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勝白血病:從絕症到可治

作者: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戰勝白血病:從絕症到可治

白血病,曾經被認為是一種絕症,讓許多人聞之色變。然而,随着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對白血病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入,治療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如今,越來越多的白血病患者成功戰勝了病魔,重新迎來了健康的生活。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說說這方面的話題。

上線大醫生:鄭正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血液科淋巴瘤亞專業組 主任醫師 副教授

本期話題:戰勝白血病:從絕症到可治

什麼是白血病

首先,白血病不是“病”,是“癌”。

比起白血病,民間的傳統叫法 “血癌”更能概括它的本質——血液與造血系統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白血病的癌細胞是異常白細胞,它們在骨髓和脾髒和其它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造成正常血細胞的減少,引起疾病。

像其他的癌症一樣,白血病沒有明确的直接病因,遺傳(内因)和環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導緻了發病。

為什麼會得白血病

得白血病的原因可以簡要概括為以下幾點:實體因素(如電離輻射)、化學因素(如接觸有害物質)、病毒感染、遺傳因素和免疫系統異常。這些因素可能單獨或共同作用,導緻造血幹細胞發生惡性轉化,進而引發白血病。具體的發病機制和過程較為複雜,目前仍在深入研究中。

白血病有哪些症狀

貧血:白血病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慌等。

出血:由于白血病患者的血小闆數量減少和功能異常,可能會出現皮膚瘀點、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症狀。

感染: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感染,可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尿頻、尿急等感染症狀。

淋巴結腫大:白血病細胞可浸潤淋巴結,導緻淋巴結腫大,常見于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

胸骨疼痛:白血病細胞可浸潤胸骨,導緻胸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呈隐痛、鈍痛或劇痛。

該做哪些檢查

血正常檢查:這是最基本的檢查,可以觀察白細胞數量是否異常增多,同時檢查是否有貧血和血小闆減少等情況。

骨髓檢查:骨髓穿刺是診斷白血病的重要依據。通過骨髓穿刺,可以觀察骨髓中是否有白血病細胞,以及細胞的形态和數量等特征,進而确定白血病的類型和程度。

免疫分型檢查:通過免疫分型檢查,可以确定白血病細胞的來源和類型,有助于制定治療方案和預測病情。

染色體和基因檢查:染色體和基因檢查有助于确定白血病的遺傳特征和預後,對于一些特殊類型的白血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還可以進行特定的基因檢測。

其他檢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能還需要進行其他檢查,如肝腎功能檢查、凝血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如何治療

目前白血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幹細胞移植等。

過去,白血病治療難度大、治療時期長,加上很多文藝作品的誇張描述,不少人覺得白血病等同于“不治之症”。随着醫療水準的不斷發展,“不治之症”已成為過去,獲得治愈或者長期生存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免 責 聲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幫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藥,科普内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如有相關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戰勝白血病:從絕症到可治

大 醫 生 介 紹

戰勝白血病:從絕症到可治

鄭 正 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血液科淋巴瘤亞專業組,主任醫師,副教授,福建省血液學分會白組委員兼聯絡員,福建省血液内科醫師分會白血病專業委員,福建省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專委會常委,福建省抗癌協會血液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委員,浙閩贛慢淋白血病工作組成員。主要方向:惡性血液病診療及骨髓形态病理。

戰勝白血病:從絕症到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