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名地情緒高漲,這正常嗎?

作者:努力努力奮鬥xx

受到表揚、鼓勵後,心中激情澎湃,幹勁十足,這種反應很正常。

遭人誤會、辱罵後,内心忿忿不平,火冒三丈,這樣的情緒也很好了解。

然而,有的朋友會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我會沒來由地情緒高漲?沒有任何人或事刺激我,但我卻突然很亢奮,這是怎麼回事?

一、認識「躁狂」

如果情緒無緣無故高漲到很異常的程度,家人和朋友都能覺察到,可能需要考慮是否是躁狂發作的表現。

躁狂發作,可以通俗了解為一種病态的興奮狀态,嗨過了頭。

莫名地情緒高漲,這正常嗎?

典型的躁狂發作主要表現為:情感高漲/易激惹、思維奔逸、做出一系列展現「精力旺盛」的行為。

1. 情感高漲/易激惹

情感高漲是躁狂發作最主要的症狀,一般表現為與平時明顯不一樣的興奮、樂觀、熱情,有很強的感染力。

還有的人表現出易激惹的狀态,容易因為小事大發雷霆,甚至出現攻擊性言語或行為。

這些異常,親近的家屬或朋友往往能識别出來。

2. 思維奔逸

經常展現在語速快、說話滔滔不絕,即使口幹舌燥、聲音嘶啞仍不停地高談闊論。

此外,常自我感覺良好,言辭誇大,說話漫無邊際。認為自己才華、财産、出身、地位等方面出衆,嚴重的可以到達妄想的程度。

注意力容易受環境影響而快速轉移。

3.「精力旺盛」的行為

在情感高漲的背景下,可能會表現為整日奔波忙碌,不斷計劃,愛交往湊熱鬧,愛管閑事,揮霍錢财,與人一見如故,愛開玩笑或是捉弄他人,行為魯莽沖動不計後果。但往往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莫名地情緒高漲,這正常嗎?

除了上述常見表現,躁狂發作還可能有一些其他的症狀,比如:

  • 面色紅潤,兩眼炯炯有神;
  • 精力充沛,沒有疲倦感,睡眠需求明顯減少;
  • 性欲亢進,可能在公共場合表現對異性的過分親密行為,嚴重者出現不良後果;
  • 因為活動過多消耗過度,可能體重下降甚至出現虛脫、衰竭等後果;
  • 出現酒精或其他物質濫用的問題也較常見。

發病時,大多數人會沒有自知力,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病并就醫,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容易被忽略的「輕躁狂」

輕躁狂,顧名思義,嚴重程度比躁狂要輕一些,主要展現在症狀和影響上。

輕躁狂發作一般不會出現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且對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影響不大。

正因如此,輕躁狂的發作容易被忽略,即使親近的人也難以識别。

莫名地情緒高漲,這正常嗎?

無論是躁狂發作還是輕躁狂發作,一旦被确診,就會被診斷為另一個疾病——雙相情感障礙。

三、聊一聊雙相情感障礙

依據 ICD-11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可以表現為多種不同的發作形式:躁狂發作、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 + 抑郁發作、輕躁狂發作 + 抑郁發作。

也就是說,除了上面提到的輕躁狂/躁狂發作,如果是輕躁狂/躁狂發作并且有抑郁症的發作,也會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從這個角度來看,雙相情感障礙這個名稱會更好了解。

生活中,如果情緒、脾氣、言語、行為等方面,出現了與一貫狀态明顯異常的改變(比如情感高漲、易激惹、情感低落等以及與情緒一緻的言語和行為變化),持續時間較長(短至數日長至數周),甚至因為情緒影響出現明顯沖動攻擊自殺性言語/行為,導緻個人和家庭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明顯受損,可能需要引起警惕,建議及時就診。

四、确診為雙相情感障礙,如何治療?

那麼,雙相情感障礙能治嗎?

肯定地說,雙相情感障礙能治。在有效治療的情況下,不少患者能擁有和維持幸福完整的人生。

同時,也得面對一個現實,雙相情感障礙存在較高的複發率。

研究顯示,即使在最理想的藥物治療方案下,患者的複發率也并不低:在一次急性發作之後,1 年複發率約 40%,2 年複發率約 60%,5 年複發率約 75%。

另一方面,藥物治療依從性也是雙相情感障礙治療的挑戰。

莫名地情緒高漲,這正常嗎?

研究表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1 年内對藥物治療的不依從率約 30%~47%,約隻有不足半數的患者在症狀緩解階段能夠繼續依從藥物治療。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除了主要的藥物治療手段,還應聯合多種治療政策促進患者的康複,如實體治療方法、心理治療、社會學政策等。

同時,雙相情感障礙的有效治療,也十分需要患者、家屬、其他重要關系人(如雇主、老師、同僚等)的協作與配合。隻有多方參與,才有可能保證有效和持續的治療,争取更好的康複。

我們都是吃五谷雜糧的普通人,身經世間百态,時不時出現一些情緒波動在所難免,大可不必過于擔驚受怕。隻要對日常工作生活節奏沒有大的負面影響,盡量平常心應對之。

而那些讓自己适當嗨一嗨的狀态,不僅不是壞事,反而能助于咱們提高反應和行動效率。咱狀态更好且人畜無害,有何不可?(當然,切記不可為了追求這種嗨的狀态選擇嗑藥或其他違法/有害身體健康的途徑。)

若情緒波動的問題明顯拖累了工作學習的效率,那麼,還是建議去就診咨詢一下為妥。對于患者朋友們,咱為了遠期康複和幸福生活,謹遵醫囑實為上上策。

謝謝您的關注,祝您萬事如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