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作者:史明君心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相關信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編輯 | 史明君心

<<·——前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紅極一時的伊拉克蜜棗?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曾幾何時,它因價格便宜、樣式新穎、口味獨特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尤其是味道較甜,是以還常常充當孩子們的糖果。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然而,不知什麼原因,後來的伊拉克蜜棗卻“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

從紅極一時到“銷聲匿迹”,它究竟經曆了什麼?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這種來自國外、曾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到底為何“銷聲匿迹”了?

經過仔細研究,發現它的“消失”原來也在情理之中……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椰棗與“伊拉克蜜棗”——·>>

說起這個,我們先來聊聊椰棗與“伊拉克蜜棗”。

椰棗,它和我們平常認識的棗不太一樣,屬于棕榈科刺葵屬常綠大喬木,隻是因為這種植物風幹之後和棗類很像,再加上它的含糖量極高,是以人們也稱它為“棗”。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椰棗

椰棗,中國并不是它的原産地,它最早産于中東、北非地區,尤其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半島。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在滿是荒漠的阿拉伯半島上,綠洲數量和規模較少,小麥等農作物産量低,而且因為受到惡劣自然環境的影響,産量波動很大。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阿拉伯半島

即便是務農的阿拉伯人有時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更不用提那些遊牧的阿拉伯人了。

很多植物在阿拉伯半島難以生存,唯有椰棗樹不同,它的适應力很強。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也正是這樣,椰棗自古以來成了阿拉伯人的主食,目前沙特阿拉伯的國徽上方就有椰棗樹圖案。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椰棗樹

或許很多人覺得它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在中國的,但事實上,早在唐朝椰棗就被引進了大陸。隻不過那時的它還叫波斯棗。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隋唐時,就有不少波斯商人前來長安,那時的波斯(現如今的伊朗)就和大陸關系很好。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來中國的波斯商人

到了唐高宗時期,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被大食國(唐朝時人們對阿拉伯帝國的稱呼)侵占,波斯王子卑路斯組織力量進行反抗,并向大陸求援。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然而,那時的唐高宗以路途遙遠為由婉拒了卑路斯,直到波斯王子卑路斯大敗大食而逃,再次求援,唐高宗這才答應下來。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彼時他派特使王名遠入西域,成立波斯都尉府,之後又将波斯王子敕封為波斯都督。

最終,在大食國的不斷威逼之下,卑路斯隻好選擇帶着家人投奔唐朝,而唐高宗得知這個消息後,不僅熱情招待他們一家,而且還将波斯王子封為右武衛将軍。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哪怕是後來卑路斯回國,還和大陸保持友好交往,可能就是這段時期引進了椰棗吧。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雖然引進的具體時間,我們不得而知,但按照相關資料顯示,在唐朝确實有了“波斯棗”(又名千年棗、番棗)的存在。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按波斯語xurman将其譯為了“窟莽”,隻不過彼時它僅供達官顯貴食用,是以大多老百姓對它不甚了解。

到了宋朝,波斯棗又被人譯為“纥莽”,這點從《酉you陽雜俎zu》中記載的“樹長三四丈,圍五六尺,葉似土藤,不凋,二月生華,狀如蕉華……熟則子黑,狀類幹棗,味甘如饴……”;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包括《嶺表異錄》記載的“廣州有一種波斯棗,木無旁枝,直聳三四丈,至巅四向……彼土人呼為海棕木,三五年一着子……”都可以得知。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嶺表異錄》

隻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那時的它們隻是在沿海地區種植,是以,其他區域的人們很少知道這種神奇的食物。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而“伊拉克蜜棗”則是伊拉克的特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那時大陸正處于特殊時期,很多東西供應匮乏,加上彼時隻有在過春節時,每家才能得到一斤黑棗或紅棗,是以相關人員為了解決困境,選擇大量進口了“伊拉克蜜棗”、奶糖和精美點心等等食物。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圖檔來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1年2月14日

當時大陸的打算是試圖用高價産品來穩定市場物價,不得不說,這種方法極具魄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之有效的。“伊拉克蜜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在我們視線中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這種食物味美價廉,并且不需要憑票供應,是以它一出現在市場上,就引起了購買熱潮。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那時,幾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伊拉克蜜棗”,它可以與白米飯或者稀飯搭配,不僅如此,因為它的甜度極高,是以不少孩子們也會直接将其當成糖果。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說句題外話,從以上資訊我們也可以得知,目前大陸廣東、廣西、新疆、福建等地産出的椰棗和曾經的“伊拉克蜜棗”原是一樣東西,隻不過兩者的生長環境不同,一種算大陸的本土食物,而另一種則是在阿拉伯國家長大的植物。這樣看來,它們和猕猴桃、奇異果倒是挺像的。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相信了解伊拉克蜜棗的人也知道,它大約到了70年代後期,突然不流行,甚至是“銷聲匿迹”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銷聲匿迹的原因——·>>

關于“伊拉克蜜棗”消失的原因,民間流傳着各種說法。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一種說法是雖然這種食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但吃過它的人覺得這種食物齁甜齁甜的,如果吃幾個還好,吃多了容易感覺膩。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加之随着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加,大家深知吃太甜的東西,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多多少少有影響,是以,漸漸的很少人去買“伊拉克蜜棗”,就此,它自然而然“消失不見”了。

另一種說法是大約在上世紀70年代,坊間流傳着這樣的話,有人說吃了“伊拉克蜜棗”,很容易患上肝炎,是以很多人都不敢再吃這種食物了。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網友評論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雖然很多年來,政府和媒體都極力證明這個謠言是假的,但正所謂“謠言猛于虎”,很多人還是談“伊拉克蜜棗”色變,再也不吃了。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它改名了,從原來的“伊拉克蜜棗”改成了原來的學名椰棗。

這點也正常,畢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将其稱為“伊拉克蜜棗”,是因為它形似棗類,又是從伊拉克進口的,是以才叫這個名字。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然而,事實上椰棗并不是伊拉克獨有的食物,是以,為了避免尴尬,“伊拉克蜜棗”選擇改名為原來的名稱。

相比于以上這些,我倒覺得下面這個說法比較适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伊拉克蜜棗”風靡一時,是因為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食物層出不窮,尤其是甜品,大陸也可以自己生産,“伊拉克蜜棗”不再具有競争力,自然會選擇“隐退”,由此看來,它的“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結語——·>>

或許它消失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視線裡,但“伊拉克蜜棗”帶給人們的樂趣和甜蜜,卻是一代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吃過如今椰棗的網友看法

在我的心中,“伊拉克蜜棗”早已超越食物的範疇,和麥乳精一樣,成為了那個階段的曆史印記。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來源于百度百科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當然,如果從世界角度來看,這種食物還是很受歡迎的。

曾被當作糖果,風靡一時的伊拉克蜜棗,為何“銷聲匿迹”了?

相關新聞報道

大家現在還吃過“伊拉克蜜棗”嗎?對于它,各位有什麼想法?歡迎各抒己見!

本文内信源來自(百度百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1年2月14日釋出,官媒(杭州日報)2007年8月27日釋出,(39健康網郭醫師)2021年7月28日釋出,官媒(環球網)2020年9月24日釋出,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