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作者:南喬說曆史

布衣粗食先生邁入暮年,開始反思自己的老年生活該如何度過。環視左右,他發現很多老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吃喝玩樂,仿佛隻要口腹之欲得到滿足就是幸福的代名詞。

但是布衣粗食先生對此并不以為然。他認為,真正的生活品質,并不在于物質條件有多優渥,而是要從内心深處找尋,那就是——快樂。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快樂的核心,就是知足。很多老年人都不知足,好像退休之後還要發一筆橫财,成就一番偉業,闖出一片天地。其實這些想法都很可笑,因為真正的知足,是沒有目的和欲望的。

是以,布衣粗食為了找到老年真正的生活态度,總結出了“六個少”的人生哲學,決定退休之後好好實踐一番。

“六個少”代表的是一種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其中蘊含的智慧是,減少生活的繁雜與紛擾,過簡單的生活,心靈才會富足,獲得真正的快樂。

這六個“少”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讓人在行動、言語、精神上都能夠褪去雜質,獲得淡泊名利的心态。它就像一幅的畫卷,留出充裕的空白,是以顯得從容淡定。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這正是布衣粗食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年生活。

布衣粗食先生認為,老人最應該訓練自己的是學會控制Negative情緒,因為脾氣暴躁不僅傷身,也給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實在說不過去。

比如福樓拜就諷刺地說,和傻子吵嘴,你也會被傳染成傻子。這話一點沒錯,因為智商低下的人無法交流,固執己見,跟他們兜圈子就是跌份兒。

其實作代社會生活節奏那麼快,許多年輕人都顯得焦躁不安,老人要學會主動體貼包容,切記不要興師問罪。比如遇到兩個車位僅淨空十厘米的僵持情況,老人就主動讓一讓,因為年輕人可能真的趕時間。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其實多讓一點,往往後面開闊;多讓一點,自己反而成了高手。

平時老人也要注意保養容顔,才顯得神清氣爽。如果你喜怒無常,經常怒氣沖沖,不僅會加速皺紋的産生,讓面部線條變得僵硬,也會損害身體健康。

其實隻要心态放平和,面帶微笑,就可以增添不少魅力。是以布衣粗食先生在總結的“六個少”中,第一個就是“少怒”,這是老年人必修的功課。

布衣粗食先生認為,很多老年人養成了說話唠唠叨叨的毛病,這實在影響了生活品質。他舉出托爾斯泰和他老婆的例子,托爾斯泰酷愛甯靜,可惜他老婆是個話唠。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沒完沒了地讨論捐錢的事兒,讓托爾斯泰直接拎包走人。究其原因,就是話太多太煩,擾了清靜。

是以,布衣粗食先生教導老年人,一定要學會少說話。特别是那些不着邊際、八卦或者責難他人的言語,需要戒掉。

因為沒完沒了地唠叨,不僅容易惹人反感,也會讓自己更加煩躁。其實真正懂你、愛你的人,用不着你花那麼多口舌,心靈感應就足夠了。

節目主持人倪萍說得好,用心的語言才是真話,用嘴說的隻是一半。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是以學會少說無謂的話,生活反而會更加從容。就像打坐冥想,清心寡欲的時候,反而能聽到最原始的聲音。布衣粗食先生強調老年人要學會溫和寡言,袪除生活中的雜質,這樣精神境界才能升華,生活才會真正輕松。

布衣粗食先生認為,很多老年人特别愛管閑事,聽聞風聲就搖身一變成為“頭号情報員”,殊不知這隻會自找煩惱。

他引用當代作家亦舒的一句話:朋友願意借給你耳朵聆聽,就是莫大恩情了,不需要替你保密。這意思就是,你主動把話說出去,沒必要責怪别人到處傳。

的确,很多老人屬于“長舌女”和“四面楚歌”的範疇,老是八卦來八卦去,處處留心眼,像情報機構一樣收集各種靠不靠譜的消息。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殊不知這種生活方式有多麼疲憊,因為自己也成了新聞的受體者。 其實生活本來就喧嚣複雜,老人為什麼要主動去偷聽他人的談話呢?這隻會更加煩惱。

布衣粗食先生寄語老人,走出喧嚣就行了,保持耳朵清淨。學會傾聽關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聽後千萬不要往心裡去。

應像詩人保留文字的留白那樣,讓耳朵和心靈都充滿留白,這樣生活才會從容不迫。是以“少聞”也是老人必修的人生功課。

關于“少比較養家”這一點,布衣粗食先生舉了很多典型例子。比如有的老人拿自己的終身俸與别人比較,覺得太少;有的老人拿房子裝修風格比較,覺得自己太落後;甚至有的老人拿自己的兒女與别人家小孩相比,自慚形穢。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這些比較所帶來的結果是非常惡劣的,因為它扭曲了我們對幸福的定義,讓我們更加郁郁寡歡。

其實快樂生活的秘訣隻有兩個字,那就是“知足”。我們沒有必要跟任何人比較,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過日子。

量入為出,這樣金錢的運用就是合理的;相信孩子在成長,這樣的心态就是寬容的。其實我們活在世上,真不需要太多其他,足夠就好。

是以布衣粗食先生在他的老年哲學中強調,不攀比别人是非常重要的。滿足目前的生活已經不易,何必給自己平添煩惱呢?隻要我們學會知足常樂,整個家庭就會和美幸福。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這也是老人必修的最後一課。

布衣粗食先生認為,“六個少”的人生哲學,其實是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什麼叫極簡主義生活呢?就是返璞歸真,享受簡單。

許多人生活在繁華都市,習以為常的是紛擾、喧嚣、塞車的街道。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生活本質。真正的生活本質應該是甯靜、舒适和自在。

孔子有一句名言叫做“非禮勿視聽言行”。這就是極簡主義的人生态度,不要參與那麼多不相幹的事情,保證生活的簡單純粹。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布衣粗食先生認為,老年人實踐“六個少”,其實就是一種極簡生活方式的踐行。你可以想象,如果生活中沒有了六類鍊條,那每天的時間是多麼輕松自在啊。

極簡主義生活能讓老年人獲得心靈的留白,這樣我們的精神世界才更加豐富,因為不會被外界的事物占滿大腦。簡單的生活方式,就是幸福的生活方式。

布衣粗食先生希望所有老年人都能夠領悟這層道理,過上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布衣粗食先生作為一位老年人生活的體察者,在總結出“六個少”人生哲學後,他寄語所有老年人朋友,應該學會面對生活的波折與變故,保持定力與淡然。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他引用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這句名言,意思是說,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境況,都要泰然處之,淡定從容。

其實,很多老年人總是對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念念不忘,就像追星少女殷切期盼偶像的熱烈心情。殊不知,憂心忡忡并不能改變什麼。

反而更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态,做到旁觀者清。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本就是雲淡風輕的旅人,真不應該為了一些瑣事抑或得失而困擾。

布衣粗食先生希望所有老年人都能夠放下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享受安然的人生。他說,其實剝去外在的名利情,人生本質極其簡單。

退休以後,要富養自己,做到“六個少”

衣食住行沒有操心,身體健康更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