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作者:假裝嗨皮

王家衛,比郭敬明更郭敬明

前段時間被罵慘了的《繁花》,出分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豆瓣截圖

以8.2分的高分,成為2024年開年的頭号現象級作品。

在前陣子網絡一片罵聲“王家衛拍 《繁花 》 是 郭敬明 《小時代》翻版”之後,很多撐完滬語版 前5 集的觀衆 卻表示 : 罵早了,我 真香了。

電視劇同名原著金宇澄的《繁花》,被看作21 世紀以來最重要的中文小說之一。

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從各種意義上來說,王家衛可能确實是最适合拍《繁花》的導演。

01

《繁花》是王家衛的小時代嗎?

中國的影視劇,最缺的就是好故事。《繁花》的版權,從小說剛寫好,就已經奇貨可居。

2015年小說獲得茅盾文學獎,前一年改編權就被王家衛買走,當時競價的還有大導演婁烨。

婁烨聽說王家衛捷足先登,還幽幽地感歎了一句:要是給我拍,明年就能上映了。

婁烨對王家衛“拍戲慢”的刻闆印象,可謂分毫不差:從買走版權到今天我們看到劇版《繁花》,已經過去十年。

放眼華語影壇,算了别說華語影壇了,就是世界影史,像王家衛這樣能拖的導演也不多吧?

偏偏所有人都願意等。大家都笃定,王家衛,就是最好的那個人選。

連作者金宇澄都認為,王家衛的影像,最能捕捉到上海味道。

《繁花》的開篇第一句,就是王家衛的《阿飛正傳》:

獨上閣樓,最好是夜裡。《阿飛正傳》結尾,梁朝偉騎馬覓馬,英雄暗老,電燈下面數鈔票,數清一沓,放進西裝内袋,再數一沓,拿出一副撲克牌,撚開細看,再摸出一副。接下來梳頭,三七分頭,對鏡子梳齊,全身筆挺,骨子裡疏慢,最後,關燈。否極泰來,這半分鐘,是上海味道。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電影截圖

一般觀衆隻知道王家衛是香港導演,但王家衛自己,始終以上海人自居。

在《繁花》原著中,主人公阿寶有個哥哥,生下來便留在香港,與上海老家隻有書信往來。

在現實世界中,王家衛5歲與父母一同赴港,哥哥姐姐則滞留上海,多年裡憑魚雁傳書,互通消息。

難怪王家衛見到金宇澄,便握着他的手說:你寫的,就是我哥姐的故事。

懂上海、有品位,也就隻有王家衛了。

王家衛拍《繁花》的十年間,娛樂圈已是風雲驟變。

七年前有消息流出,說是某小鮮肉會出演男一号,粉絲轟動。最後被金宇澄親自辟謠,風光一時的頂流偶像,如今已是服刑人員。

2019年出品方說,《繁花》籌備完成,次年開拍。

次年,劇組又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困難,這下王家衛想快,也是不行了。

連第一支預告片放出,都已經是兩年半之前的事情了。

可以說,《繁花》是一枚引線超長的爆竹,所有人都早早讓出空地,把耳朵都堵緊了,就等着那一聲爆。

爆倒是爆了,但不是好的那種:

開幕雷擊。

第一波劇評,幾乎全是失望。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劇評

人物不對。

原著裡背負着沉重前塵往事的阿寶,變成了暴發戶一般的寶總: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你是在cos了不起的蓋茨比嗎?

你是在cos了不起的蓋茨比嗎?

布景不對。

第一集就是車禍戲,胡歌飾演的阿寶倒在血泊裡,漫天都是紙币在飛,好似風在數錢。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與其說是90年代的上海,不如說更像民國的上海灘。

黃河路霓虹閃爍,仿佛隻有黑夜沒有白天,與其說是90年代的上海,不如說更像民國的上海灘。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故事也不對。

原著中的三條故事線,阿寶、滬生、小毛被砍掉了兩條;

原著中兩條時間線60年代和90年代,隻剩下90年代一條。

《繁花》原著裡細密的上海風情,變成了咋咋呼呼的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熱議

有人把阿寶的旁白和林蕭放在一起,讓人想起一位上海歌手的作品: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一些評論截圖

很多人痊愈已久的《擺渡人》PTSD再度發作,終于承認自己看走了眼:也許,王家衛隻是一個中年版的郭敬明。

說不定,還不如。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評論截圖

02

《繁花》真的撲了嗎?

《繁花》原著小說的精髓都在兩個字:不響。

全書中總共出現了一千多處“不響”,留下無數暧昧不明、無法言說的空白。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原著截圖

但在王家衛的上一部作品《一代宗師》裡,偏有這樣一句台詞:你一定得響啊!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繁花》小說的主題是不響,但劇版《繁花》,必須響。

沒争議,就不是王家衛了。

王家衛出道第一部大制作《阿飛正傳》,雲集了張國榮、梁朝偉、劉嘉玲、張曼玉等一票巨星,結果首映不到半小時就有現場觀衆破口大罵,最終血本無歸,老闆鄧光榮氣得住進醫院;

《東邪西毒》上映,全香港觀衆都被擺了一道。王家衛自稱是改編《射雕英雄傳》,結果影片中的人物除了名字叫黃藥師、歐陽鋒,與《射雕》毫無關系,說是武俠片,卻又沒有什麼動作戲。一堆人在沙漠裡走來走去,差點把觀衆逼瘋。

《繁花》裡的浮華商戰和《東邪西毒》裡的武打一樣,隻是一道幌子。幾集鋪墊之後,熟悉的墨鏡王味道回來了。

幾天前還不忍卒讀的《繁花》評論區,突然成了大型真香現場: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評論截圖

第一批被打臉的,是指責《繁花》不夠“上海”的觀衆。

大家發現,不是王家衛太放飛,而是咱太保守了。

飾演李李的辛芷蕾第一次看到片場的置景吓傻了,90年代連萬元戶都很稀罕,怎麼在黃河路開個飯店需要3000萬,這該不會是科幻片吧?

劇組找來了一位真正在黃河路上開過飯店的老闆娘,她告訴辛芷蕾:屬實。

被批評為浮誇的霓虹燈,是劇組特地找到了當年的老師傅,原樣複刻的。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90年代的黃河路實景

王家衛甚至提前就預判了觀衆的預判: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王家衛甚至提前就預判了觀衆的預判。

記憶與時間,一直都是王家衛作品的主題:

《阿飛正傳》裡椰風蕉雨,逼仄濕熱的南洋,是阿飛精神世界的外化;

《東邪西毒》裡歐陽鋒走不出的,同樣是内心世界的沙漠。

《繁花》中的黃河路,和《一代宗師》裡的武林一樣,不過是給人物搭的台子。

忠于真實的,未必忠于記憶。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忠于真實的,未必忠于記憶。

這部電視劇真正的主題不是什麼商戰、股災,而是時代沉浮中的飲食男女。

人物立得住,《繁花》就能響。

多機位的時代,王家衛用單機拍了三年,别人問原因,他說:這樣拍女人最好看。

演李李的辛芷蕾說,拍完《繁花》看回放,把自己都吓一跳。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圖源:小紅書部落客@請讓我多吃一點

王家衛拍片拖沓人人都知道,《繁花》開拍後胡歌和辛芷蕾還抽空演了其他的作品,隻有唐嫣一入繁花深似海,三年沒有任何消息。

粉絲急得跳腳,超話全是“進組”“唐嫣事業心”,就差給王家衛寄刀片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結果《繁花》播出後,最響的就是唐嫣的汪小姐。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電視劇還沒播完,唐嫣的商務就開始原地起飛: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讓唐嫣打了個翻身仗的汪小姐,其實是從原著魔改來的角色。

在小說裡,汪小姐的終極追求不過是懷上魏總的孩子,但在王家衛的劇版裡,汪小姐斬斷情絲,決心要做自己的碼頭。

這是王家衛的有意取舍,這種閃爍着本幫精神的光輝,是原著裡汪小姐沒有的。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沒有這頓操作,浦西東方明珠的光彩,恐怕要下降一半。

王家衛現場沒有劇本,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永遠不是讓人物服務于故事,而是讓故事服務人物。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評論

辛芷蕾說,王家衛像高定設計師,永遠在觀察演員,找到跟角色最契合的點,量身定做一個最符合你、也符合角色的人物。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出處:公号“一條”,《 辛芷蕾: 拍了〈繁花〉,我才意識到自己絕美 》

王家衛不僅能讓職業演員重獲新生,連客串的業餘演員,都能無比熨帖。

房東葛老師,是上海人最喜愛的滑稽戲演員陳國慶;

至真園前身金鳳凰老闆娘,是上海女歌手黃齡;

演工廠中的房間主任的是上海足球運動員範志毅;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電視劇截圖

演菱紅的是“徐彙區蘇菲瑪索”Papi醬

……

玲子的幾位鄰居,也全都是卧虎藏龍。

客串鋼琴老師的,是上海鋼琴大師孔祥東;

每天吊嗓的史老師,是梅派青衣名家史依弘;

暗戀玲子的畫家陳老師,是上海畫家陳逸鳴。

半個上海文藝圈,都客串過《繁花》了。不客氣地說,《繁花》就是上海人民的《哈利·波特》。

陳老師出場時,正在給玲子畫肖像: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畫架上是一張真迹,陳逸鳴本人在30年前創作的《少女肖像》,模特是當時上海戲劇學院的一位新生:

馬伊琍。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連至真園牆上挂的油畫,都是陳逸飛的真迹,王家衛特地從私人藏家手裡借來拍戲。

細節狂魔王家衛,把《繁花》變成了一部上海版的《頭号玩家》。

《繁花》評論區,很多上海觀衆在讨論劇裡的演員是否發對了尖團音,或者應不應該文讀,推廣上海話的部落客快感動哭了:多少年沒見過這麼多人關注上海話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評論

劇裡阿寶在和平飯店租的英國套房,現在已經改名繁花套房,标價16888,還不一定訂得到;

至真園的原型苔聖園,連年夜飯都已經訂滿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黃河路成為新晉citywalk勝地: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托汪小姐的福,爆單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大早上的QQ音樂,4w多人同時在聽《偷心》: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一般的電視劇有一首主題曲出圈就不容易,王家衛硬是把《繁花》的BGM做成了全明星陣容: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别人當背景音的插曲,王家衛用出了《紅樓夢》一般草蛇灰線的效果。

玲子在東京的冬夜,收到阿寶寄去的信,拆開後是一張手寫機票,随後《東京愛情故事》主題曲響起,純愛戰神應聲倒地;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玲子回到上海,阿寶第一次去閣樓看玲子,隔壁史老師的錄音機開始播放越劇《紅樓夢》選段“寶玉哭靈”: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寶玉-林黛玉,阿寶-玲子,王家衛你是懂BE美學的

汪小姐和阿寶初識,音樂主題是《友誼地久天長》;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四年後,變成了《偷心》與《執迷不悔》。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要給王家衛道歉的人,從黃河路排到了乍浦路,王家衛微笑地看着評論區,不響。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03

王家衛的财富密碼

參與了《繁花》的演員,現在都處在美滋滋的幸福眩暈中,沒坐上這班快車的85花,這兩天想必也沒少收到事業粉的私信。

王家衛的同行們則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這個戴墨鏡的,怎麼又站着把錢掙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繁花》有這樣的口碑之後,大家反倒不太計較是否“符合原著”了。

說到底,電視劇版《繁花》是王家衛的《繁花》,不是金宇澄的《繁花》。

挂羊頭、賣狗肉,是王家衛拍電影的一貫操作。如果我們 換個說法,那就是王家衛非常擅長“包裝”。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常常要靠“賣片花”的方式籌集拍攝資金。所謂賣片花,就是在電影開拍之前,就把版權賣掉、回籠資金。

想打動投資方,無非就是兩個法寶:故事梗概、演員陣容。

1990年,向華勝隻憑借“周星馳、劉德華、整蠱專家”10個字,就把《整蠱專家》的故事賣掉了。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王家衛拍的是藝術片,但他很擅長用類型元素包裝自己的作品。

其實他職業生涯中真正賠得比較慘的,隻有一部《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之後王家衛面臨信任危機,不管你有多少才華,首先要賣得出去才行。

從《東邪西毒》開始,用賣座的商業元素包裝自己的電影,就成了王家衛的拿手好戲。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92年徐克的《東方不敗》在香港大獲成功, 王家衛馬上拿着《東邪西毒》的構思去找投資:武俠片、大明星,還有林青霞女扮男裝,這幾個元素排列組合,果然打動了投資人。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90年代警匪片比較火, 王家衛就又找了林青霞、梁朝偉、金城武、王菲,聲稱要拍一部警匪片,裡面有警察、殺手,還有毒販。 這些都是賣座元素,拉投資異常順利。

這部電影就是後來的《重慶森林》,與警匪片不能說關系不大,隻能說毫無關系。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不過投資人不是傻子,唬人的招數用一次兩次還行,真正要實作可持續發展,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王家衛的核心競争力,就是明星。 在華語影壇,他是最擅長把明星魅力發揮到極緻的導演。

拍王家衛的電影能得獎,已經成為一條被反複驗證的真理。

拍完《旺角卡門》,張曼玉說自己第一次開竅,原來演戲是這樣的;

《阿飛正傳》賠光了鄧光榮的錢,卻幫助張國榮拿到了人生中唯一一個金像影帝。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相關截圖

這也是為啥張國榮雖然被NG了47次,還是願意和王家衛合作。

王家衛能成就演員,明星也就樂得和他合作;

隻要大牌明星願意來,賣片花、拉投資就不成問題。

雖然“王家衛受害者聯盟”的名單越列越長,但私下裡,王家衛相當長袖善舞,絕不是那類不近人情的藝術家。

梁朝偉、張曼玉、張震……跟他合作過的不少巨星,都曾經把自己的經紀約交給王家衛的澤東公司。

除了藝人經紀,澤東還是一家廣告公司。

說來也奇怪,一拍廣告,王家衛的拖延症也好了。奔馳、寶馬、迪奧、摩托羅拉……看這一串客戶名單就知道,王家衛拖延、超支的底氣是什麼。

罵錯了,《繁花》才不是中年版小時代

王家衛為某威士忌品牌拍攝的廣告

連NFT這種時髦,王家衛都能趕上。2020年澤東成立三十周年,王家衛拿出了一段從未公開的《花樣年華》菲林做成數字藏品,拍了400多萬港币。

上個世紀陸港兩地最能賺錢的商業導演,一個剛撲得慘不忍睹(馮小剛《非誠勿擾3》),另一個隻能發發微網誌羨慕王家衛。

所有搞藝術的人都有一個夢想:這個加上這個,能不能站着把錢掙了。

王家衛,可能是最接近的一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鳳凰周刊”(ID:phoenixweekly),作者: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