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作者:科技數位之家

今天,微信因為私密朋友圈被吐槽有 bug,在熱搜第一挂了半天。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剛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很多人都跟狐妹一樣汗流浃背了,心跳都漏了幾拍,發的私密内容不會被看到吧?

“完了,以後再也不敢發私密朋友圈了!”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請大家先把心放進肚子裡,内容是看不到的。那這又說的是哪門子 bug 呢?

原來,是有人在跨年的時候,釋出了僅自己可見的私密朋友圈。

沒想到,不一會兒就收到好友的私信:“又偷偷發朋友圈了?”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她一臉懵逼,哆哆嗦嗦打開朋友圈,再三确認發的是“僅自己可見”。

原來,好友是看到了朋友圈有紅點,顯示了她的頭像。結果,點進去什麼也沒有看到。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也就是說,我們發私密内容的時候,有時候好友可以看到你發朋友圈的提示,但并不會看到釋出的具體内容。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其實,很多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隻是大家都沒怎麼當回事罷了。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或者有人以為,是别人發了朋友圈後又删掉了,是以自己才看不見。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小紅書上之前就有人吐槽過這個 bug,評論區下面都炸開了鍋,生怕自己的“小秘密”被洩露。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不過,大家可以松一口氣了,還好看不見具體内容。

否則,無數把私密朋友圈當日記發的網友,将經曆一場大型的社死。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很快,微信團隊就公開發文緻歉了,稱抱歉給使用者帶來了困擾,已經徹底修複了這個 bug。言外之意,以後大家放心發吧。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越來越不愛發朋友圈了。

有資料顯示,咱們國家每天有 7.8 億在使用微信朋友圈。然而其中超過了 2 億人設定了“朋友圈三天可見”,甚至有很多人幹脆關閉了朋友圈。

有人是因為不想被外界打擾,有人是分享欲沒有那麼強烈。狐妹屬于後者,好像已經至少七八年沒發過朋友圈了。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微信從 2011 年興起至今,朋友圈的生态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以前是微商、代購不斷;後來是各種投票求贊連結;現在則變成了天然的工作宣發陣地。

即便是沒有這些過載的煩人資訊,也會被朋友圈影響心情。

特别是在人生失意的時候,看别人幸福的朋友圈,難免會生出一種挫敗感。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除了不想看到某些朋友圈以外,發朋友圈也會有各種顧忌。

日子過得好發一發,别人會說你在秀;日子過得不好吐槽一下,又會被嫌棄負能量太多。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體制内,事業編什麼的,因為工作原因,更不敢輕易發朋友圈,發錯了就可能會被點名。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于是,為了少給自己惹麻煩,左思右想後還是把朋友圈設定了“三天可見”,發朋友圈也變成了“僅自己可見”。

有網友甚至專門開個小号,不加任何聯系人,隻用來發朋友圈,主打一個純純的“賽博日記本”。

還别說,特别有安全感,再也不用忘記點“僅自己可見”而社死了。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現在的年輕人,一方面渴望展示自我,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得到點贊。一方面又擔心釋出内容打擾到别人,或者隐私被大衆偷窺。

在這種沖突之下,開始流行起了一種新的發朋友圈方式。先私密發送,過一段時間再公開。

這樣低調的“發圈”方式,既避免了因為點贊太少而陷入内耗。又在朋友圈中展現出了一個完整的自我,友善想了解和關心自己的人檢視。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其實,個人覺得發不發朋友圈,都是一種生活方式,隻要自己覺得最舒适的狀态就好。

但我們要明白,朋友圈隻是一個小視窗,能看到的隻是風景的一部分,要了解一個人的全貌還得面對面溝通。

有的時候不發朋友圈,說不定暗地裡也沒少“發瘋”。隻不過是在其他平台開了小号。試問在網際網路上,誰還沒有幾個 APP 人格呢?

話又說回來,其實這幾年朋友圈的功能一直在完善。從原來隻能發九圖,到能以視訊的形式發二十張,去年還增加了朋友圈置頂功能。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隻不過,覺得這些功能都挺雞肋的,多圖以視訊形式發送,那為什麼不直接發視訊呢?

朋友圈置頂功能更像是為微商和銷售量身定制的。将店鋪連結、二維碼置頂後,簡直不要太完美。

反而,網友們期待微信推出的一些實用功能,遲遲沒有動靜。

比如,編輯發過的朋友圈,這樣就可以删除其中的一些醜照了。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

還有一些網友希望能發 live 動圖,或者可以發長視訊畫質不壓縮。

熱搜第一,微信官方緊急緻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