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後
呼吸道疾病高發
不少孩子出現了咳嗽的情況
“咳咳咳”不停
反複咳嗽總不好?怎麼回事?
近日,網上又有人表示,百日咳報告發病與往年同期相比上升顯著,同時也有網友表示身邊周圍知道的百日咳都有好幾例。會不會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什麼?真的是否異常升高?孩子咳嗽老不好是不是因為它?快來看江蘇疾控的解答。
百日咳是什麼?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和咳嗽終末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回聲為特征,病程常遷延2-3個月,故有百日咳之稱。
本病傳染性強,多發生于嬰幼兒。嬰兒及重症患者可并發肺炎或百日咳腦炎。本病屬于乙類法定傳染病。
圖源:江蘇疾控
百日咳臨床表現:
發病初期,可有低熱、咳嗽、噴嚏、流淚等表現。最初為單聲幹咳,2~3天熱退後咳嗽加劇,以夜晚為甚。第7~14天後熱退而出現陣發性痙咳,常為短促咳嗽10~30聲,繼之深長吸氣。吸氣時空氣經狹窄、緊張狀态的聲帶而發出“雞鳴樣”哮吼聲。随後反複連串陣咳,直到大量粘痰咳出或随胃内容物吐出。痙咳常夜間明顯。年長兒童和成人可無典型痙攣性咳嗽。
百日咳流行病學特點:
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帶菌者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患者排出的飛沫或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多發。潛伏期一般為7-10天。潛伏期末到病後2-3周傳染性最強。
百日咳發病率上升了嗎?
百日咳作為一種法定傳染病,國家有監測和報告。2023年1-11月份,全國共報告百日咳29079例,其中7月份開始,發病明顯上升,11月份共報告6410例,如下圖。
圖 2023年1-11月份全國百日咳報告情況
從過去15年全國百日咳病例報告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近年來,全國百日咳報告病例整體呈明顯升高趨勢,如下圖。
劃重點:近期全國報告百日咳病例數上升趨勢明顯,再次提醒大家需要加強關注。
怎麼知道是否患了百日咳呢?
孩子如果出現了上面百日咳的臨床表現,最好到醫院就診。
血正常檢查典型的會表現為白細胞總數明顯升高,可達20-50x109/L,以淋巴細胞升高為主。目前采用最廣泛的檢查是百日咳核酸,起病後3周内取鼻咽拭子用PCR檢測可陽性。如果确診了百日咳,配合醫生開展治療。
如何預防?
1
預防接種
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陸兒童出生後在3、4、5月齡和18~24月齡間各接種1劑。由于随着年齡的增長免疫水準逐漸下降,年長兒、成人以及備孕人群可進行加強免疫以提高其抵抗力。
值得注意的是接種百日咳疫苗或者自然感染後都不能獲得持久免疫,可再次感染。是以還是要做好日常的個人衛生注意事項。
2
切斷傳播途徑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即發現患者及時治療和呼吸道隔離,應隔離至有效抗生素治療後5天或起病後21天。
另外,确診病例應嚴格按照醫囑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佩戴口罩直至咳嗽消失。病例房間定時開窗通風、濕式掃除,勤曬衣被,無需終末消毒。對病例痰液、嘔吐物可用漂白粉等含氯制劑消毒。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21天,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隔離治療。托幼機構醫學觀察期間應加強晨午檢和因病缺課追蹤。
來源:蘇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