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保科普 | 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态潛标

作者:成都生态環境

中原標準時間1月6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潛标,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極地布放生态潛标。

環保科普 | 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态潛标

考察隊副領隊王金輝介紹,這套潛标的主要生态傳感器依托重點研發項目自主研發,通過光學和聲學方式對上層海洋磷蝦進行長周期探測。該套潛标布放水深約3000米,計劃放置1年,将收集長周期序列的磷蝦資料以及相關的生态環境參數資料。

環保科普 | 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态潛标

  據悉,布放這套生态潛标有助于更好掌握南極磷蝦的季節分布特征,分析全球變暖背景下,南極主要生物種群狀态及氣候變化潛在影響,為南極海洋生态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環保科普 | 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态潛标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由中國自然資源部組織,計劃依托“雪龍”号、“雪龍2”号和各考察站開展一系列綜合調查監測,深入研究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為什麼是南極磷蝦?

環保科普 | 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态潛标

南極動物的食物鍊極有特色,有人這樣形容:在南極生活的動物從食物鍊上劃分隻有三個可能:它是磷蝦,它吃磷蝦,或者它捕食吃磷蝦的動物。這個說法從科學角度看有些過于簡化,但它也非常清晰地揭示了南極磷蝦在南極生物圈承擔的關鍵角色——這裡幾乎所有動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磷蝦生存。有些動物的食譜更是百分之百是磷蝦,沒有其他任何替代品。南極磷蝦作為南大洋浮遊動物的典型代表,在南極的食物鍊上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起着“開關”作用。毫不誇張地說,它們的興衰決定了南極所有動物的生死存亡。

同時,南極磷蝦在地球生态環境中所起到的“固碳”作用,有效地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更是科學界所關注的重點。

來源:新華網、中國國家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