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力出海

作者:智投運籌帷幄

1、這是個多大體量的市場? 國内電網每年5000億投資、3000億是裝置,假設網内:網外(發用電等)為1:1,國内傳統電力裝置市場約為6000億;從各種統計資料交叉看,全球電力裝置市場,中、美各占1/4,歐洲略小于1/4,ROW略多于1/4,即估算出全球2.4萬億、海外1.8萬億的體量。

電力出海

2、全球供給如何?任何地區的存量市場都被大型跨國企業+本土企業占據,西門子、施耐德、AB B、GE、阿爾斯通、WEG...我們拉取了傳統電力裝置(變壓器、開關等一二次裝置及電表)的出口資料,22年出口規模約140億美元、1000億人民币,僅占海外市場5%。

3、宏觀來看需求的天花闆?傳統領域的機遇通常源自于需求的增長,歐洲的驅動是新能源+電網,美國在此基礎上還疊加了大基建和制造業回流,拉美、南美也類似,非洲更多是從無到有。當假設全球電力裝置的需求增長從5%上升到10%,超出預期的5%對應的1000億/年,中國即使隻吃掉30%、也是300億的增量,#基數足夠低、天花闆足夠高。

4、投資機會的特征?龐大的市場、成熟的存量供給、相對緩慢的增速,顯然傳統電力裝置不會形成如逆變器般的爆發賽道,同時由于準入門檻的差別,絕大多數電力裝置企業,發展路徑通常都是亞洲、非洲、南美、東歐,西歐、北美難度較大,是以隻能#自下而上選擇具備自主拓展海外市場能力的企業。(暫不讨論一帶一路)

5、微觀來看一些案例 以變壓器為例,22、23年兩年中國變壓器出口增速均接近40%;以美國變壓器市場為例,我們測算美國變壓器市場1500億人民币(69kV以下超千億),近兩年需求每年增加百億,22年一年進口增加70億(10億美金),高增且本土産能新增緩慢,具備完備管道的企業在美國實作高增置信度很高,即我們常說的#小魚進大市場。

電力出海

6、電表是個特例 變壓器、開關及其他一二次裝置通常需求較為同步(變電站、輸電線路、用電側都需要),需求無非新增擴容or十五二十年老舊改造,但電表是5-8年的替換周期或從無到有,是以不同地區的出口資料均不穩定,但有時候爆發力很強,且中國企業份額較大、可能會顯著收益。

7、彈性标的梳理

1)輸電

除歐美的電網更新改造外,重點增量在全球的跨國電網互聯。目前歐洲、美國,以及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等均提出了相關跨國電網互聯計劃,目的包括提升風光消納能力、落後地區提高電力覆寫率等。此環節彈性标的包括【華明裝備】、【神馬電力】。

【華明裝備】:35-220KV變壓器分接開關,23年公司海外銷售地區包括俄羅斯(30%)、歐洲(主要是意大利、土耳其等,30%)、美洲(主要是巴西等,20%)。

【神馬電力】:海外收入占比已達50%+,主要為變電站絕緣子業務,預計24年增速與國内變電站業務增速相當(25-30%),海外收入占比維持50%+。預計24年公司歸母淨利潤3億元,對應目前估值33X;25年開始輸電線路絕緣子有望實作海外0-1突破(已有巴西、美國訂單,歐洲市場開拓中)。

2)配電

需求-歐美風光儲、工業回流帶動配電變壓器需求持續上升;供給-歐美35KV、110KV變壓器缺貨。重點深耕歐美配電變壓器市場的:

【金盤科技】:23年海外短單突破20億元,同增100%+,其中美國60%-70%,歐洲20%左右;23H2新增接近40億海外長單(5-6年周期支撐長期增長)。

3)用電

【海興電力】:海外用電側收入占比将近70%,海外收入中AMI&M2C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占比達60%,基于公司區域開拓(24-25年墨西哥、羅馬尼亞等海外工廠落地)以及産品品類開拓(新增配電/氣表/水表業務),預計24年海外收入增速有望達30%+,海外收入占比達70%(利潤占比與收入相近)。

【三星醫療】:21年以前海外收入占比低于20%,23年提升至将近30%。目前公司産品90%出海産品是用電側相關,深度綁定蘭吉爾、霍尼韋爾等全球龍頭,公司開拓配電産品出海,預計公司海外收入增速有望超30%,海外收入占比達30%(利潤占比略低于收入占比)。

電力出海

不作為證券推薦或投資建議,旨在提供更多資訊,作者不保證其内容準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