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觀律鳴法
文章由觀律鳴法頭條首發
【内容來源于讀者投稿】
這個男人是龍泉寺的賢宇法師,更是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名校畢業卻最終遠離俗世。
他有高學曆和無限可能的未來,卻看破紅塵,執意去寺廟修行,無論誰阻止都沒有用,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
數學天才
這個出家的高材生名叫柳智宇,1988年出生,父母一直都特别注重柳智宇的教育。
在一般家庭中,唯有讀書是普通孩子的出路,柳智宇的家庭也不例外,柳智宇的父母經常要求他學習,但是好在這個孩子不需要他們太操心。
柳智宇的家庭一直都非常有學習氛圍,他的父母都有非常穩定的工作,父親更是做教師的,是以柳智宇從小就不是很貪玩。
别的孩子還在編花籃跳皮筋的時候,柳智宇就在做數學題了,他本人一直對理科非常感興趣,數學成績更是優秀。
并且從柳智宇記事以來,他就會去參加各種比賽,拿獎拿到手抽筋,中學的時候不僅可以很好地完成本來的學業,還會去研究高一級的書本。
在同學們眼中,他是獨特的存在,沒有什麼社交,隻跟書本和卷子做朋友,并且上高中就發表了自己的論文。
這是讓人無法想象的智商,柳智宇上高中研究的問題,連他的老師們都表示做不出來。
柳智宇還沒成年的時候就開始在國際參加比賽,并且可以拿到最高分,他的成績給他的學校帶來了不小的名氣。
手上捧着這麼多獎杯獎狀,他即使在人才濟濟的名牌大學也難以擋住他身上的光芒。
甚至在畢業前柳智宇就已經獲得入學麻省理工資格,并且還有全額獎學金,他這樣的智商和才華,想必一定可以為數學方面作出不小的貢獻。
可是就在父母為他驕傲,身邊人為他高興的時候,柳智宇卻做出了一個自斷後路的一個決定。
柳智宇告訴父母,他決定去寺廟裡出家修行,不再和外界有聯系,這一個想法,無疑是給他身邊人一個大大的打擊。
柳智宇的家人也因為此事傷心,他們根本沒辦法想象細心養了多年的孩子做出這種決定,柳智宇本人到底是因為什麼非要出家修行不可呢?
信念崩塌
柳智宇是個非常愛幫助身邊人的一個人,他上大學時期作為社團社長,經常組織社團活動,帶領學生們做公益,還會去龍泉寺做義工。
或許這個時候開始,柳智宇和寺廟就已經分不開了,是以在之後他幹脆成了龍泉寺的小師父。
柳智宇确定了自己的心意之後,非常堅定地放下身邊所有的事情,斷絕自己和外界的所有聯系。
柳智宇在修行之前專門以寫信的方式,告訴父母自己要放下所有的事情成為龍泉寺的“賢宇法師”
柳智宇的父母在收到信的那一刻,立馬就動身去龍泉寺找兒子問清楚,卻沒想到他們連柳智宇的面都沒見到。
柳智宇堅持不見任何人,要潛心修行,父母傷心欲絕,後來他還是為了安慰父母回了一次家,雖然回家但沒有妥協,他依然堅定地要出家。
其實柳智宇如此堅持都是有原因的,外面的人都隻看見柳智宇聰明過人,看不見他背後的痛苦。
柳智宇曾經表示,自己從來都不想獲得什麼獎,這些可以給父母帶來臉面,給學校帶來榮耀。
或許後來再學習數學已經不僅僅是自己喜歡,想要鑽研,而是為了這一個個獎杯,和所有人的榮譽。
柳智宇上學的時候還因為長時間刷題,導緻眼睛持續退化,甚至一度接近失明,再去治療的時候,已經不能再恢複到原本的狀态了。
即使這樣,柳智宇也沒有放棄拿獎,沒有放棄做題,當然這可能不是他自願的,即使他的眼睛看不見了,柳智宇的媽媽也會為他讀題,讓他在心裡練習。
這該有多麼壓抑呀,即使眼睛看不到了依然要做題,沒有一絲放松的機會,可是獲得這些榮譽本來就不是柳智宇的需求,而是父母和學校的。
柳智宇上大學後,視力也沒有怎麼恢複,他看不清黑闆,看不清手裡的課本,隻能靠同學給他口述其中的内容。
别說柳智宇是一個天才,就算是一個普通人,天天靠着同學講述課本内容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吧。
後來雖然柳智宇獲得了國外名校的入學機會,他也堅決不要了,這不是他想要的,用自己的健康換取的光芒,他可能不想要了。
或許大家都以為柳智宇去了寺廟就可以開解自己的内心,在這一方之地獲得内心的救贖和片刻安甯,但其實作實不如柳智宇所願。
在寺廟裡,柳智宇也并不能坐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開解自己的内心,在寺廟裡其實也算是工作。
在寺廟裡不是隻用敲敲木魚拜拜佛就可以了,柳智宇要很早就起床循規蹈矩地生活。
曾經還因為寺廟修整房子,柳智宇每天隻能睡一會然後立馬起床監督勞工工作,并且在寺廟裡比在學校還要勾心鬥角。
寺廟宿舍裡的孩子們不全是寺廟裡的小師父,還有很多被送來改造的問題少年,柳智宇在宿舍裡不少被欺負。
不僅同寝室的欺負柳智宇,連住持也不放過他,因為是高材生,他在寺廟裡也被安排做任務。
住持學誠法師讓柳智宇為寺廟整理佛教的一些書籍并且整合,本身眼睛已經看不清的柳智宇其實不适合做這種工作。
但是柳智宇還是咬咬牙把這些全都做好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他完成了《南山律典校釋》,但是最後書籍出版卻冠上了住持的大名。
住持不僅搶占柳智宇兩年的辛苦,還被柳智宇發現有很多醜聞,本來一心向佛的柳智宇待在寺廟幾年後信仰都崩塌了。
尋找自我價值
柳智宇不願意再待在這種看起來幹淨卻十分肮髒的地方,他離開了龍泉寺,但是他心裡抱有一絲希望。
柳智宇也尋找過其他的寺廟,他還是相信在這世間有一方淨土可以讓他待的,但是最終沒有找到合适他的。
這時候柳智宇的父母也已經看開了,他們也希望柳智宇是快樂的,他們是有文化和眼界的,他們看得出來柳智宇是有一些心理問題需要排解的。
修行修的是心,而不是那一個小小的寺廟,隻要有心在哪裡都是修行,他們給柳智宇提出建議,可以去了解一下心理學。
心理學和佛學雖然看起來是兩個類别,但是同樣都是幫人走出痛苦的,目的是一樣的,柳智宇如果去學心理學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他人。
柳智宇聽到父母的提議也豁然開朗,他不願丢掉自己的信仰,把佛學和心理學放在一起研究。
柳智宇是有能力的人,在哪個領域都可以做得很好,他發現這種結合的方法非常好,便開始重新開啟自己的事業。
柳智宇自己研究清楚之後,自己考了心理咨詢師,并且建立了一個團隊,專門做心理咨詢服務。
隻是和普通的心理咨詢不一樣,他們的團隊都會用正常的心理學摻雜佛學開導人性,柳智宇的事業獲得了不錯的成就。
柳智宇開始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心裡有了期盼之後便可以不用依賴寺廟,他最後決定還俗搞事業。
柳智宇總是閃閃發光的,他的才能被人挖掘,後來帶領團隊進入一家公司,做他們自己的研究。
公司非常看重柳智宇,給他開了很高的工資,他表示自己不要這麼多工資,全部都給公司用來發展,希望開通免費管道,幫助更多的人。
結語
柳智宇事業有成,感情也不落下,他22年底在網絡上釋出自己感情的消息,他有了女朋友,并且兩個人都算修行人,非常聊得來。
在前不久柳智宇更是公開說自己成了家,結婚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修行,兩人還會有空一起打坐。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這個概念很模糊,或許就是打破重重困難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柳智宇經曆了這麼多,或許現在的種種終于可以彌補他心裡的那份痛苦,幸福地生活下去。
對此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删除内容!特别說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實。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