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國最近幾年的“重返亞太”戰略,美軍也是加強了在亞洲軍事基地的部署,尤其是在西太地區擁有大量的基地,目的就是加大其自身的海空實力。最近幾年,随着大陸軍事裝備的不斷加強,隐身戰機越來越多。作為與中國對抗的最前沿,也是美國空軍的重要基地,日本的沖繩首當其沖,因為這個地區距離大陸的直線距離隻有650公裡,正好處于殲-20隐身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内。
在此前殲-20隐身戰鬥機并未形成規模時,美國認為沖繩的空軍基地是壓制我們發展的最佳部署地,也是第一島鍊上極為重要的一環,是以美國在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部署了大量F-35隐身戰鬥機,試圖通過戰鬥機的代差來遏制我們在這一區域的行動,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2023年4月份,美軍在嘉手納基地部署的48架F-15C/D戰機退役,而在一段時間内,美軍并未補充新的戰機。美國打算取消F-22和F-35兩款隐身戰鬥機在嘉手納基地的輪換部署計劃,隻會在這個空軍基地部署F-16和F-15EX兩款戰鬥機,至于F-22和F-35這兩款隐身戰鬥機,對于美國空軍而言實在是非常寶貴,是以他們将不會被部署在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而會全部後撤,一旦發生沖突,以此來避免被一鍋端的情況,轉而在這裡部署第三代戰鬥機。
此前美國在嘉手納空軍基地部署了兩個中隊的F-15C/D戰鬥機,而熟悉美國空軍戰鬥機型編号的朋友都知道,這種飛機屬于老舊機型,已經服役了數十年,即将接近報廢年限。這種老飛機在面對中國空軍機齡隻有幾年的新型戰機時,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從2022年開始,美國開始将部署在嘉手納基地的這些老舊飛機撤回國内,等待退役,而将更加新型的F-22和F-35兩款隐身戰鬥機輪流部署在嘉手納空軍基地,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形成代差優勢。
當然,美軍的F-35和F-22戰機在殲-20戰機面前,并沒有優勢,F-22戰機的航電,機載雷達已經落後了,甚至在動力方面也落後。而F-35戰機也曾和殲-20戰機接觸過,并未占到便宜。也就是說,放在十年前,美軍這些隐身戰機還有些優勢,目前,這兩款隐身戰機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然而随着我們軍事實力的不斷發展,美國發現這樣的部署方式無濟于事。目前我們已經裝備了越來越多殲-20隐身戰鬥機,而同時還擁有射程數千公裡的彈道飛彈,再加上空軍的轟-6K轟炸機和殲-16戰鬥機群,一旦有沖突,美國空軍的戰機根本就無法在嘉手納基地生存下來,美軍的這些先進戰機會被直接清零,美軍的戰場主動權也會完全喪失。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不得不宣布将隐身戰機後撤,轉而使用其他非隐身戰鬥機來進行部署,以此來保全隐身戰機。
根據目前的部署計劃,美國會将這些隐身戰鬥機部署在阿拉斯加的空軍基地,一旦西太平洋方向爆發戰争,那麼美軍的隐身戰機将會從阿拉斯加起飛,随後飛至事發區域。隻不過這種部署方式有很大的問題,首先是一旦爆發軍事沖突,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前沿機場必将是最先遭到攻擊的目标,即便隐身戰機能夠飛抵機場上空,又是否能夠降落進行部署呢?
其次,美軍隐身戰機的航程有限,想要從阿拉斯加飛到西太平洋,期間就必須經過多次空中加油,而目前随着超遠端空空飛彈的誕生,空中加油機都會成為隐身戰機的獵殺對象,況且是遠端奔襲,美軍的隐身戰機并未有太大的優勢,加上美軍基地衆多,分散部署先進戰機,并不會産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