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圈“投而優則仕”的現象正在常态化。
在2023年,包括彙豐晉信基金的陸彬、嘉實基金的姚志鵬、财通基金的金梓才和萬家基金的喬亮在内,多位知名基金經理被各自公司升任為副總。與此同時,新成立的外資公募也在聘請業内知名的基金經理擔任公司高管,以加強其在中國市場的投研業務。
業内人士普遍認為,基于吸引和留用人才、擴大市場知名度、提升專業能力等多重因素考慮,“投而優則仕”正在成為基金業常态。同時,對于這些基金經理而言,如何順利完成投資崗向管理崗的轉型,也成為了他們面臨的一項重要挑戰。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升任副總
2023年,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投而優則仕”,憑借卓越的投資管理能力獲得晉升,成為公司副總經理。
具體來看,2023年3月1日,彙豐晉信基金的冠軍基金經理陸彬升任公司副總。陸彬自2012年複旦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彙豐晉信基金,先後擔任過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助理研究總監等多個職位,最終升至總經理助理、投資總監、股票研究部總監。投研生涯中,陸彬曾主要覆寫大制造和大周期等中遊制造業的行業。目前,陸彬的總管理規模約191.58億元。他的代表作彙豐晉信低碳先鋒任職回報率為132.18%,年化收益率為21.16%。
6月19日,嘉實基金公告姚志鵬升任公司副總。姚志鵬在公募行業的從業經驗超過10年,自2011年加入嘉實基金以來,他曾任股票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成長風格投資總監兼權益投資部總監,并在2023年初升任為股票投研首席投資官。目前,姚志鵬管理的基金共有10隻,管理規模約194.56億元。他管理的嘉實新能源新材料任職回報率為62.08%,年化收益率為7.35%。
9月22日,财通基金公告知名基金經理金梓才升任公司副總。金梓才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碩士學位,他曾任華泰資管投資經理助理、信誠基金TMT行業進階研究員。他于2014年8月加入财通基金,擔任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等職,後升任為總經理助理。目前,金梓才管理的基金合計規模為44.87億元。他的代表産品财通價值動量任職回報率高達213.82%,年化回報13.34%。
11月24日,萬家基金公告了知名基金經理喬亮升任公司副總的消息。喬亮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他曾在美國巴克萊國際(BGI)和加拿大退休基金(CPPIB)擔任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回國後,他也曾擔任南方基金擔任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通聯資料聯合創始人和首席投資官、上海尋乾資産投資總監、總經理,巨杉(上海)資産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等職。2019年7月,喬亮加入萬家基金,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喬亮的最新管理總規模約為206.19億元。他的代表産品萬家中證1000指數增強的任職回報率為65.95%,年化收益率為12.27%。
此外,安信基金的混合資産投資名将張翼飛、廣發基金的價值投資老将王海濤、九泰基金的“定增一哥”劉開運等知名基金經理也在2023年内升任副總。
新設外資公募聘優才
在2023年,一些新成立的外資公募也紛紛聘請了業内知名的基金經理來負責投研業務,其中包括路博邁基金副總經理魏曉雪和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安昀。
魏曉雪于2023年3月10日加入路博邁基金,擔任公司副總經理、權益CIO、基金經理兼投資經理,分管公募股票投資部和研究部,兼公募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及研究部總經理。此前,她曾在光大保德信基金擔任總經理助理、研究總監及基金經理。她的職業經曆還包括在西南證券擔任進階客戶經理,在鵬遠(北京)管理咨詢上海分公司擔任研究員。
魏曉雪的代表作光大新增長在她任職期内的總回報率達到了271.92%,超出業績基準的185.99%,年化回報率為14.77%。魏曉雪的投資風格是全市場覆寫、均衡偏成長,在此前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魏曉雪表示,相比行業機會,她更重視産業周期的内在邏輯。她的組合超額收益更多來自個股挖掘,具體考察産業趨勢、商業模式、企業管理人的能力等因素。2023年6月,魏曉雪推出了路博邁基金的首個權益産品——路博邁中國機遇。
與此同時,施羅德基金也于2022年3月聘請了安昀作為副總經理,擔任其在中國籌備中的獨資公募基金業務的首席投資官。在加入施羅德投資之前,安昀曾在長信基金擔任主管投資業務的副總經理,并兼任數隻基金的基金經理。安昀擁有超過16年的金融行業從業經曆和近11年的投資管理經驗,他曾在申銀萬國研究所任政策分析師,負責A股市場的政策研究工作,并在敦和資産擔任董事總經理兼基金經理。安昀的代表作長信内需成長的任職回報率為170.24%,年化回報率為32.54%。
滬上一位基金評價人士表示,新設外資公募聘請知名基金經理擔任投研高管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這表明外資機構為了更好地融入本土市場,正在積極聘請對中國市場有深入了解的專業人士。與此同時,這也為那些在投研業務方面表現優秀的基金經理提供了參與高層管理,組織團隊籌建的機會,将他們豐富的本土經驗與外資文化相融合。
“投而優則仕”成常态
事實上,基金圈“投而優則仕”并非新鮮話題,随着越來越多基金經理成功打響知名度,“投而優則仕”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選擇。
在上述基金評價人士看來,基金公司提拔知名基金經理加入進階管理層,通常基于幾個原因。首先,基金行業競争異常激烈,擁有一定市場知名度的基金經理對基金公司而言是寶貴的資産,尤其對中小基金公司來說,一位知名基金經理往往是基金公司打開市場認可度,吸引客戶資金的關鍵所在。其次,目前市場上優秀的基金經理有不少跳槽機會,通過提升他們至進階管理崗位,基金公司可以更有效地留住人才。此外,提拔投研出身的高管也有助于公司在市場洞察、戰略規劃和決策準确性方面實作提升。
不過,華南一家頭部公募的從業人員認為,在提拔基金經理升任進階管理人員時,基金公司需要妥善處理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和投資技能之間的平衡。在他看來,優秀的基金經理不一定能成為出色的進階管理人員,因為管理層的職責更加寬泛,涵蓋決策、規劃等多方面,對技能的要求超出了投研的範疇。他還觀察到,這種角色轉換需要時間去适應,并非所有優秀的基金經理都能順利适應公司管理者的角色。
此外,時間管理也是挑戰。升任公司高管後,基金經理直接參與投研的時間将被管理事務分流。如果他們在擔任公司高管的同時仍兼任基金經理,其産品的表現可能受到影響。是以,盡管提拔優秀基金經理至高管職位可以帶來諸多益處,基金公司在做出此類決策時也需要權衡潛在風險。
責編:李雪峰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