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作者:俠歌快看

自從楊衮憑借一杆火尖槍威震河東,在火塘寨被推選為初代“火山王”後,他又彙聚天下名槍精華創立了名揚天下的楊家槍法。從此,楊家槍成為楊家将世代傳承的絕學,孕育出非常多的用槍高手,其中以"七郎八虎"尤為耀眼,他們手中的八杆金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又以楊四郎的疾槍、楊六郎的巧槍和楊七郎的狠槍最為出名。

後來,楊六郎又從王貴那裡習得“一十二手絕命槍”,使得楊家槍更上一層樓。少帥楊宗保的妻子穆桂英,亦将從師父黎山聖母那學來的萬勝槍法傳入楊家,為楊家槍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少令公楊文廣二次學藝時,又從張飛後人張方那裡學到了更加霸道的張家槍。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随着時光的流轉,這些槍法逐漸融合到了楊家槍中,又造就了楊家将後人的再次崛起。如掃北先鋒楊士亮、年紀輕輕就在雁門關揚威的楊滿堂、豪氣幹雲沖入金營殺進殺出的楊再興等等。每提及這些英勇的名字,熟悉楊家将故事的人們都能如數家珍般講述他們的英雄事迹。

不過,楊家将十幾代英雄中,也不乏棄槍學其他卻學得非常出色的高手。

他們一位是棄槍學刀的“金刀無敵”楊繼業;一位是棄槍學棍、“五郎八卦棍”創立者楊五郎;一位是從小與家人失散,被用戟方外高人七星道長帶到高山,傳授了“方天畫戟”的楊文舉;一位是因為誤傷少王、在外流浪時遇得名師,練成絕世錘藝的“金錘無敵将”楊士瀚;一位是被戟藝高手長眉道長救上高山,學到“三絕戟”,下山後在鳳翔府外力殺四門的楊金豹;一位是力大無比、戟藝超凡,在界山用“回馬戟”智殺山獅駝的楊繼周。他們這六位,誰更厲害呢?

六金刀:指排名第六的是“金刀無敵”的楊繼業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楊繼業,即金刀楊令公,無佞侯佘賽花的丈夫,七郎八虎的父親。練過《關刀譜》和《金刀譜》,刀法精湛娴熟,憑借手中一口紫金刀,在陣前橫掃千軍,鮮有敵手。曾在佘塘關拒敵,一戰連敗九員遼将,一戰揚名。

當時,遼國神武将軍韓貴帶領手下八員戰将,領着數萬精兵來到佘塘關,向康平公主趙京娘“讨要”五鳳霞冠。

這八員遼将加上韓貴共九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武藝高強之輩。尤其是韓貴,他在關前接連打敗佘洪洲的兩個兒子佘賽龍和佘賽虎。佘洪洲親自出戰,也被他用如意飛抓鈎住,眼看就要被扯落馬下。

正在關内做客的楊繼業,在城樓上一箭射下,射得太準了,正中如意飛抓的絨繩。那絨繩“啪”一下斷了,這才救了老帥佘洪洲之命。

佘洪洲回到關内,果斷讓楊繼業接替自己暫代臨時元帥之位,讓他幫忙鎮守佘塘關。楊繼業和佘洪洲之女佘賽花有婚約,也算半個兒子。他臨危受命,也不推辭。

楊繼業率軍出城,面對強敵,他毫無懼色。出陣不出三招,便将韓貴打得吐血而逃。楊繼業一拍戰馬,就往前追。

在韓貴手下的那八員戰将中,沖出兩位手使握狼牙棒的猛将,他們滿臉胡子,長得很像,應該是一對雙胞胎,他們氣勢洶洶地向楊繼業沖來。

楊繼業不慌不忙,揮起手中的紫金刀,使出一招“破軍斬”,隻見刀光一閃,沖在最前面的遼将頭顱瞬間已被砍飛。

另一員遼将見狀,吓得面無人色,不由條件反射地停頓了一下。他又驚又怒,很快,又揮舞着手中的大棒,哇哇大叫着奮勇沖來,可能是想給兄弟報仇吧。

楊繼業冷笑一聲,猛然使出一招“橫掃千軍”,隻見刀光如匹練般猛然向那遼将撲去。那遼将隻覺眼前一道白光閃來,還沒不得及反應過來,便被一刀擊殺。

剩下的六員遼将,一見楊繼業如此勇猛,不由驚恐萬分。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心中明白,一個一個出去肯定逃不開被擊殺的命運。是以,他們各舉刀槍斧棍,一起沖了出來。

面對六員遼将的圍攻,楊繼業絲毫不亂,他使一招“刀出月蒼茫”的絕技,先震懾住了他們。隻見此招一出,一刀竟然幻化出千萬道刀光來,讓人隻覺得眼前白茫茫一片,根本不知道那道刀光是虛,那道刀光是實?

吓得那幾員遼将膽戰驚!他們略一猶豫,楊繼業“唰唰唰”,一連六刀,快如閃電,接連将他們砍落馬下。

楊繼業在短時間内,連敗遼軍九員大将,吓得那數萬遼兵,魂飛魄散。

“快跑!”

不知道他們誰喊了一聲,反正,他們猛地掉頭轉身,“呼啦”一下,全作鳥獸散。

這場戰鬥成為了楊繼業的成名之戰。從此以後,他在戰場上的威名更是如雷貫耳,令敵人聞風喪膽。後來,在陣前屢戰屢勝的他,更被敵人尊稱為“金刀楊無敵”,就連他手中使用的金刀,也被人稱為“定宋金刀”。

五周:指排名第五的是“戟殺山獅駝”的楊繼周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楊繼周,楊家将第十一代英雄。有何根據呢?根據是在《楊家九代英雄傳》的最後《除奸少年楊滿堂》的結局中,明确提到了楊滿堂後來喜得貴子,名叫楊再興——還說他是後來和嶽飛抗金的英雄。可見在評書中,楊繼周的父親楊再興,正是楊家将的第十代英雄。

既于有人問,為何楊繼業中間是繼字,到了第十一代楊繼周,中間又是繼字?這個筆者也很迷茫,估計是從楊繼業坐鎮天波楊府後,輩份有輪回吧?我看很多姓氏中的“字輩”都是一句口訣一樣,輩分是周而複始一代代傳下去,傳到最後一個字又輪回重新往下傳。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再說楊繼周本來也是練的楊家槍的,可是由于他天生長得高大威猛、力大無窮,是以随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手中的爛銀槍太過輕巧。

後來,他在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一對兩百多斤重的雙龍鐵戟。他拿在手上,一試,啊,不重也不輕,好像專門給他量身定做的一樣。于是,從那天開始,他就棄槍學起戟來了。

楊繼周非常聰明,他和紅桃山的高寵一樣,都是自學成才。沒人教他練戟啊,怎麼辦?他就用練習楊家槍的方法練習戟法。遇到練不明白的地方,他就舉一反三,自創妙招。後來,他在界山殺死金國第一高手山獅駝所用的“回馬戟”就是他從楊家槍“回馬槍”中悟出來的。

四舉:指排名第四的是“方天畫戟揚威上洪山”的楊文舉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楊文舉,這位名門之後,他是少帥楊宗保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評書中楊文廣的弟弟。因為他的父母都是楊家将中大名鼎鼎的勇将,肩負着為國鎮守邊關的重任。是以,他出生後就被留在了家中,自小常跟奶媽在一起。

然而,命運的殘酷常常讓人始料未及。一次,奶媽帶着楊文舉回家探親,途經幽深的林中小徑時,突然從暗處沖出一隻吊睛白額虎。那猛虎眼中兇光閃爍,直撲向奶媽和楊文舉。在這危急關頭,奶媽毫不猶豫地擋在了小文舉的身前,用自己柔弱的身軀去抵抗那猛虎的攻擊。

可是,兇猛的老虎又豈是易與之輩?它僅僅幾個回合,便将奶媽撲倒在地,并殘忍地咬斷了她的喉嚨。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奶媽依然拼盡全力,緊緊地将小文舉護在懷中。

正當猛虎張開血盆大口,想咬小文舉的時候,七星道長如神兵天降。他揮動手中的拂塵,一道耀眼的白光随之飛出,瞬間籠罩住了那隻猛虎。隻聽“砰”的一聲,大老虎應聲而倒。

七星道長急忙走到奶媽身旁探查,發現她早已斷了氣。他看着尚在襁褓中的楊文舉,心中滿是憐憫。于是,七星道長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将楊文舉帶到了高山之上,親自教導他武藝和兵法。

從此以後,楊文舉在七星道長的悉心指導下,日夜苦練。經過十多年的練習,終于文成武就。

楊文舉學藝有成後,被師父派下山為國報效。他在上洪山大敗李廣,又戰勝了曾生擒楊文廣的萬紅玉。後來,萬紅玉還為他倒反了南唐,獻關投宋與他結成夫妻。

最後,楊文舉不僅用飛镖破了洪飛的暗器,還用手中的方天畫戟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老道洪飛,揚威上洪山。

三金豹:指排名第三的是“三絕戟”力殺四門的楊金豹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楊金豹,金錘無敵将楊士瀚的兒子。他的身世與楊文舉頗有些相似,也是從小與父母失散,被路過的方外高人長眉道長李長庚帶到了高山之巅學藝。

在山上曆經十多個春秋的勤學苦練,習得了一身出凡入化的好本領,尤其擅長一套“三絕戟”。

後來,李長庚知道楊家将在鳳翔府被所謂的南唐後人李龍、李貞率十萬大軍圍困。于是,便叫愛徒楊金豹下山相救。

楊金豹快馬加鞭,不分晝夜地趕到了鳳翔府外。此時,李貞正率領大軍對鳳翔府發起猛烈的攻擊。楊金豹立刻進入戰鬥狀态,于是,他的表演開始了。

他手持三絕戟,騎着大黑馬“跑得快”,猶如猛虎下山一般沖向敵軍陣營。

他的威猛之勢令人驚歎,無人敢于阻擋。他的三絕戟舞得如行雲流水,仿佛與他的手臂融為一體。左盤右旋,上崩下砸,裡撩外劃,真是指哪打哪!每一次揮動,都帶着雷霆萬鈞之力。那些蝦兵蟹将在他狂風驟雨般的攻勢下,紛紛敗下陣來,毫無還手之力。

楊金豹如入無人之境,所向披靡。他的戟尖猶如死神之鐮,每一次劈紮出去,都會伴随着敵人的慘叫聲。

他人急馬快,氣勢如虹,一路沖破了敵軍的連營,最終遇到了李貞。

李貞是麒麟峪的兵馬大元帥,武藝高強,身經百戰。他原本以為楊金豹隻是個無名小卒,心生輕敵之意。然而,他很快便為自己的輕視付出了代價。

再說楊金豹一心想着救家人,他根本不識什麼麒麟峪的兵馬大元帥,不管面對誰,他都毫無懼色。隻見他突然一拍馬背,飛身躍起,猶如天外來客,淩空而下,戟芒一閃,直取李貞咽喉。

李貞雖然勇猛,但在楊金豹這一快如閃電的猛攻之下,顯得手忙腳亂。隻聽“呼”的一聲,楊金豹一戟劃破長空。

李貞剛想要躲,戟尖已經刺穿了他的脖子,被一擊必殺,倒在了血泊之中。

楊金豹殺到東門,看到磨盤山大王劉文燦正在東門指揮攻城,于是,策馬便向他沖了過去。

劉文燦一見,急忙掉轉馬頭,來迎戰楊金豹。兩人各舉刀戟,往對方沖去。二馬相交的刹那,隻見楊金豹揮戟一掃,劉文燦連人帶馬被擊飛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由于在東門把守的呼延豹,因痛失愛子呼延飛龍,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無法自拔,竟然請求楊金豹幫他殺掉黃紫靈,為兒子報仇。楊金豹知道楊呼兩家交情不淺,痛快地答應了。他聽呼延豹說黃紫靈在北門,于是便向北門殺去。

沒想到,北門督戰攻城的竟是麒麟峪的大王李龍。李龍見楊金豹向自己殺來,大吼一聲,挺槍迎戰。

這李龍身高九尺,不僅力氣大,本領也非常強,難怪他能當山大王。兩人交戰十幾個回合,楊金豹見李龍本事不弱,于是使出三絕戟中的絕技“王戟”,這才把老李打敗。

然後,楊金豹殺向西門。雖然沒看到黃紫靈,卻看到了黃紫靈的師弟王紫靈。當時,他正在西門指揮攻城,見楊金豹沖來,立刻率軍迎戰。但楊金豹的三絕戟攻勢如潮,王紫靈抵擋不住,很快敗下陣去。他剛要落荒而逃,楊金豹彎弓搭箭,“嗖”的一下,正中王子靈背心,王子靈應聲而倒!

最後,楊金豹殺向南門,一眼就看到了黃紫靈。這黃紫靈是麒麟峪的總軍師,不僅狡詐,武藝更是深不可測。他手持青龍杖,正在指揮攻城。他一見楊金豹向自己猛沖而來,臉上立刻閃過一絲狡黠的微笑。

黃紫靈掉轉馬頭,揮動手中的青龍杖,迎向楊金豹。兩人兵器相交,發出“當當”的聲響,黃紫靈的青龍杖如同一條巨龍,翻騰跳躍,時而橫掃,時而直刺,淩厲無比。楊金豹的三絕戟舞得密不透風,全力抵擋黃紫靈的猛攻。兩人的身影在戰場上來回交織,一個攻勢如潮,一個守勢如山。

周圍的敵兵見狀,發出陣陣驚呼。他們從未見過有人能夠在黃紫靈的青龍杖下能支撐如此之久。

黃紫靈眼中閃過一絲驚詫,他想不到這個全身快被鮮血染紅了的年輕小将,竟然有這樣的本事!但他很快調整了心态,将手中的青龍杖使得更加猛烈。

楊金豹沉着應對,終于看到黃紫靈露出了些許破綻,于是,他連忙使出三絕戟中的“破風”,戟風如刀,瞬間劃破空氣朝黃紫靈劈去。

黃紫靈身形一晃,巧妙地躲過了楊金豹這一戟。然後,他迅速反擊,青龍杖如飛燕回翔,直取楊金豹的咽喉。

楊金豹眼神一凜,揮戟格擋,同時使出“卷雲”,戟鋒往下一卷一劃,如閃電般向黃紫靈的胸前劃去。

黃紫靈大驚,急忙用青龍杖抵擋。但楊金豹的三絕戟如同靈蛇出洞,瞬間突破了黃紫靈的防線,逼得他連連後退。

黃紫靈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自己遇到了生平勁敵。于是,他故技重施,慌忙從懷中掏出一把“毒藥金剛錾”,直接朝楊金豹擲了過去。

楊金豹在東門已聽呼延豹說過黃紫靈用“毒藥金剛錾”擊殺呼延飛龍的事,是以,他早有防備,他迅速拉起三絕戟,擋住了毒藥金剛錾。

隻聽“當”的一聲,毒藥金剛錾被擊落在地。黃紫靈見狀,臉色大變,他知道自己的毒計被識破了。

楊金豹哈哈大笑,策馬向黃紫靈沖去。黃紫靈見狀,心知不妙,急忙掉頭便跑。但楊金豹豈會輕易放過他?他緊追不舍,三絕戟如同出海蛟龍,直取黃紫靈的後心。

黃紫靈知道今天是栽了,他絕望地回過頭,準備做最後的抵抗。然而,就在他轉身的刹那,楊金豹的三絕戟已經刺穿了他的胸膛。

黃紫靈慘叫一聲,倒在了血泊之中。周圍的喽啰們見狀,紛紛四散而逃。

楊金豹連殺四門,連殺數員主将,終于解了鳳翔府之圍,此時,他的三絕戟早已經染滿了鮮血!後來,八王趙寵見他如此英勇,強力挽留,讓他在邊關當元帥。從此,他也成為了楊家将中的又一位大帥。

二德:指排名第二的是創立“五郎八卦棍”的五郎楊延德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楊延德,七郎八虎中排名第五的英雄,又稱楊五郎。他和後輩中的玉面虎楊懷玉一樣,都是楊家将中的武學全才。武學天份非常出色,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

出家後,因為佛門之中,不宜用刀槍斧钺,于是他棄槍練棍。在他的刻苦鑽研之下,最終練出了無雙棍法——五郎八卦棍!在宋軍大破天門陣時,他運用此棍法,勇敗刀槍不入的蕭天佐,最終一棍将其打殺在了陣内。

楊五郎聽孟良說蕭天佐不知道是不是練了金鐘罩一類的什麼功夫,能刀槍不入。他想,對付此種會用硬功之人,隻有找到他的破綻才能取勝。于是,他拿着一條烏油油的長棍下山了。這棍子看似普通,實則中空——下山後,他又用降龍木填在其中。終于,做成了一條專門為打殺蕭天佐量身定做的“殺佐大棍”。

兩軍陣前,楊五郎手拿“殺佐大棍”,氣勢蕭殺,仿佛與棍子融為了一體。而蕭天佐,身披鐵甲,手握大刀,宛如一座鐵塔,矗立在戰場上。

楊五郎端坐在馬上,雙眼緊緊盯着蕭天佐,突然,他腳下一動,那戰馬四蹄撒開,如風似電,徑往蕭天佐沖去。同時,楊五郎手中大棍高舉,猛然一棍向蕭天佐用力砸去。這一棍力道千鈞,氣勢如虹,仿佛能破山裂地。

蕭天佐側身一讓,順勢一刀劈向楊五郎。楊五郎巧妙地用棍一擋,順勢一躍而起,一棍掃向蕭天佐的頭部。

蕭天佐不敢怠慢,急忙舉起大刀格擋。隻聽“當”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棍刀相交,瞬間激起漫天灰塵。這一擊之力,震得蕭天佐連連後退,幾乎把持不住手中的大刀。

楊五郎見一擊奏效,立刻乘勝追擊。他舞動手中長棍,時而橫掃千軍,時而直搗黃龍,招招緻命。每一棍都帶着雷霆萬鈞之勢,打得蕭天佐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兩人激戰良久,蕭天佐漸漸不敵楊五郎的神勇。他深知今日已遇上了生平勁敵,再打下去隻會有敗無勝。于是,他虛晃一招,轉身欲逃。然而,此時楊五郎通過剛才的交手,已經知道了蕭天佐的要害正是後腦勺,是以,他豈會讓其輕易逃脫?隻見他猛地從馬背上一躍而起,長棍如龍出海,直取蕭天佐後腦勺。

這一棍快如閃電,蕭天佐根本來不及反應。棍子重重地擊打在他的後腦勺上,頓時将其打得桃花朵朵開,當場氣絕身亡。

衆将士見狀,齊聲歡呼,為楊五郎的英勇喝彩。而這場激戰,也成為了楊家将中的一段傳奇佳話。隻是在不同的傳說中,說法略有差異,有的說蕭天佐死在楊五郎用降龍木做斧柄的大斧之下,也有人說蕭天佐是被楊五郎用長槍刺死。但“刀槍不入”的蕭天佐是被楊五郎殺死的,這一點是不變的。

一瀚:指排名第一的是錘鎮群雄的“金錘無敵将”楊士瀚

一瀚二德三金豹,四舉五周六金刀,指哪六位棄槍學其他的楊家将?

楊士瀚是王敖老祖高徒楊懷玉與三牛關總兵羅文之女羅三娘的兒子,從小在天波楊府中跟随父母練習楊家槍。

正所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在府中練武練得好好的,竟然遇到了上門挑釁的少王趙定國。

趙定國以比武為借口,趁機罵了楊家衆人一頓。楊士瀚年輕氣盛,上台與趙定過比試,結果因為用力過猛,将趙定國打落下了擂台。趙定國由于頭先着地,一命嗚呼。

為了躲避,楊士瀚隻好離家流浪。真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也,他在外流浪的時候,竟遇到了用錘高手司馬林。

司馬林先人曾受惠于火山王楊衮,他得知楊士瀚的身世後,便設法将楊土瀚帶到了碧空寺中。不僅收了楊士瀚為徒,傳了他無雙的錘藝,還将自己以前所使的一對“擂鼓甕金錘”送給了楊士瀚。

楊士瀚一下山,便在清風寨,錘鎮群雄,力壓“二猛”陸雲彪和呼延豹,奪取了比武大會的頭名,得到了一塊“橫勇無敵”的金牌。

成為掃北元帥後,一路搶關奪寨,不斷打敗敵人的他又在泥雷城外,怒砸北國“雙槍無敵将”雙龍王和“八寶将”鐵雷,打退北國十萬番兵,解了泥雷城之圍,獲得了掃北的大勝!他與雙龍王和鐵雷之間的交戰,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楊士瀚闖營時,如虎入羊群的他在敵營内,左沖右突,神勇無比,一路連挑十幾座敵兵大營,在即将沖出連營時,遇到了有“雙槍無敵将”之稱的雙龍王。他與雙龍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鋒。

雙龍王手持雙槍,身法靈活,出槍速度快,讓楊士瀚感到十分棘手。然而,楊士瀚并不畏懼,他運用師父司馬林傳授的無雙錘藝,沉着應對。在交戰中,他注意到了雙龍王的雙槍雖然迅速,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于是便在招式上加以破解。

他突然使出一招“一錘震乾坤”,左手錘飛旋,猛力擊向雙龍王的右手槍,将其右邊的槍給震得脫手而飛。雙龍王一驚,楊士瀚趁機飛身而上,又使一招“追雲逐月”,雙錘如閃電般乘勝追擊,瞬間砸向雙龍王的面門。

雙龍王趕緊側身躲避,然而,他躲得了“初一”(左手錘)卻躲不過“十五”(右手錘),被楊士瀚的十五——不,被楊士瀚的右手錘一錘擊中後背,口吐鮮血倒地不起。

在泥雷城外,楊士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強敵——北國“八寶将”鐵雷。此人擅使一根禹王神槊,威力驚人,一槊下去,幾乎無人能擋。他天生神力,不僅得到名師的指導,下山之時,他的師父還贈送了他八件寶物,是以得了“八寶将”之稱。他曾在陣前活捉孟強、槊挑焦勇,楊士瀚的哥哥楊士奎也被他用寶貝暗器打落馬下,然後趁機擊殺。

面對如此強敵,楊士瀚一開始也隻能以巧妙的招式應對。但随着戰鬥的進行,楊士瀚逐漸摸清了鐵雷的招式,他瞅準機會,突然使出一招“金錘挂月”,一錘與鐵雷大槊交架,另一錘高高挂起,如月中天,猛然朝鐵雷當頭砸下。鐵雷連忙舉槊抵擋,隻聽得“當”的一聲巨響,正砸在鐵雷的槊杆之上,震得鐵雷大驚失色,他隻感覺虎口生疼,雙臂發麻。

楊士瀚不等鐵雷回過神來,一躍而上,使出一招“錘出山倒”,重重地砸在鐵雷的胸前,将其打得狂噴鮮血。但鐵雷并未倒下,他仍然奮力反封山,反手一槊擊向楊士瀚。

楊士瀚側身躲避,順勢一錘掃向鐵雷的寶馬,那寶馬被打斷了後腿,啪一下,摔倒在陣前,鐵雷也從馬上被扔到地上。楊士瀚趁機一錘擊向鐵雷的頭頂,将其砸死在了城外。北國的那些番兵見楊士瀚如此神勇,吓得紛紛掉頭逃竄。楊士瀚趁機大手一揮,率領大軍乘勝追擊,直殺得番兵番将叫苦連天,屁滾尿流。

在這兩場戰鬥中,楊士瀚表現出了出色的武藝和無所畏懼的勇氣,讓人印象深刻。最終,楊士瀚不僅解了泥雷城之困,還在掃北元帥任上立下赫赫戰功,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他也從此被人稱為”金錘無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