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早已看破空城計,為何還撤軍?諸葛亮:撤軍能活

作者:MayHo美好

三國時期,諸葛亮和司馬懿是兩位卓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們在戰場上多次交鋒,展現了各自的智慧和才能。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諸葛亮在西城擺出了空城計,成功地騙過了司馬懿,使自己和蜀軍得以安全撤退。

但是,這個故事真的是這樣的嗎?司馬懿真的被諸葛亮的空城計所迷惑,不敢進攻西城嗎?還是說,他早已看破了諸葛亮的計謀,卻有意放過了他?

司馬懿早已看破空城計,為何還撤軍?諸葛亮:撤軍能活

司馬懿為何不進攻西城?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魏國的街亭。街亭是魏國的重要軍事要地,守将是魏國的名将張郃。諸葛亮派馬谡為先鋒,攻打街亭。馬谡不聽王平的勸告,不加防備,結果被張郃和司馬懿合圍,街亭失陷。司馬懿乘勝追擊,率領15萬大軍,直奔西城而來。西城是蜀國的糧倉,諸葛亮的大學營。如果西城失守,蜀軍就會全軍覆沒。

這時,諸葛亮身邊隻有5000名士兵,其中一半還去運糧草了,隻剩下2500名士兵在城裡。諸葛亮沒有大将,隻有一班文官。面對司馬懿的大軍,衆人都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諸葛亮卻鎮定自若,指令士兵将旌旗藏起來,城門大開,每個城門派20名士兵扮作百姓,灑水掃街。他自己則披上鶴氅,戴上綸巾,手搖羽扇,領着兩個小書童,帶着一把琴,到城樓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司馬懿早已看破空城計,為何還撤軍?諸葛亮:撤軍能活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了城下,看見這種情景,都不敢輕舉妄動,急忙回去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了,不相信,親自前來觀察。他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神态自若,正在彈琴。他心中大疑,想到諸葛亮一向謹慎,不會冒險,城中必有伏兵,如果進攻,必然中計。于是,他下令撤軍,放棄了攻打西城的機會。諸葛亮得以安全撤退,保住了蜀國的江山。

這個故事,看似是諸葛亮的智慧戰勝了司馬懿的勇猛,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司馬懿并不是真的被諸葛亮的空城計所迷惑,而是有意放過了諸葛亮。為什麼這麼說呢?

司馬懿早已看破空城計,為何還撤軍?諸葛亮:撤軍能活

司馬懿是一個有遠見卓識,有野心雄心的人,不會輕易滿足。他在街亭之戰中,一舉擊敗馬谡,奪取了蜀國的重要軍事要地,為魏國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并沒有是以而沾沾自喜,而是想到了更大的目标和計劃。他知道,諸葛亮雖然失去了街亭,但是還有西城和漢中,還有蜀國的江山和民心,還有蜀國的其他将領和文臣。如果他貿然進攻西城,就算能夠攻下西城,也不能徹底消滅諸葛亮和蜀軍,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反抗和反撲,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和危險。

諸葛亮為何擺出空城計?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擺出空城計呢?他是不是真的無計可施,隻能用這種方法來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呢?還是說,他早已預料到司馬懿的反應,故意用這種方法來誘導司馬懿撤軍呢?

司馬懿早已看破空城計,為何還撤軍?諸葛亮:撤軍能活

諸葛亮擺出空城計,是出于他的無奈和機智,是出于他的決斷和膽識,是出于他的智慧和人性。他不是真的無計可施,而是有意用這種方法來誘導司馬懿撤軍,為了自己的更大的目的和利益。

諸葛亮是一個博學多才,通曉兵法的人,他不會輕易束手無策。他曾經用火攻計大破曹操的水軍,用草船借箭騙過曹操的眼睛,用八陣圖迷惑司馬懿的心智,他對兵法的運用非常精通,不會被局面所困。他在看到西城的情況後,心中一定有所應對,不會隻能用空城計來應付。

諸葛亮是一個有遠大抱負,有忠貞信義的人,他不會輕易背棄。他曾經在劉備臨終前,許下了輔佐劉禅,恢複漢室的誓言。他曾經在出師表中,向劉禅表達了自己的忠心和決心,誓言要為蜀國的興亡而奮鬥。他在看到西城的情況後,心中一定有所責任,不會輕易放棄。

司馬懿早已看破空城計,為何還撤軍?諸葛亮:撤軍能活

綜上所述,諸葛亮擺出空城計,是因為他知道司馬懿的性格和心理,故意用這種方法來刺激和挑戰他,讓他産生疑慮和恐懼,進而放棄進攻。他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己和蜀軍的安全,為了儲存自己和蜀國的實力,為了延續自己和蜀漢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