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1368年,時為吳王的朱元璋在南京建國稱制,是為明太祖,明朝正式走上曆史舞台。

1644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檢自感無力回天,拿一根繩子吊死在煤山,明朝宣告滅亡。

明朝在這期間享國276年,共傳十六帝。明朝的這16個皇帝,個個拎出來都有很多話題,可以說在性格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這裡可以着重的講一下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同時也是第八任皇帝。他在後世有很多外号,例如“叫門天子”、“大明戰神”、“明堡宗”等。

當然,這些外号并不是好寓意,因為這都是對他的諷刺和嘲笑。

之是以如此,是因為朱祁鎮的一生真是太離譜了,簡直就是手握天牌,卻被他打成一塌糊塗。

朱祁鎮即位時是明朝建國才68年,賴于他父親、爺爺、太爺爺三代皇帝的治理,百姓安居樂業,各階層沖突都不尖銳,尤其是文武臣工班子都非常均衡,可以算是黃金時代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隻要朱祁鎮做皇帝時稍微智商高一點,在後世的評價絕不會太差。

當時他登基時年齡不算太大,是以朝政大權由太皇太後主政,一衆老臣朝堂議事,是以導緻他親政後認清不了自己的實力,開始了他又菜又愛玩征途。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老一輩臣子離世之後,朱祁鎮開始寵信王振,在王振的一頓彩虹屁忽悠下來,朱祁鎮信心爆棚,時時刻刻想做出一番豐功偉業來證明自己。

很快機會來了,當時北部的瓦剌部進犯,王振開始投其所好以效仿先祖、建功立業雲雲撺掇朱祁鎮禦駕親征。

朱祁鎮這人頭腦一發熱,便不顧文武大臣的勸阻,帶着大軍出征。遺憾的是,朱祁鎮就是一個繡花枕頭,兵者國之大事,在他眼裡就是過家家。

朱祁鎮帶着幾十萬精銳部隊,被瓦剌大軍團團圍在土木堡,最終全軍覆沒,自己也淪為俘虜,成為了瓦剌的留學生。

這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敗,過分的是瓦剌人捉住朱祁鎮想順勢南下時,而朱祁鎮為了活命,竟然以皇帝身份幫他們叫守将開關獻城。

這就是叫門天子、堡宗叫法的緣由。

可明朝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朱祁鎮這麼離譜,關鍵時刻于謙等大臣擁立了朱祁鎮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全力應付這次危機,最終沒讓瓦剌人得逞。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瓦剌人一看讨不到好處便扣押了堡宗一年後就放回來了,經過這麼一番經曆,堡宗和弟弟的威望可謂是天差地别,是以堡宗回來之後也暫時當不上皇帝了。

好在弟弟朱祁钰不是心狠之人,隻是将堡宗軟禁起來,并沒有取他的性命。

朱祁钰當上皇帝之後,一直勵精圖治,希望能夠鞏固自己的皇權,但上天待他薄情,不僅他唯一的兒子去世的早,自己的身體也很差,僅僅在位八年就堅持不住了。

皇帝重病,國嗣又沒有,是以這就讓堡宗有機會了。徐有貞、石亨等人趁着朱祁钰生病期間,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擁立堡宗即位。

堡宗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打擊弟弟一派,他不僅斥責弟弟“不孝、不悌、不仁、不義”,之後吸取教訓,暗地裡派太監蔣安将弟弟謀殺,徹底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中。(史書上都會記載為病死的)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最諷刺的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太監王振被他恢複了名譽,俘虜自己的瓦剌大汗也先也得到了賞賜。

而于謙等一衆支援過弟弟的人,卻全部毫不留情的被他處死,就連他叫門時忠于國家沒有開門投降的将領都被他處死。

而對于弟弟妻子家眷,堡宗也沒有放過,對她們下了狠手。

據史書記載,朱祁钰由于身體原因,再加上國事繁忙,并沒有沉迷于女色,是以隻有5個有過記載的妻妾。

分别是汪皇後、杭皇後,唐皇貴妃、李賢妃、李惜兒。

堡宗重新即位後,對這些弟媳處置不盡相同。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汪皇後因為當初護着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是以得以善終,朱祁鎮将她重新封為郕王妃,最後汪皇後一直活到正德年間才去世,是五人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杭皇後因給朱祁钰生下了他唯一的兒子朱見濟,母憑子貴當上了皇後。可自己兒子福薄,早早就夭折了,是以她因喪子之痛,沒多久就去世了。

可朱祁鎮并沒有因她死了而放過她,是以之後杭皇後不僅皇後谥号給廢除了,就連陵墓也不得安甯,下旨搗毀甚至毀了她的遺體,下場可謂十分凄涼。

其實明朝時從朱元璋開始就一直實行殉葬制度,那些在後宮誕下龍種的妃子,無一例外都要殉葬。

可堡宗前腳廢掉了弟弟的皇位,當時也不承認弟弟做過皇帝,但對于弟弟的妃子,卻仍然下旨讓她們殉葬。

是以剩下唐皇貴妃、李賢妃、李惜兒三人,也淪落到全部殉葬的凄慘下場。

朱祁鎮奪門複位後,面對弟弟的5位嬌妻妃嫔,他的做法有多狠?

或許正應了那句話,最是無情皇帝家。不知朱祁钰死的那一刻,會不會後悔自己接哥哥回來的選擇。

這麼來看,宋高宗沒讓哥哥和父親回來,對于他來說就是最正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