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肝硬化、子宮肌瘤、皮膚痤瘡、心血管疾病、腎衰...用這味中成藥

作者:中醫内科謝有良教授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味中成藥,這位中成藥也是“老熟人”了,我已經寫了幾篇關于這味中成藥的文章了,為什麼總是介紹它?

就是因為效果好,穩定,治療疾病種類多,但又很少被人熟知。

這味中成藥就是大黃蟄蟲丸。

肝硬化、子宮肌瘤、皮膚痤瘡、心血管疾病、腎衰...用這味中成藥

大黃蟄蟲丸,出自漢代醫家張仲景的《金匮要略》;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經絡營衛氣傷,内有幹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蟄蟲丸主之。”

本方主要由大黃、蟄蟲、水蛭、蛴螬、虻蟲、幹漆、熟地黃、桃仁、苦杏仁、黃芩、白芍、甘草等12味中藥組成。

諸藥合用祛瘀血、清瘀熱、潤燥結,攻補兼施,峻劑丸服,達到扶正不留瘀,祛瘀不傷正的作用,《金匮心典》稱其有“潤以濡其幹,蟲以動其瘀,通以去其閉”之效。

那麼大黃蟄蟲丸都能治療哪些疾病呢?

1. 肝髒疾病

在抗病毒基礎上同時配合大黃蟄蟲丸治療慢B肝,能加快修複人體免疫功能,加強患者自身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

肝纖維化是肝炎向肝硬化進展的重要環節,而延緩肝纖維化程序是防止肝硬化的重要環節。

大黃蟄蟲丸能夠減低血清肝功能、肝纖維化名額,提升 HA、 PC Ⅲ、IV-C 和 LN 等名額;延緩肝纖維化程序。

肝硬化屬中醫“積聚”範疇,其病機為素體正氣虧虛,氣滞血瘀,阻滞肝絡,須以扶助正氣、活血化瘀消積為法。

大黃蟄蟲丸能改善肝硬化病情,改善肝功能、促進脾回縮,對于早期肝硬化患者,服用大黃蟄蟲丸是很不錯的選擇。

腹水是肝硬化并發症之一,亦為肝硬化失代償期嚴重症狀表現,且病人大多存有免疫力低,容易被感染,造成病情進一步加重等情況。

肝硬化、子宮肌瘤、皮膚痤瘡、心血管疾病、腎衰...用這味中成藥

可通過中成藥大黃蟄蟲丸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解決肝硬化腹水加重、複發等問題。

2.子宮肌瘤

大黃蟄蟲丸治療子宮肌瘤可使子宮肌瘤體積縮小,降低血清 VEGF、CA、IGF-I等激素水準。

而在宮頸癌術後化療中,使用大黃蟄蟲丸,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品質,增強患者細胞以及體液免疫功能,減輕化療不良反應。

3.皮膚痤瘡

關于皮膚痤瘡治療方面,大黃蟄蟲丸治療中重度痤瘡的效果也非常好。

痤瘡實際上同樣是一種“淤”,隻不過“淤”表現在了皮膚腠理。

大黃蟄蟲丸能有有效地加快皮膚痤瘡的痊愈;

對于痤瘡患者而言,疼痛才是最難以忍受的,大黃蟄蟲丸有着很好的鎮痛效果,療效确切,沒有不良反應,能極大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4.慢性腎衰

大黃蟄蟲丸配合西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可減少用藥不良反應,促進患者腎髒功能恢複,改善生活品質。

大黃蟄蟲丸可降低Scr、BUN,升高GFR、Hb、ALB,進而延緩患者病情的進展。

5.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用大黃蟄蟲丸可有效治療難治性高血壓,其作用機制與活血化瘀藥能夠改善機體微循環相關。

使用大黃蟄蟲丸能夠明顯阻止深靜脈血栓形成,降低血清中内皮素含量,進而達到治療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遺症的作用。

肝硬化、子宮肌瘤、皮膚痤瘡、心血管疾病、腎衰...用這味中成藥

從西醫上講,這幾種疾病各不相同,但從中醫病因病機上看卻基本相同,皆是因“虛”、因“瘀”或二者互相夾雜影響而導緻其的發生。

在臨證中發現諸“虛”會影響疾病走向,虛久緻瘀,瘀久緻虛,造成病勢纏綿反複,故可以“緩中補虛、活血化瘀”為總的治療原則。

運用大黃蟄蟲丸治療這些疾病,病情控制穩定不易反複,效果也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