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年入手勞力士日志要先搞懂這4大重點

作者:腕事屋

許多人剛入坑勞力士時會想選擇他們的基本款系列日志,但是因為這個系列款式豐富(包括不同尺寸、材質、造型設計、表帶類型以及寶石鑲嵌與否等等),常令人有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知名二手表線上交易平台Chrono24的鐘表專家為此特别提供了手表愛好者4個日志入手前的重要參考名額,針對下列的名額一一厘清你的需求是什麼之後,接下來要選哪款日志,答案就會越來越明朗。

1. 先搞清楚自己買表的基本需求

勞力士日志無論在二級市場或是新表領域的選擇都很多元,在入手之前可以先弄清楚的事項例如尺寸就很重要。一般男性佩戴者會選擇的日志手表尺寸不出36或41mm,但因為兩種款式表徑差了5mm,戴起來多少會有差異,這時候要先探究自己想要的究竟為何。如果你的腕圍較小,或是喜歡戴出比較典雅的風格,那麼選36mm就對了;反之若你的手腕較粗,或是偏好手表看起來比較強悍、動感,這時候選41mm則是比較不會後悔的決定。有機會去表店試戴不同尺寸的日志當然是最佳的方式,但如果沒時間/機會試戴,其實也可以上網搜尋關鍵字看看别人實戴的圖檔,這可以給你更多選擇尺寸的想法。

2024年入手勞力士日志要先搞懂這4大重點

▲日志的尺寸、造型豐富,從中有許多切入點可以思考。

日志系列除了尺寸外還必須篩選想億的表殼材質以及表帶類型,消費者可以考慮要買不鏽鋼或是金鋼表殼的日志,這部分與自己的喜好和買表預算有直接關聯。鎖定好材質之後,我們還要煩惱的是要選蚝式表帶或是紀念型表帶好。通常選擇蚝式表帶的原因大概是它是經典設計,而且搭配蚝式表帶的手表看起來運動感會強烈一些;至于選紀念型表帶的理由更簡單,因為它早期本來就是勞力士特别為此系列開發的表帶類型,屬于日志系列原汁原味的配置,此外紀念型表帶因為鍊節比較多、每枚鍊節又做得比較小,是以這種表帶能夠貼合佩戴者的手腕線條,不過也要注意因為鍊節的零件相對多,是以無形中也提高了零件可能因為戴久而損壞的機率,是以在保養維修時的成本費用等,也可以在買表之前就先評估好再做決定。

對于日志系列還要考量的一項需求在于表圈設計,這系列主要的表圈有抛光造型和三角坑紋造型,一般來說抛光表圈搭蚝式表帶、三角坑紋搭紀念型表帶是較多人習慣的組合,但如果你想要比較有個性的風格,也可以嘗試選擇抛光表圈配紀念型表帶或三角坑紋表圈配蚝式表帶,在熟悉中營造一點新意。

2. 産品公價與受歡迎程度

專家建議入手前可以參考ChronoPulse手表市場指數這類統計資料,例如在Chrono24網站,銷量最高的日志尺寸就是36和41mm,而從ChronoPulse的資料中,你也會發現前兩年這系列的二級市場價格正處于下滑期(當然不是隻有日志行情下降,而是整體大環境都一樣),不過像日志系列現在多數還是有超定價的水準。至于什麼原因為導緻每款日志二手表的價格有高有低,包括尺寸(通常41mm的價格比36mm好)、材質(金鋼的身價高于不鏽鋼),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原廠配件如表盒、檔案等是否齊全,盒單俱全的表能賣出的價格也愈高這個道理不難了解。

2024年入手勞力士日志要先搞懂這4大重點

▲日志近年出現不少面盤新設計。

日志系列價格高低也和面盤設計有關,此系列除了有一般的素色太陽紋,近年也陸續有金磚紋、棕榈葉紋或花朵紋等設計吸引消費者注意,有花紋的設計可能提升手表的市場行情。再來還有表況也很重要,愈是曆史悠久的表,表況愈好愈能賣出高價。

3. 對于日志系列來龍去脈要有基本認識

日志系列誕生的原由是勞力士1945年為了慶祝品牌創立40周年而生,當時第一批日志手表皆采用貴金屬表殼、表徑則為36mm,而且當年此系列還是品牌第一款于面盤3點鐘位置設日期窗、自動上鍊還能防水的天文台時計,那時候的日志往往都是配置紀念型表帶,呈現優雅高貴的個性。

2024年入手勞力士日志要先搞懂這4大重點

▲1945年首款日志系列。

到了20世紀中期,日志系列開始出現金鋼版本,讓系列的選擇變得豐富一些;現在我們習以為常在面盤看到"DATEJUST"字樣的設計并非一開始就有,而是1957年開始才首度出現。1960~1970年代,日志系列的型号曆經變革,當時1600為抛光表圈、1601為三角坑紋表圈、1603為所謂的"Engine-turned"條狀造型表圈,這些型号成了日後收藏家們熱切追求的經典設計。

1970年代随着能夠快調日期的3035機芯問世,日志系列獲得了整體品質的優化。1988年起勞力士用藍寶石水晶取代壓克力鏡面。千禧年前後,日志的夜光塗層從氚更換為LumiNova,後來再變更為效果更佳Super-LumiNova,一步一步強化手表的夜間視讀性。2009年,表徑達到41mm的日志 II首度問世,中間一度停産,不過到了2016年再次以日志 41的形式重生至今,成為系列主力的尺寸。以上就是日志系列演進過程的一些重要裡程碑,先認識這些曆史後再入手,會讓你對手表更了解,也更有方向選擇。

4. 不同時期的日志有各自吸引人的優勢

由于日志系列的曆史悠久,是以這系列的表按照生産年代大緻也可以分成古典、現代和介于兩者的新古典時期。喜歡歲月感的人,古典型是最适合的,這種時期的日志會有比較明顯的舊化痕迹,但某方面而言那也代表着品牌以及系列的榮光,但是相對來說古典時期的表使用上也必須比較小心,通常入手這種高年資的日志要確定入手的管道值得信賴,還要注意機芯的運作有沒有明顯問題,還有手表的狀況也很重要,例如你熱衷于熱帶面盤手表,但形成這種面盤的環境可能會和濕度有關,導緻手表内部有比較重的濕氣,這可能會讓機芯内的零件會是以而需要維修更換。

2024年入手勞力士日志要先搞懂這4大重點

▲新古典時期的日志,在價格上反而有吸引人的優勢。

至于追求現代和手表狀況的人,當然是選現代的日志優先,這可能會降低一些感受手表擁有傲人曆史的樂趣,不過換來的是手表更進化的實用性與精準度,越現代的手表,品牌也會融入更多新科技來提升表主的佩戴感受。

最後一類的新古典時期定位就比較暧昧一些,它們可能相容古典與現代手表的優缺點,通常受到的矚目也沒這麼高,但是有個好處在于因為想要這時期日志的人相對少,是以手表能擁有的折扣空間也會變多,如果你追求的是擁有勞力士手表,而沒有其他特别的條件,新古典的日志正合你意。

文章來源:世界腕表

注: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好文推薦,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