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作者:紅星新聞

2023年9月,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迎來首批學生。與大多數學校不同,這些學生中,既有中考超過省重線20、30分以上的,也有低于普高線100多分的。

然而,在這所全新的占地280畝的超大校園裡,無論學生以什麼樣的中考分數進來,都不會被貼上“普高生”或者“職高生”的标簽,大家在同一個沒有隔牆的校園裡學習、生活,穿着統一的校服,在同一個操場跑步,去同一間實驗室做實驗……高中三年,他們将有多次選擇的機會,來決定自己畢業時是參加普通聯考、職教聯考或者藝體特長考試等。

這種模式不僅大大緩解了中考帶來的升學焦慮,于學生而言,也有了更多符合自身興趣和專長發展的主動選擇權。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

職普融通“全面破冰”

長時間以來,中考職普分流一直是部分學生和家長的升學焦慮所在。

而在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确提出:鼓勵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促進普職融通。同時,要求加強對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指導,提高學生對選修課程、選考科目、報考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

2022年4月20日,在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中,則取消了職普“分流”的提法,改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後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這是職業教育法頒布26年來首次修訂,其中的要點之一,可以看作是職普融通的一次“全面破冰”。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校園景色

那麼,破冰之後,職普之間應該如何融通?

其實自2019年《指導意見》釋出以來,不少地方在中考招生時,都設有職普融通招生計劃,即整合區域内職普教育資源,讓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進行結對,在中職學校招收“職普融通班”,該班就讀學生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連同學籍一起一并轉入普高學習,這對于中考失利或者高中才顯現出學習後勁的孩子來說,相當于多了一次就讀普高的機會。

同時,還有一些地方在開展職業體驗教育,促使職業教育資源面向基礎教育開放。

更進一步,2023年7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釋出《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其中提出要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建設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語、體育、藝術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積極發展綜合高中。

至此,綜合高中作為一種全新的高中辦學樣态,可以說是職普融通“全面破冰”的關鍵舉措,也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學校操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應運而生,率先打破職普界限,拆掉職普融通的“隔牆”,将區域内原來的太平中學高中部和天府職校進行深度整合,成為了成都市第一所公辦綜合高中。

創新高中辦學樣态

2023年9月,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校園裡迎來了首批2000餘名新生,其中普高生800餘名,職高生1200餘名。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學校軍事化管理

進校後,學生褪去“普高”和“職高”的身份标簽,大家在同一個校園裡學習、生活,穿着統一的校服,在同一個操場跑步,去同一間實驗室做實驗……高中三年,他們将有多次選擇的機會,來決定自己畢業時是參加普通聯考、職教聯考或者藝體特長考試等。

“我們按照‘職普一體化培養人才’的思路,不認學籍所有學生拉通排班,并在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分别對應學生‘學術發展、應用發展、特長發展’的選擇與需求,設定學術類、應用類和藝體特長類三大課程體系,通過課程融合設定以及‘分層分類、選課走班’教學,把選擇權充分交給學生,來支撐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胡友洲介紹,具體來說,學術型主要對應普通聯考,應用型主要對應職教聯考,特長型主要對應藝體特長考試,來為學生搭建多次選擇、多樣成才的通道。

據介紹,學生進校後的第一學期,學校會給學生提供多種課程組合以供選擇,同時以學業成績為基礎,參考學生職業傾向與發展意願,來對學生的選擇進行指導。

第二、三學期,在給學生提供不同課程選擇的基礎上,會重新設定班型,學生在達到相應班型要求和标準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專業興趣,自願申請轉換學籍,并進入相應層次的班型學習。

第四至六學期,學校則會根據學生的最終選擇,固定班型,并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來幫助學生實作自己的升學目标。

也就是說,無論是以普高還是職高“身份”進入到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在經過充分的探索與思考後,所有學生都能在進校時、高一上學期結束時和高二上學期結束時,擁有三次選擇未來升學方向的機會。

不僅如此,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的師資也是一體化管理,學校會基于班型的設定和課程實施的需要,來對全體教師拉通排課,安排相應的教學任務。

融入社會都要通過“職業”

在胡友洲看來,大衆對職業教育的認知不應隻局限在“打螺絲”“綁鋼筋”“刮膩子”……無論職高還是普高,所有學習者最終融入社會都要通過“職業”,并且哪怕是同一行業領域,在社會分工當中也是金字塔型,既需要行業高精尖的引領人才,也同樣需要更多的從事行業基礎性工作的人才,是以同一專業可能“雙一流”大學會開設,高職院校也同樣會開設。是以從大職業教育觀來看,職教和普教這二者之間本身就不存在分割。

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拆掉職普之間的“隔牆”,除了能夠緩解中考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給學生更多主動選擇的機會外,在校内,學校本身也是一座巨大的生涯規劃和職業體驗的資源寶庫。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學校實訓室

據了解,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進階中學開設了10個序列30餘門職業體驗課程,4萬餘平方米的多功能實訓基地,包含數字媒體、電子商務、智能制造等129間實訓室,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職業體驗場景。無論學生未來選擇何種升學方式,想要了解何種職業特質和未來發展,都能在校内得到深度的體驗和指導,進而更好地對自己的學業和生涯進行有效規劃。

“我們通過專業的生涯規劃課程對學生進行指導,來解決聯考後‘看分數填志願’,到大學後由于前期缺乏對專業的認知,學到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專業,導緻學習動力不足,‘畢業即失業’等社會痛點問題。”胡友洲說,落腳到育人,就是要解決學生當下和未來學習動力的問題。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學校舉行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指導能力提升教育訓練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參事胡衛,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普職融通十分重要,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确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教育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援普通中國小根據實際需要,增加職業教育相關教學内容,進行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開展職業規劃指導、勞動教育。

在他的設想中,普職融通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模式,尤其在中國小課程設定當中,普通教育也不能排斥職業技能、勞動技能的培養,“我們原來的教育是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我們把内容廣泛的教育内容狹隘局限于學科教育、知識教育、文化教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試不考的我們就不教,這實際是對教育的窄化。”

而要實作普職融通,真正把兩個軌道融合起來,在胡衛看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他認為最理想的狀态是職教聯考、普通聯考之間互相開放,“普通高中生覺得自己有技能,有動手能力,不願意參加普通聯考,可以參加職教聯考。另外,大學工程類、應用型、技術類的專業也可以向職業教育的學生開放。”

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 許雯

圖據學校

編輯 成序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盛典展播|從職普融通走向綜合高中,拆掉的“隔牆”有何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