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人士的網絡賬号、虛拟貨币是否屬于遺産,能不能繼承?這個問題有了标準答案。1月10日,中華遺囑庫在京釋出2023年“十大典型案例”,曾引發熱議的“百萬粉絲部落客為虛拟财産訂立遺囑”作為年度典型案例入選。
案例一:百萬粉絲部落客為自己的虛拟财産訂立遺囑
關鍵詞:年輕人立遺囑、虛拟财産
案例描述:
2023年初,擁有百萬粉絲的90後“B站up主”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計劃待自己離世後将百萬粉絲賬号留給好友營運,并将自己名下價值300萬的虛拟資産繼承給父母。
解析:
《民法典》第127條規定,法律對資料、網絡虛拟财産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是以,虛拟财産隻要是公民個人的合法财産都可視為遺産。如果虛拟财産能與現實社會的貨币或者其他财産産生交易關聯,此虛拟财産就存在法律上的财産性質,其本身就屬于可支配的财産。
本案中這位部落客,既展現了90後思維超前的認知,意識到了虛拟财産的價值,又通過立遺囑這一合理合法的手段,保護了虛拟财産。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通過立遺囑保護虛拟财産的事件越來越多。根據《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遺囑中的虛拟财産包括QQ、微信、網絡遊戲等賬号,多種多樣的虛拟貨币等。
案例二:30歲未婚博士訂立遺囑,遺産留給母親,若母親離世則把遺産捐贈️
關鍵詞:年輕人立遺囑、遺産管理人、再婚家庭
案例描述:
吳女士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和母親一起生活,兩人有着很深的感情。現在讀博的吳女士,靠着自己的打拼購買了一套房産。現在,吳女士的母親已經再婚,繼父也有一個孩子,兩口之間變成了四口之家。由于自己暫時還沒有結婚的打算,吳女士找到了上海第二服務中心,打算立一份遺囑,為母親留下一份保障。
通過中華遺囑庫專家的建議,吳女士決定将房産優先繼承權留給母親,并保留繼父的居住權。如果母親先于自己離世或者與自己同時離世,遺産将捐贈給韓紅慈善基金會。
解析:
根據《民法典》1062條,在婚姻存續期間,繼承或者受贈的财産屬于夫妻共同财産。
本案中,吳女士如果沒有訂立遺囑,一旦遭遇不幸,她名下的财産将由母親繼承。但母親與繼父已經結婚,是以她的遺産也是母親和繼父的共同财産。繼父也間接擁有了遺産的繼承資格。
但是按照《民法典》1063條的規定,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确定隻歸一方的财産,不屬于夫妻共同财産。是以吳女士通過立遺囑的方式,為辛勤養育自己長大的母親留下了一份獨有的保障。同時,遺囑在保留繼父居住權的情況下,避免了自己和母親過世後,繼父分割财産的可能性。捐贈給慈善機構,也可以很好地回饋社會,使得遺産價值最大化。
案例三:失獨老人指定侄子侄女為遺産管理人,守護留給孫子遺産
關鍵詞:失獨老人、遺産管理人、代位繼承
案例描述:
60多歲的陳叔叔和劉阿姨唯一的女兒因病早逝,留下年幼的外孫,由女婿照顧。現在女婿即将再婚,陳叔叔和劉阿姨擔心女婿再婚後,會對外孫照顧不周。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外孫年幼無法合理的管理遺産。更擔心女婿以監護人的身份,分割掉本該屬于外孫的遺産。
于是,陳叔叔和劉阿姨來到中華遺囑庫,了解到了遺産管理人的作用,随後立了遺囑并指定侄子侄女為遺産管理人,幫助外孫管理遺産。
解析:
本案中,雖然外孫根據《民法典》1128條中的規定,可以代位繼承外祖父母的遺産,但外孫尚幼,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女婿作為外孫的監護人,有權管理孩子繼承的遺産。是以,遺産管理存在了不确定性。
陳叔叔和劉阿姨通過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指定了遺産管理人的方式,很好地規避了女婿代管遺産的可能性,保障了遺産順利傳承。
案例四:親情疏離,老人将遺産捐贈給寵物醫院
關鍵詞:遺産捐贈
案例描述:
劉阿姨(化名)三名子女都已成家,且事業有成。第一次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時,劉阿姨将自己名下三套房産,分别留給了三名子女。但好景不長,在劉阿姨後續生病治療過程中,子女們一次都沒前來探望過,後續的生活中也沒有盡到贍養的義務。隻有劉阿姨養的寵物陪伴左右,成為她孤獨生活上的心靈慰藉。
是以,劉阿姨更改了她的遺囑,将自己名下全部房産捐贈給了寵物醫院。希望寵物醫院能在自己百年之後照顧好自己的寵物,以及寵物的後代們。
解析:
根據《民法典》1133條的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将個人财産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是以劉阿姨更改了她的遺囑,将她的遺産贈予寵物醫院。同時中華遺囑庫倡導,成年子女應積極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弘揚和諧家風,維護公序良俗。
案例五:50多年黨齡老同志立遺囑 将遺産捐贈給國家 回報黨的恩情
關鍵詞:遺産捐贈、優秀家風傳承
案例描述:
有着50多年黨齡的秦老,一路風雨走來,始終銘記着黨和國家的恩情。退休後,秦老堅持詩詞歌賦創作,屢獲大獎,成為了廣西詩聯會會員理事。一次生病住院後,他意識到了遺囑的重要性。
于是秦老找到中華遺囑庫,訂立了一份遺囑,将自己50%的遺産無償捐贈給國家。對此,他的孩子們也表示非常了解和支援。秦老表示,自己獲得的一切都是黨和國家給的,盡己所能回饋國家。
分析:
此案中我們也看到了,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秦老以遺囑的形式見證了他對黨和國家無限的忠誠,踐行了遺産回報社會、回饋國家的承諾。不僅展現了秦老高尚的品格,也成為了他對黨和國家最誠摯地禮贊。
案例六:七旬老人立遺囑 為女兒守護财産
關鍵詞:中華遺囑庫保障性條款,獨生子女家庭
案例描述:
年近七旬的沈阿姨擁有一套父輩留下房産,近期,沈阿姨的獨生女即将結婚。沈阿姨在高興之餘也在擔心,自己和老伴兒百年之後,女兒繼承房産,一旦婚姻出現變故,女婿會分割掉房産的一部分。
來到中華遺囑庫深度溝通後,沈阿姨選擇了保障性條款,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将自己所有遺産定向傳承給女兒個人。沈阿姨表示,遺囑是他們留給女兒最好的保障,房産也是女兒最後的“避風港”。
分析:
根據《民法典》1062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繼承或者受贈的财産,為夫妻的共同财産,歸夫妻共同所有。也就是說,女兒繼承沈阿姨的遺産後,屬于她和丈夫的共同财産。一旦婚姻破裂,丈夫将很有可能分割掉遺産的一部分。
但是,《民法典》1063條第三項也規定了,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确定隻歸一方的财産,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财産。是以沈阿姨訂立了遺囑,将遺産定向傳承給女兒,避免了因婚姻變故後,财産被分割的可能性。
案例七:黃昏戀老人訂立遺囑,為離異女兒留保障
關鍵詞:黃昏戀、再婚家庭
案例描述:
年近七旬的秦先生早年離異,獨自帶着女兒生活。後來女兒組建家庭有了孩子。但現在女兒也婚姻破裂,獨自撫養孩子。在一次活動中,秦先生邂逅了年輕的陳女士,兩人互有好感并決定結婚。
為了避免黃昏戀背後可能出現的遺産繼承風險,也為了給離異後的女兒留下保障。秦先生在再婚前,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了遺囑,決定将自己所有的遺産由親生女兒繼承。
解析:
《民法典》1127條中規定,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是以,年輕的陳女士作為秦先生的再婚配偶,可以繼承秦先生的遺産。
為了防止未來遺産繼承可能存在的争議和糾紛,秦先生在婚前訂立了遺囑,将自己名下的所有财産進行了配置設定,保障了家人的安穩生活。
案例八:獨生子女繼承财産背後的隐形風險
關鍵詞:獨生子女家庭、中華遺囑庫保障性條款
案例描述:
李阿姨的老伴兒突然離世,且未留下遺囑,李阿姨在繼承老伴兒遺産的過程中,得知女兒繼承到的财産,屬于夫妻共同财産,有女婿的份額。考慮到女兒的婚姻風險問題,李阿姨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了遺囑,指定遺産由自己的獨生女獨自繼承,避免了财産外流的風險。
解析:
根據《民法典》1062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繼承或者受贈的财産,為夫妻的共同财産。
本案中,李阿姨老伴兒離世後,他的遺産由李阿姨和女兒共同繼承。但女兒繼承的部分,屬于她和其丈夫的共有财産,如果婚姻出現變故,丈夫也有權分割。
但是,《民法典》1063條第三項也規定了,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确定隻歸一方的财産,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财産。是以李阿姨訂立了遺囑,将遺産定向傳承給女兒,避免了因婚姻變故後,财産被分割的可能性。
在很多人看來,獨生子女繼承父母的遺産屬于“天經地義”,但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與家庭結構變動,獨生子女在繼承父母遺産時,也會有潛藏的風險。隻有提前做好遺囑規劃,并訂立遺囑,才可以減少紛争,避免遺産外流。
案例九:打破家庭和諧:非婚生子帶來的沖擊
關鍵詞:非婚生子
案例描述:
陳女士和丈夫婚後育有一女,家庭幸福美滿且資産豐厚,一次偶然機會,陳女士發現丈夫在出國期間,竟和他人生育了三個孩子,這對陳女士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家庭關系也處在崩潰的邊緣。
為了維護家庭資産的完整性,確定陳女士本人的财産能夠順利傳承給女兒,陳女士來到中華遺囑庫,訂立了遺囑,明确了遺産配置設定方式,保護了女兒的繼承權不受幹擾。此外,陳女士還計劃與丈夫簽署婚内協定,明确家庭财産的歸屬和配置設定,将未來的不确定性因素納入可控範圍,進而消除困擾。
評析:
根據《民法典》1071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如果沒有訂立遺囑,那麼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均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産,同一順位繼承人繼承的份額均等。
本案中,陳女士在發現丈夫有三個孩子後,及時訂立了遺囑,并計劃簽署婚内協定,有效保護了自己的财産傳承。
案例十:簡化繼承手續 傳承優秀家風
關鍵詞:優秀家風傳承
案例描述:
時年85歲的金奶奶在35歲離異後,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成人,現兒子孫子一家已定居海外。其間,金奶奶通過進修不斷學習,參加成人聯考,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學老師。雖然沒有繼承糾紛風險,家庭關系也很和睦。但金奶奶依然在中華遺囑庫訂立了遺囑,要求名下的房産和銀行卡由兒子繼承。
金奶奶表示,她非常尊重遺囑事業,更認可中華遺囑庫所做的工作。她希望,通過訂立遺囑簡化孩子們的繼承手續,同時通過遺囑将自己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以及溫馨和諧的家風傳承下去。
解析:
相對于有價的房産、銀行卡等固定資産,溫馨的親情、和諧的家風更是無價的。是以,遺囑不僅是化解家庭内部紛争、簡化繼承手續、守護财産順利傳承的利劍,更是承載家族文化、傳承家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