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晨晨不愛吃豆腐c
編輯/晨晨不愛吃豆腐c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當生命即将走向終點,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延續生命?還是選擇“安樂死”給自己一個體面?關于“安樂死”的問題在大陸讨論度一直居高不下。
尤其是正深受病痛折磨的時候,“安樂死”看似是一個很好解決的辦法,但是這個名字雖然有安樂兩字,其實這個過程的痛苦程度要遠超出你的想象。
安樂死案例
就拿傅達仁來舉例,他是台灣電視台的金牌主持人,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大半生,就算他在66歲退休後,隻要電視台有需要,他總會出現在大衆視野前,然而就在2016年的時候,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剛開始還隻是一隻發燒,後來體内的各種器官也跟着發炎,演變到最後就連胃都被切掉一半,病痛把他折磨得不成樣子,每次疼痛來臨,他都會給他的老婆抱怨,受不了了,幹脆安樂死算了。
這個概念剛被提出來的時候,家裡人全部保持反對态度,認為傅達仁的身體還有得救,但是每次犯病傅達仁都會吵着去瑞士“安樂死”,家裡人沒辦法隻能找些事情來分擔他的注意力,好在他比較喜歡畫畫,并且還有一個很小的兒子。
這個兒子是他60歲的時候才生下來的,是以他對小兒子非常的疼愛,除了親情之間的羁絆之外,他對畫畫也非常的喜歡,就算是這樣,也隻讓他多堅持了半年的時間。
身體的病痛實在讓他受不了了,他的膽管每半年就要植入一根支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又被查出來了胰腺癌,就算是醫生樂觀地估算,他的時間也隻剩兩年,而且這兩年的時間大部分還得躺在床上。
這就更讓他堅定了要去“安樂死”的決心,但是每次提出來家裡人都不同意,在他們的價值觀裡隻要是活着那就是比死了強,後來病痛将他折磨得不成樣子,家裡人的觀念也慢慢發生轉變,最後選擇尊重他的選擇。
2018年,傅達仁選擇遠赴瑞士進行安樂死,為什麼要選擇瑞士呢?主要是隻有瑞士才具備這樣的條件,雖然還有其他很多國家安樂死都是合法的,但是隻有瑞士可以給國外人士提供這項服務。
開始前傅達仁和家人度過最後的時光後,醫生拿來了一瓶毒藥,傅達仁一飲而盡,慢慢的他開始失去了意識,最終永遠地沉睡在了家人的懷抱之中,這個過程持續時間很短,傅達仁也沒有表現出非常痛苦的掙紮,但是真相确實如此麼?這個毒藥真的能讓人感受不到任何痛苦的離開麼?
安樂死到底痛苦麼?
雖然安樂死在大陸并不承認,但是他卻以另一個身份和名字存在,那就是對死刑犯的注射死亡,但是注射死刑和安樂死卻有着重大的差別,注射死刑的用藥是固定的,一般是巴比妥類藥物加上肌肉松弛劑,最後再使用高濃度氯化鉀完成這個過程。
其中巴比妥類藥物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是在醫院算是比較常見的了,一般作為麻醉劑使用,麻醉之後還不夠,還要再注射上一支肌肉松弛劑,這個的作用主要就是為了防止中途出現肌肉抽搐和劇烈掙紮的情況。
同時還能麻痹呼吸引起衰竭,就算不注射氯化鉀,被注射的人也會死,隻不過時間會長一點,最後為了縮短這個時間,就輪到高濃度氯化鉀出場了,一針下去瞬間生效,整個過程大概也就1分多鐘的時間。
而安樂死的概念完全不同,就算你在國外也不是随便就能安樂死的,首先你要滿足以下的幾個條件,第一你必須年滿18歲,已經足夠自主地決定自己的人生,其次你必須身患絕症并且時間隻剩下3~6個月。
安樂死不是支援“自殺”如果沒有第二條的限制,那真不敢想有多少身體健康的人一時想不開進而選擇安樂死,光有這兩條還不夠,還要有專門的心理醫生對你進行專門的審查和評估,認為你的情況屬實,并且絕對是自己下的決定,沒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幹擾。
到這裡你就滿足了所有安樂死的條件,除了這些還有一個隐性的條件,那就是“收費”看似一個簡單的過程,收費一般在60~70萬左右,很多人看了這個價格直接就冷靜了下來,不就是最後的幾個月麼,也不是不能頂。
然後就是過程了,醫生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精确的算出用藥的劑量,盡量的避免過程中的痛苦,為了防止在服用藥物之後,病人身體出現強烈的反應導緻排斥現象的産生,醫生會在之前為病人提供防止嘔吐的藥瓶。
在喝下防嘔吐藥品之前,醫生還會最後再确認一遍,你是否是自願喝下的,你身邊也會有錄像機全程錄像,為的就是産生不必要的糾紛,當你喝完防吐藥物之後,醫生會把最後的藥品送到你手上,讓你來決定這個過程和結果。
一般這種藥品要麼是口服,要麼是注射,醫生也會提前根據病人的情況作出調整,最後當病人最後服下藥物之後,意識和生命提升将會在很短時間内消失,但是這個過程對病人來說并沒有那麼簡單。
安樂死确實能起到“安樂和死”的作用,但這僅僅是肉體上的解脫,當你喝下“毒藥後”你肉體上還是有感覺的,你會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正在逐漸走遠,你的意識也會正在逐漸模糊,這個時候你的大腦會極度亢奮,希望能做些什麼來挽回你的生命,你對時間的感覺也會變慢。
腦海裡也會回憶起以往的種種事情,這些事情不管是遺憾還是美好,都将在幾十秒後迅速消散,這個過程你能保證不後悔麼?你能想不起來活着的美好麼?是以安樂死隻能帶走你肉體上的痛苦,但同樣他會再精神上面将你折磨的痛不欲生。
而安樂死之是以存在于少數國家,原因也很現實,因為如果大面積普及,很難做到完全避免“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你試想一下,萬一有人被逼着去安樂死,又或者是帶着某些目的,很容易就把安樂死變成另一種“殺人”的手段。
是以“安樂死”雖然被多次提出來,但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阻礙了安樂死的合法化,而且現在醫學在不斷進步,而醫學的主要理念就是為了能夠治好病人,就算是面對絕症也盡量讓病人在最後的時間裡減少痛苦延長存活時間,而“安樂死”其實是和“醫學核心”有一定沖突的。
最後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安樂死”确實是一種選擇,有人支援它的推行,當然也有人反對,兩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這場“争論”恐怕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因為生命沒有對錯,我們能做的隻有尊重選擇。
參考資訊來源
自己注射藥物,幾十秒内死亡,留下一絲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