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音樂午茶”12年推出2200場演出,低票價、高品質助力觀衆和青年藝術家雙向互培

作者:勞動報
“音樂午茶”12年推出2200場演出,低票價、高品質助力觀衆和青年藝術家雙向互培

2012年1月7日,一檔全新的公益品牌“音樂午茶”在上海音樂廳首次亮相。每逢工作日的午間,無論是上班族還是遊客,一張低價票就可以走進藝術殿堂,欣賞一場沙龍式小型音樂會。

如今12年過去了,這杯“音樂午茶”繼續飄香!2024年1月8日午間,由吉他演奏家範晔和大提琴演奏家謝芝瑩帶來的特别企劃《穿越·記憶》,接連奏響《夏日》《西班牙舞曲》《探戈的曆史》等多首作品,為“音樂午茶”12歲生日獻上祝福,也用午間一小時滋養了又一批市民的文化生活。

開啟劇場“日間模式”

低票價也有高品質

“音樂午茶”自誕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低門檻、高品質”的親民定位,但如何讓觀衆相信“低門檻也能聽到好音樂”,成了上海音樂廳面臨的課題之一。于是,12年前,以往每逢傍晚才拉開大幕的上海音樂廳,大膽啟動“日間模式”,并成為目前全國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工作日白天定期舉辦對外小型音樂會的劇院。

午間一小時,30元公益票價就能進場,演出内容卻豐富多元。記者注意到,除了定期推出的系列音樂會,諸如普及西方室内樂的“聆語”系列、推廣世界各地區與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百花齊放”系列等,“音樂午茶”還定期打造特别企劃,例如彙聚滬上知名藝術家為觀衆進行主題性音樂知識普及的“講座&音樂系列”、為豐富音樂形式量身打造的“夏季音樂主題周”等,幾乎每一場都有驚喜。

而12年來,“音樂午茶”也見證了無數音樂新人的成長。他們在學生時代登上這方舞台,有了自己的第一批聽衆,收獲了最寶貴的經驗和信心,從此騰飛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台。這張名單上,有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賽冠軍陳家怡、第九屆德國Gut Immling國際聲樂比賽總冠軍陳知遠、第十六屆柴可夫斯基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五名&2022年伊麗莎白女王大提琴比賽亞軍陳亦柏……

“音樂午茶”12年推出2200場演出,低票價、高品質助力觀衆和青年藝術家雙向互培

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迎來12歲生日。受訪者供圖

上海音樂廳堅信,名家名團固然吸睛,但是把一些籍籍無名的優秀新人推向社會,更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正因如此,多年來,“音樂午茶”項目組不斷挖掘,努力讓青年藝術家呈現創新性、探索性、藝術性的作品,形成了更多的中國首演、世界首演、新人首秀,而這也無形中推動了觀衆和藝術家的雙向奔赴。

12年2200場演出

觀衆和藝術家雙向互培

據統計,12年來,“音樂午茶”已成功舉辦了近2200場音樂會,吸引了7500餘位藝術家在這裡與市民觀衆見面,上演了13000多首作品,觀演人數達22.3萬人次。這些數字背後,不僅是越來越多專業樂迷的湧現,更是劇場與城市文化的共融共生。

比如1月8日演出當天,記者就在上海音樂廳見到了100餘名“音樂午茶”的忠實觀衆,他們有的是白發老者,有的還是青年學生,有的在這座城市土生土長,有的拎着行李箱遠道而來,盡管年齡職業不同,但在他們臉上,記者看到了十多年來被“音樂午茶”不斷滋潤出的幸福感。

“别看隻是短短一小時,但它濃縮了多層次的音樂味道,從交響樂到歌劇、從國樂、戲曲到夏威夷歌舞……30元就能聽到這樣高品質的音樂會,任何人都負擔得起,這是上海給所有愛樂者的福利。”一位陪伴“音樂午茶”走過10年的資深樂迷如是感慨。

“音樂午茶”12年推出2200場演出,低票價、高品質助力觀衆和青年藝術家雙向互培

“音樂午茶”12周年特别演出。受訪者供圖

同樣作為“音樂午茶”的老朋友,市民王女士也深有同感,“音樂午茶12年,我們一家人都被深深影響着,從最初老爸老媽領我去,到現在我幫他們搶票陪他們去,就像一種傳承,美好的藝術讓我們的生活也更加美妙。”

打破地域限制

“線上午茶”香飄萬裡

更讓人欣喜的是,12年來,上海音樂廳這杯誠意滿滿的“音樂午茶”經過時間的沉澱與用心浸泡,已經從線下走到了線上,正以音頻、視訊、直播等形式與更多樂迷相連,讓午茶的清香從申城飄往全國乃至世界。

“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線上創新探索,帶領更多觀衆入門,讓因地域限制不能來到現場聆聽的觀衆也能擁有午茶的陪伴。線上上舞台,大家依然能遇見貝多芬、施特勞斯,聆聽這些大師的經典之作。”上海音樂廳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哪怕再浸泡12年,“音樂午茶”的惠民之心也始終不會變。

據悉,1月18日,“音樂午茶”第2200期演出就像拉開帷幕,屆時,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劉念将帶着他的學生們,共同奏響一場中提琴盛宴,在冬日午後溫暖又一批樂迷的心。

頭圖為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演出現場。受訪者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