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個橫勇無敵般存在的人物,一生戎馬,桀骜不馴,重色輕友,無畏無懼,跨下馬掌中方天畫戟,橫行天下,所向披靡。
常言道,天道輪回,相生相克,就有這麼一人卻稱得上呂奉先克星,讓呂布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他就是張飛張翼德。
為什麼呢?因為張飛非常了解呂布自出道以來所做所為,常言道:人的臉樹的皮,呂布為榮華富貴殺丁建原,為貂蟬殺董卓,兩件事都被張飛所不齒。
劉歇業剛出道跟"漢未三傑”盧植,皇甫嵩,朱儁關系很近,而“漢未三傑"對呂布的人品非常清楚并告訴劉備兄弟三人。
而呂布肯定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老底。但是呂布卻碰上了專揭傷疤的張翼德,虎牢關前,張飛第一次給呂布戴上了"三姓家奴"的帽子,本來張飛的吼聲天下聞名,估計虎牢關前大部分人都聽到了,這讓呂布立刻放棄公孫瓒,來殺張飛,可他想錯了,碰上了硬茬,不但沒殺得了張飛,反被劉歇業殺敗,
從此,張飛打呂布是越來越有信心。在徐州,曹豹滿以為呂布是自己的靠山,不料,說出呂布,讓自己挨了一頓皮鞭,而且張飛把曹豹當成呂布,直接說:打曹豹就是打呂布,打的一個爽,
而呂布不僅老丈人被打,自己被戴帽子,也隻有幹瞪眼,就是在張飛醉酒狀态下,竟然還是不敢相逼,可能怕張飛說出更難聽的話,`七寸啊,七寸’,畢竟呂布也是一方諸侯。
在小沛城外,張飛硬剛呂奉先,邊打而且嘴還不帶休息,"就是我搶了你的馬,你要待怎樣?"氣勢上完全壓制呂布,進一步說明張飛不懼呂布,打多久張飛就罵多久,就張飛的大喉嚨,非得把呂布羞臊死不可,不僅在虎牢關,十八路人馬知道"三姓家奴‘’的稱号,小沛縣城雙方人馬也知道了,估計呂布氣的己經頭腦發脹了,一百多回合,呂布也沒奈何得了張翼德,呂布"素知飛猛"不如說"素知飛嘴"更合适,呂布是打也沒打赢,罵街更輸的體無完膚。
其實,呂布何嘗不想罵張飛,但一句"環眼賊,你屢次小看我",無關痛癢,反而突顯張飛完全不懼呂布的事實,張飛遇呂布完全放飛自己,完全發揮了自己所有本領,
甚至到了呂布見張飛就躲的地步,徐州城外,呂布背女突圍,碰上張飛,掉頭就跑,還沒交手,就被歇業逼回城中,
以至,昔日無敵呂布變成了甕中之鼈,可以說,翼德正是奉先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