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文 | 米粒媽

你聽說過“寶寶桶”嗎?

說實話,米粒媽第一次知道這個說法,也有點驚訝,但是看了背後的故事,心裡卻是滿滿的感動。

一個上大學的女生,把洗衣液的贈品裝放在了宿舍洗手台上,本意是想洗衣服的時候更加順手、友善。

可是她用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自己的小得像“寶寶”的洗衣液桶,每次拿起來都是滿滿的。

直到有一天,她無意中看見,舍友正在用大桶洗衣液給自己的小桶“續杯”,才知道,“舍友每次掂量一下快沒了,就偷偷續上”。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這種舉動實在太暖心,但看了評論區,米粒媽才了解了女生将洗衣液的大桶小桶稱作“媽媽桶”、“寶寶桶”的原因。

原來,這種叫法不僅僅是聽起來可愛,從某種程度上更映射了當下,孩子們對于親子關系的情感需求。

因為在很多人感歎着女生舍友細心、溫暖的同時,更多人聯想到的是,隻要用心,就連同學都可以關注自己的需求,可本該最親近的父母,卻從沒有在意過自己的小小心願。

畢竟,在特定的年紀,總需要一些特别的溫暖,不需用錢,隻需用心。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被忽略的情感,要終其一生去彌補

在“寶寶桶”話題下,一個女孩講述了自己關于“寶寶碗”的回憶。

還在上學的時候,有一次逛超市的時候,女孩看中了一個作為贈品贈送的碗。

因為覺得可愛,她鄭重其事對家裡所有人宣布:“這就是我的專用碗,吃飯都用這個!”

因為年紀小,女孩一開始為了自己獨有的碗,吃飯積極又開心,每次都要搶先第一個盛飯。

可有一次,當她晚一點出現在飯桌上,卻發現,那個在她心目中獨屬于自己的碗,卻在媽媽手中。

她委屈地說:“媽媽那是我專門用的。”

可爸爸十分不滿,又不耐煩地訓斥了她:“吃個飯還這麼多事,不都可以用嗎?”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說實話,隻是讀了女孩描述的文字,米粒媽都能感覺到她當時的失落和難過。

家裡又不是隻有這一個碗可以用,為什麼就不能滿足她呢?

更令人無語的是,在女孩沉默以後,這個碗甚至會被分給客人用,它再也不是那個隻有她使用的寶寶碗了,在吃飯的時候,小小的她也不再那麼開心了。

但是,就連女孩自己也沒想到,過了好幾年,爸媽在吃飯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句:

“這個碗不是專門你用的嗎?怎麼不用了?”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别說這個女孩心裡五味雜陳,就連米粒媽都忍不住感覺到一陣陣的心酸。

原來,父母早就注意到這一切了。明明知道孩子在意什麼,偏偏故意忽略,然後又在很久以後,提起孩子已經過期的訴求。

這不是愛的展現,而是忽視的表現。

可偏偏有這樣經曆的孩子,數不勝數。

有的人,媽媽可以随意進出自己房間,青春期的她不被允許有任何秘密。

有一天,帶同學回家做作業的她,無意中發現媽媽正在偷看自己的日記,明明該發脾氣的是她。

可媽媽卻偏偏要她當着同學的面,下跪道歉,原因是不敬父母。

日記作為孩子的秘密領地,父母絕不允許孩子隔除自己,成為單獨的存在。

還有人,買回家漂亮的杯子碗碟,永遠都會在不經自己同意後,被爸爸拿去喝藥、裝豆瓣醬。

藥粉留下的綠色污漬,和幹結的豆粒永遠粘在杯壁上,它們不會被洗幹淨,正如杯子的主人,永遠不會被父母認真對待。

是以經濟獨立後,她第一件事就是搬走獨居,買各種美麗花哨的碗盤杯碟裝滿櫃子,覺得隻有這樣,這些漂亮的物品才真正屬于自己。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這是彌補,也是報複,代價是她父母之間的裂痕,再也無法修複。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手太長的父母,養不出親昵的孩子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那個母親私拆女兒檔案的新聞。

正值畢業季,看到女兒的個人檔案放在桌上,媽媽不問一聲,順手就拆開了。

女兒看到這一幕,急得大吼一聲“不能拆”,媽媽卻淡定地反問“不就是拆開了嗎,怎麼了?”

女兒崩潰地大哭,還要和媽媽解釋:“你不能打開,打開就不行了,學校就不收了。”

媽媽隻是在一旁淡淡地重複着:“我又不曉得。”

米粒媽想說,或許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懂得檔案的重要性,但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檔案密封後,嚴禁私自拆封”,就算是再不懂,也應該會有所遲疑吧。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可媽媽看到後依然不管不顧地打開了,這隻能說明,這位媽媽習慣了入侵女兒的生活,更習慣了掌控女兒的一切。

更令人無語的是,媽媽自己的錯誤給女兒帶來了如此大的困擾,她卻将監控視訊發到了網上,配文:

無意拆了大小姐檔案袋,急得哭起來了,吓得小的站着不敢動。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對自己的錯誤一帶而過,對女兒的作為陰陽怪氣,直到最後,媽媽也不認為自己沒有邊界感的行為有錯,反而暗戳戳責怪女兒不尊重自己。

這何止是手伸得太長,簡直是想用一隻無形的手,将孩子緊緊攥在手心啊。

最令人感到窒息的是,類似的事件總是在重複上演。

之前,米粒媽還看到過一個14歲男孩報警的新聞。

不為别的,隻是因為父親在他的卧室裡安裝了一個攝像頭,父親面對警察,說出的理由也是老生常談:監督孩子學習。

甚至理直氣壯地表示,孩子在父母面前,根本不應該有隐私。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可是換位想想,如果辦公室裡也被老闆安裝攝像頭,你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老闆的視角下,很多人可能早就反抗了吧。

可是為什麼到父母和孩子身上,這種毫無隐私的事,就能變得合理呢?

電視劇《大考》,即将面對聯考的吳佳俊,媽媽的操作與安裝攝像頭異曲同工。

任何時候,不允許兒子關門,以便于自己監督兒子學習。

吳佳俊為了反抗媽媽,直接鎖門,她就找來工具,趁孩子不在家,直接暴力卸掉門鎖。

吳佳俊看着那個洞,就像自己的心也被摳掉了一塊。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偶然之間,媽媽發現孩子學習之餘還在畫畫,直接在他畫了幾個月的畫作上亂塗亂畫,激憤之下,吳佳俊差點跳了河。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米粒媽不了解,明明有那麼多可以好好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為什麼這些父母總是在小事上和孩子對着幹,又為什麼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

父母,擁有孩子一切問題的決定權。

說到底,父母之是以不在意孩子眼中的小事,就是覺得“你都是我生的,我對你做什麼都可以”。

這顯然是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看作自己的附屬品,是以沒有邊界感,不願意尊重孩子,甚至想以此控制孩子。

可也正是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窒息,情感需求在這種全方位籠罩下,反而得不到滿足,進而一再疏遠父母。

或許這也正是黃執中那句話的來由:“中國的父母一輩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而子女一輩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父母眼中的小事

孩子為什麼能記一輩子

米粒媽曾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女孩出生後沒多久,父母因為援藏工作将她留在了奶奶家,直到上國小後,父母才回到了她的身邊。

可是還不到半年,溫馨的家庭生活就因為父親出軌驟然停止,母親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父親身上,不關注她,甚至是讨厭她。

10歲的孩子,看着同學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她再三請求,卻依然隻能穿媽媽不要的舊衣服。

即便已經成年,她還是想不明白,家裡經濟條件一點也不差,為什麼媽媽就是不願意給自己買衣服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她上高中,别人穿着彩色的衣服,自己卻隻能穿着寬大而色彩暗沉的舊衣。

更過分的是,母親從來沒有為她買過一件内衣,她穿的全是媽媽不要的。

本該自在飛揚的青春期,她始終弓着背。每當騎自行車上下學,看着别人的衣服,她都會痛恨母親讓自己的青春期沒有色彩。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現在她已經成家,還有了女兒,她了解了母親曾經的痛苦,可是面對母親,她始終無法原諒。

她們也曾大聲争吵,當她說出自己心裡的委屈,媽媽卻隻是冷冰冰地說:“那你不也好好長大了嗎?這點小事至于記恨這麼久嗎?”

米粒媽想說,沒有新衣服,在成人世界裡或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可對于世界很小的孩子而言,自己的格格不入與同齡人異樣的目光,就足以壓垮他們稚嫩的肩膀。

感覺被重視,是孩子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最重要的途徑,不論正面還是負面,就算孩子不說,但很可能已經記在了心裡。

之前熱搜上就有這樣一個感人的文章:沒想到媽媽會因為一件小事給我道歉!

部落客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和媽媽說起了自己國小的委屈:

因為考試考砸了,媽媽就把她最珍愛的奧特曼橡皮擦,當着她的面直接扔出去了。

媽媽後來意識到自己一時情緒激動,做得不太對,又買了個米奇橡皮擦給孩子,但她坦然地告訴媽媽:“我還是很想我的奧特曼橡皮擦。”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說着說着,突然情緒崩潰,在飯桌上就哭了起來,媽媽也沒能忍住,和她一起哭。

可就在她自己平複情緒的時候,媽媽突然發來了消息:“寶貝女兒,媽媽為我的所作所為鄭重向你道歉……”

她說,自己從來沒怪過媽媽,但是媽媽的道歉,卻足以撫平她這麼多年來的委屈,當時的難過也終于能夠徹底釋懷。

1桶洗衣液暖哭40萬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細節,都變成了孩子心底的傷 

米粒媽始終覺得,視角不同,看法不同。

大人長得高、看得遠,是以認為很多事如雞毛蒜皮般輕巧,可孩子不一樣,哪怕是打碎了一個杯子,都足以讓他們提心吊膽一整天。

那些父母的訓斥,強力的掌控,在父母看來的小事,卻在當時的他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

是以,别怪孩子“記仇”,他們隻是無法忘記,那些他們眼中天大的大事。

一個寶寶碗,孩子都會記得很多年,是因為那時候得不到滿足的情感需求,已經變成了一顆埋好的炸彈。

不知道何時爆炸,隻是會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候,不是炸傷孩子,就是傷害親子關系。

米粒媽想說,沒有不值得關注的情緒,沒有不應該重視的小事,父母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抹去孩子心裡的憂傷,我們,又何樂不為呢?

個人簡介:@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專注學習幹貨、教育經驗和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