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選民呈“一增一減”,如何應變或成緻勝關鍵|灣區望海峽

作者:直新聞
這是《灣區望海峽》的第30期
           

年輕族群投票人數減少

突圍高年齡段票倉成為關鍵

台灣地區選務部門9日公布的2024年台灣地區上司人選舉的選舉人數與年齡層統計表顯示,此次總選舉人數約為1956.6萬人,與2020年相比多出25.3萬多人;其中49歲以下的投票人數,比上屆少了44.8萬多人,但50歲以上的投票人數卻多出了68.6萬多人,藍綠白各陣營誰能在這一加一減中突圍,或許就能成為緻勝關鍵。

資料顯示,2024年選舉20歲到29歲的投票人數共284.9多萬人,比上屆2020年選舉的311.9萬,少了約27萬人,而這個年齡層向來是柯文哲的優勢“票倉”,年輕族群投票人數減少,會否沖擊群眾黨的選情還有待觀察。

台灣選民呈“一增一減”,如何應變或成緻勝關鍵|灣區望海峽

藍營最新競選廣告 呼喚凝聚力

昨天(9日)晚間,中國國民黨籍台灣地區上司人候選人侯友宜釋出最新競選廣告《台灣的未來》,邀請中國國民黨籍14名縣市長、民代候選人及黨主席等人,團結高喊“讓政黨輪替!讓貪腐政權下台”的口号。侯友宜在影片中高喊“現在正是集合的時候!”藍營大咖紛紛現身力挺國民黨重返執政,營造出政黨輪替的大團結氣勢。

台灣選民呈“一增一減”,如何應變或成緻勝關鍵|灣區望海峽

侯友宜競選廣告片段

島内輿論稱,侯友宜的競選廣告在3分鐘内容中展現出了勝選氣勢,宛如複刻台灣地區前上司人馬英九2008年最強競選廣告《準備好了》,藍營政治人物也紛紛轉貼,展現空前的凝聚力。

不過也有評論指出,藍營想要勝選,還需要再拍一支廣告。前民代郭正亮今天評價說,該廣告展現了中國國民黨在各縣市有精英的團隊,會鼓舞泛藍支援者出來投票,“不過還是不夠”。他進一步表示,侯友宜和趙少康還要拍一支“對在野黨、對群眾黨的呼喊”,最後提出一個呼籲“下架民進黨”“改變台灣”。郭正亮說,這個廣告不是針對群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本人,而是針對所有在野黨的支援者,因為侯友宜面臨的是“三腳督”的問題。現在藍綠白三個陣營都陷入自己的“同溫層”,現在需要有能突破“同溫層”的戰術,舉例來說就是電視廣告。

各方痛批民進黨炒作“介選”

中國國民黨不分區民代候選人陳永康、文傳會“主委”林寬裕、2024競選發言人淩濤今天(10日)舉行記者會質疑,為何當解放軍的飛彈真的劃破台島天際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并未有任何動作,如今發射衛星就釋出警報?并且這一警報不僅時間上有落差,高度上也讓人費解,國民黨呼籲,勿讓當局的官方短信淪為選舉操作。

台灣選民呈“一增一減”,如何應變或成緻勝關鍵|灣區望海峽

國民黨召開記者會質疑民進黨當局的“警報炒作” 圖源:台灣“聯合新聞網”

淩濤痛批,台防務部門使用民防系統廣播推送的警報不應該淪為選舉操作。他更是質疑,過去大陸進行7次衛星發射,民進黨當局都沒有示警,怎麼選舉一到,衛星發射就要發出全台級警報?他直言,其實全台灣地區人民非常清楚,發射衛星絕非大陸“介選”,而是“民進黨介選”!這是否是為轉移社會安全網破洞與民進黨選将爆發桃色風波等轉移話題的手段,台灣人民都看在眼裡。就連台灣地區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也表示,蔡英文當局的操作原則到底在哪?并質疑此舉是不是在擾亂選情。

澳門《新華澳報》富權專欄評論稱,民進黨當局此舉是所謂“反介選”到“走火入魔”,即便此前民調資料顯示民進黨當局的支援率略有優勢,但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仍然極為恐懼,一方面擔心郭台銘和柯文哲在最後關頭甚至“最後三十秒”做出“石破天驚”的決定,導緻選情瞬間翻盤,讓“煮熟的鴨子飛走了”,另一方面擔心,即使是能夠勝選,賴清德的得票數和得票率,比民進黨政黨票的得票數和得票率多不了多少甚至還低,難以與四年前蔡英文的得票數與得票率遠高于民進黨政黨票相比,恐怕今後在台灣地區甚至在民進黨内部,難以樹立起威望及威信。

但民進黨當局此舉一再地讓台灣地區群眾失去信任,更有可能會“引火燒身”。台灣地區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9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警報必須與威脅相稱,若是違反,會失去公信力,進而失去真正威脅來臨時告警的效果。

柯文哲今天(10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如今台當局的很多行為都會被老百姓質疑,“這又是在進行什麼選舉政策?”中國國民黨籍區域民代候選人徐巧芯在臉書上直言,“民進黨這是擺明做很爛的事情不讓人講”,這事也讓群眾明白,民進黨當局過度高傲,政黨輪替的時刻到了。

有觀察認為,在距離2024年台灣地區上司人選舉僅剩下3天的敏感時刻,民進黨當局此舉或許有利泛綠選票凝聚,在選舉前有催票效果,但任何作用力都會帶有反作用力。香港“中評社”指出,民進黨如果過分炒作所謂“戰争風險”,很可能會加深選民對民進黨賴清德的疑慮,如果有關“戰争風險”的議題也在這選前3天關鍵時刻随之發酵,屆時對民進黨的選情是利是弊恐怕還很難講。

台灣“中時新聞網”今天(10日)發文表示,從趨勢看,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候選人都有獲勝的可能,現在不知選舉結果,但有一個問題可以分析,就是美國正在推行的“戰争邊緣政策”,而民進黨當局卻在迎合美國的“戰争邊緣政策”。在選舉不斷膠着之際,民進黨不斷以“挑釁”姿态煽動“台海緊張局勢”。民進黨的如意算盤是,台海局勢的危險性越來越高,民進黨越容易得到美國暗地裡的支援。

不過民進黨的“如意算盤”可能會落了空,因為中美密集溝通,有利于管控局勢。國防部今天(10日)釋出消息稱,1月8日至9日,第17次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由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上司與美助理防長幫辦共同主持。中方強調,在台灣問題上絕不會絲毫妥協退讓,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切實将有關承諾落到實處,停止武裝台灣,反對台灣“獨立”。

台灣選民呈“一增一減”,如何應變或成緻勝關鍵|灣區望海峽

作者丨林舒琪,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