短時間似乎難有起色。

“我覺得現在還不具備豬價反轉的時機。”朱增勇表示,在供給基本面沒有改變的前提下,預計2024年生豬産量會下降,但這并不能使供需基本面反轉,2024年整體豬價或處于窄幅震蕩的情形。而2024年下半年由于2023年能繁母豬的持續調減,供需面逐漸好轉或使得豬價回暖。

“從目前産能去化來看,隻能說2024年豬價可能走出寒冬,逐漸回暖,但不會有過高的上漲。”朱增勇強調。

而瑞銀中國農業2024年展望中提到,其預計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行業産能去化會加速,因為大型豬企杠杆率已達曆史高位,再融資難度更大;二是行業現金流緊張,宏觀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整體消費疲軟。

根據2023年三季報,已經披露12月生豬銷量的16家豬企中,除了京基智農(000048.SZ),其餘企業歸母淨利潤均處于虧損狀态,牧原股份更是出現自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從2022年的132.66億元驟降至2023年三季度的-18.42億元。

除了經營上的虧損,是以前産能的快速擴張,豬企的資産負債率也在節節攀升,2020年大部分豬企的資産負債率維持在30%~50%的區間,但到2023年三季度末,大部分資産負債率已超過50%。

東方财富Choice資料顯示,“江西豬王”正邦科技(*ST正邦)以162.61%成為資産負債率最高的上市豬企。虧損之下,正邦科技也大幅縮減生豬産能,2023年比2022年少賣了近300萬頭豬,而其重整計劃執行後,控股股東也變更為江西雙胞胎農業有限公司。

除了正邦科技,資産負債率第二高(89.41%)的傲農生物(603363.SH)也有些不堪重負,自2023年上半年起,其與*ST正邦一樣走向縮減産能的道路。據資料顯示,2023年12月末,傲農生物生豬存欄109.73萬頭,較2022年12月末減少54.93%。

“企業應該考慮如何使自己的發展戰略及方向更加科學。”朱增勇表示,在豬價下行周期時,企業應及時将自己發展重點從擴産轉向成本管控,通過如提升母豬養殖效率、提高飼喂效率、通過生物安全水準提升來降低仔豬在育肥階段的死淘率等措施進行“降本增效”和“提質增效”,使企業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成本,進而減少虧損幅度,甚至能實作盈虧的基本平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