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媒:資料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對歐美取得“決定性勝利”

作者:兵器肖甯
德媒:資料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對歐美取得“決定性勝利”

據悉,英媒路透社在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太陽能電池闆給歐洲制造商帶來了“巨大的價格壓力”,迫使歐盟不得不采取反應。是以以德國為首的部分歐盟國家正圖謀在太陽能領域減少對華依賴,包括發起反補貼審查措施、增加關稅、調整補貼等可能性選項。盡管這些手段歐盟之前也用過——歐委會曾對中國光伏産業發起長達6年的限制措施,但最後迫于無奈主動解除;中國光伏短時間内又在歐洲産生了領先優勢,也就是說對外“封閉”的幾年間他們幾乎沒有取得進步。

德媒:資料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對歐美取得“決定性勝利”

7日,德媒引述英國伍德·麥肯茲研究機構釋出的關于全球太陽能發展現狀資料,認為該領域中國取得的領先優勢“遠超預期”。資料顯示作為世界太陽能元件制造大國,中國已經占據全球80%的産能,在新增裝機容量上,整個2023年中國生産資料達到美國與歐盟總和的2倍。這意味着中國龐大的制造業規模和由此産生的供應鍊優勢是歐美幾乎沒有辦法企及的,實際上西方對本土企業的補助和對中國光伏領域的限制不僅沒有減小差距,反而增大了差距。

德媒:資料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對歐美取得“決定性勝利”

這份報告指出另一個“決定性因素”:中國在太陽能生産技術成本上的更新取得突破。2023年中國太陽能元件的生産成本下降約42%,每瓦隻有0.15美元;而歐盟和美國加上補貼、政策豁免等有利條件,最後隻能壓縮到0.3美元和0.4美元。從成本優勢地位上來看,伍德·麥肯茲研究機構認為中國可以确定已經赢得了綠色技術産能競賽,如果從平等競争的立場上來看,歐盟、美國等競争對手幾乎不可能取代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價值鍊中的地位。

德媒:資料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對歐美取得“決定性勝利”

綜合去年馮德萊恩的态度,歐盟可能會在2024年對中國光伏采取“減少依賴措施”,執行所謂的反補貼調查。但歐盟已經難以做到像之前一樣對華光伏産業采取“重稅禁入”的手段,原因在于遍及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采用中國的太陽能元件,如果禁用會導緻嚴重的損失。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他計劃通過國家補貼的方式加強德國太陽能制造商的實力,盡管這種方法不能讓歐盟扭轉和中國光伏産業競争的局勢,但能緩解行業内的競争壓力。

德媒:資料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對歐美取得“決定性勝利”

值得一提的還有,德媒稱太陽能領域已經被中國占領市場,這件事引起了歐盟的關注,他們擔憂下一個被“攻破”的是歐洲的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是以對華反補貼審查已經在去年9月開啟,歐盟準備聯手美國采取手段防止電動汽車領域成為“下一個光伏市場”,但一些國家又擔心這件事可能會激怒中國影響貿易關系。對此有評論稱:“歐盟不思進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每次遇到外來挑戰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排斥、加稅和内部封閉;這樣在溫床中生活的歐洲企業反而會變得更加脆弱了。期待他們能重新回到全球的主導者地位,無疑是不切實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