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意味着什麼?

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意味着什麼?

2023年年末,國内商業銀行迎來了又一輪降低存款利率的集中調整。先是國有大行率先調降定期存款利率,之後股份制商業銀行業陸續進行了調整。根據某國有銀行網站,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二年期下調20個基點,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此外,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調20個基點,大額存款利率最高下調30個基點。六大國有銀行各期限定整存整取利率基本都下調10-25個基點。目前股份制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調整的幅度與之類似。按照從國有大型銀行到股份制銀行,再到中小銀行的鍊條,市場預計,在2024年初,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會相應進行調整。

目前來看,對于銀行利率調整動向,央行在四季度貨币政策會議決議中已經提及。央行表示,“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央行政策利率引導作用,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積極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意味着從利率政策來看,央行仍然會按照此前的慣例進行調整,即調整存款利率>調整公開市場操作(MLF等)政策利率>調整LPR報價利率的方式引導市場利率下調,推動融資成本下降。就此而言,此輪存款利率調整之後,很可能在2024年一季度迎來LPR的新一輪調降。

從貨币政策的尺度來看,在2023年四季度央行一直保持“穩健”,在完成“2023年經濟增長目标”的情況下,重新回到“精準調控”的政策架構之下。目前,從PMI指數變化來看,2023年四季度經濟增長的确有再次放緩的态勢。國家統計局釋出資料顯示,1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準有所回落,連續三個月持續下降,并位于收縮區間。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表明非制造業擴張有所加快。綜合PMI指數為50.3%,雖位于景氣區間,但同樣連續三個月下降。這種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如果持續,則國内經濟很可能在2024年一季度繼續放緩,這或許是貨币政策需要有所動作的主要原因。

當然,在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看來,即使央行進行利率調整,更多還是釋放新的一年貨币政策的信号,改善市場信心。一兩次降息,也不會改變“穩健”的基調。從四季度貨币政策例會的情況來看,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與三季度例會基本相同,均是在指出“經濟回升向好、動力增強”的同時,強調“仍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挑戰”。這種情況下,貨币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仍主要起到“穩經濟”的作用,而不是“強刺激”。

另外,考慮到商業銀行利差的不斷收窄,銀行業盈利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存款利率的不斷下降,也會給銀行吸收存款帶來壓力,使得資産規模擴張面臨瓶頸。是以,降息在信貸規模已經十分龐大的情況下,對經濟的實際作用也在下滑,銀行的信貸擴張能力受到存款利率下降的影響面臨收縮。這種情況下,央行談到引導融資成本的措辭為“穩中有降”,可見未來下調的頻次不會太多,幅度也不會太大。

就市場流動性來看,央行在四季度貨币政策例會中表示,“要加大已出台貨币政策實施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币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預期目标相比對。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提高乘數效應,有效帶動激發更多民間投資。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準。”如果考慮2023年國内通脹的低迷,新的一年如果推動通脹回到目标水準,則需要加大貨币供給。同時,從曆史來看,商業銀行往往在一季度集中推動信貸投放,這種情況下,當然需要貨币供應保持彈性,避免成為經濟恢複的拖累。

在精準調控的政策架構之下,貨币供應的增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作,包括調整MLF等市場投放,也可以通過降準來實作。目前來看,央行通過加大逆回購實作了跨境流動性的“合理充裕”,而随着短期流動性到期,新的一年仍需要通過合适的方式,投放長期流動性,以確定市場信心和預期的穩定。當然,相對應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新增貨币投放也不能完全說明貨币供需的“松”與“緊”隻能通過通脹等名額予以事後驗證。這意味着,在穩健的基調之下,相應的調整幅度也不會太大,貨币投放仍會是“精準寬松”的過程。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在相當長的時間内,穩健都将是貨币政策的基調。

最終分析結論:2023年年末,國内商業銀行迎來了又一輪降低存款利率的集中調整。這一輪跨年的存款利率調整,給2024年一季度進一步下調LPR創造了條件。在2023年四季度貨币政策保持“穩健”的情況下,國内經濟增長再次表現出“後繼乏力”的傾向,意味着未來貨币政策的支援仍然不可或缺。不過,這種支援仍具有限度,同時受到政策空間的限制。(來源:安邦咨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