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文章首發挑戰賽#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内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故事瞬間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文|餘大嘴布斯

編輯|餘大嘴布斯

潘長江,這是一個乍一看平凡卻蘊含着驚心動魄命運故事的老藝術家。他一生的經曆令人歎為觀止——被醫生判定隻能活25歲,卻在死神的鐮刀下逃脫。

進入娛樂圈,與趙本山合作《大觀燈》一舉成名;事業達到高峰摘得百花獎影帝;婚姻生活和事業雙雙面臨低谷;在春晚舞台上經曆跌宕起伏;直播帶貨惹禍上身,形象跌入谷底。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潘長江的人生,那就是“坎坷”。他的經曆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就像坐過山車一般令人捏一把汗。然而,他沒有放棄,一次次重新奮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這也許就是潘長江人生中最讓人欽佩的地方吧。

當潘長江出生時,醫生的預言幾乎成為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命運障礙——他患有消渴症,根據醫學經驗判斷,他的壽命不會超過25歲。這個噩耗無疑給還未來得及認識這個世界的潘長江響起了生命的喪鐘。

然而,潘長江的父母并沒有就此放棄。為了拯救兒子,他們四處奔波求醫,希望能找到醫學的奇迹。盡管各路名醫束手無策,但他們并不氣餒。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終于,在各種治療下,潘長江順利地度過了25歲這個被醫學判了死刑的年齡。對于本應很快就會來襲的死神,潘長江仿佛是勇敢地迎面對抗,從黑暗中打開了一線生機。

這無疑是一個醫學奇迹。潘長江活過了醫生的預言壽命,仿佛是從命運的魔爪下搶回了本屬于自己的時光。盡管疾病讓他的身材停留在一米六,但比起失去生命,這已然是一種幸運。活過25歲對潘長江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勝利。

在潘長江結婚3年後,他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遇——進入了鐵嶺藝術團。這對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來說,無異于一場與命運的再次邂逅。更令人驚喜的是,在這個藝術團裡,潘長江邂逅了另一位同樣默默無聞的演員趙本山。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兩人憑借着戲劇細胞的默契,合作了一出大受歡迎的相聲《大觀燈》。這不僅使兩人一舉成名,更打開了潘長江人生中新的一扇門——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影響觀衆的!當台下觀衆湧入,熱烈的掌聲如潮水般拍打着舞台,潘長江仿佛突然覺醒,原來他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感染更多人。

這對一個從未想過會有影響力的普通人來說,無異于人生的一次重大啟蒙。也許,這就是天賦異禀的藝術家與生俱來的力量吧。從一個小角色到家喻戶曉的明星,潘長江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自己隐藏的力量,這激勵他繼續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創造更多驚豔世人的作品。

随着名氣的提升,潘長江如願以償成為許多知名導演競相追逐的合作對象。更令他欣喜的是,他榮獲了當年度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的殊榮!這無疑代表着潘長江演藝事業正式達到頂峰,被業内和觀衆廣泛認可。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然而,很多時候,一個人走到事業頂峰也往往意味着他正面臨新的人生交叉點。巅峰時刻的輝煌背後,潘長江的生活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與事業的達到巅峰形成對比的是,他的婚姻生活正在這個時候逐漸走下坡路。

根據一些報道,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潘長江性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經常喜怒無常,這讓妻子感到受傷。由于投入在工作中,他很少陪伴家人,漸漸地,婚姻的裂痕越來越明顯。

這也許就是付出的代價吧。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巨大的成功也許也需要以平衡其他生活方面為代價。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潘長江婚姻生活出現裂痕以後,他在事業上也開始經曆起伏。由于名氣上升,他變得難以自控,經常情緒失控。在事業上,他也開始左右搖擺,作品反響參差不齊。

曾幾何時,他發誓再也不會參加春晚這樣的舞台,然而在事業達到谷底的時候,他還是選擇回歸。與蔡明合作的獨幕喜劇《你咋知道我叫劉芙蓉》卻遭到了輿論的質疑,觀衆認為這并不符合老藝術家該有的風範。

但是,即使跌到谷底,潘長江還是選擇了再次奮起。他沒有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這也許正是藝術家的素質吧。在風口浪尖之時高高在上,溺水之時不放棄掙紮,這種韌性,是每個優秀藝人都應具備的品質。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這件事情很快就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認為,潘長江之前還在公開場合勸說人不要直播帶貨,結果自己卻做起了這一行為,十分虛僞。

也有網友認為,藝人打直播本無可厚非,但潘長江直播内容太過低俗,和他老藝術家的身份不符,讓人大跌眼鏡。

還有網友認為,無論藝人還是平民,誰要是直播内容低劣都該受到批評。潘長江作為公衆人物,更應該以身作則。

這件事很快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甚至被中央電視台批評報道。無論如何,這都是潘長江人生中最尴尬的一章。之前還高高在上批評别人直播帶貨無聊,轉眼自己就搖身一變跟風做同樣的事,最後被曝光道歉,實在有失人格。

這件事無疑是對潘長江人設的一次重擊。之前積累的正面形象瞬間化為烏有,要想重拾民心,恐怕需要付出幾番努力才行。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回望潘長江的生平,我們不禁要深思:他的經曆反映出當今娛樂圈的殘酷與現實。觀衆僅僅看重藝人的娛樂價值,而忽視了公衆人物應該有的道德底線。

潘長江從最初的正面形象,到後來的種種争議,都成為檢視娛樂圈的一面鏡子。我們不能隻看重藝人的熱鬧和娛樂效果,還要考慮他們傳遞出的價值取向。

藝人和公衆人物應該有擔當有底線,不能随波逐流。相比起純粹博眼球的噱頭,更需要關注的是他們所承載的社會責任。

潘長江:躲得過天命卻躲不過人禍,之前被醫生診斷,活不過25歲

我們不能追捧明星隻看熱鬧不看本質,更不能視而不見公衆人物的道德敗壞。希望潘長江能從這個低谷中汲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回歸正軌,繼續為大衆帶來健康正面、富有溫度的作品。

最後,我衷心期待着這位老藝術家,能夠再次回歸初心,像當年《大觀燈》一樣,給大家帶來歡笑。正是因為喜劇的力量,是以我們更不能容忍那些缺乏正能量的内容。讓我們一起用鼓勵取代嘲諷,用期待取代譴責,繼續支援着這位老藝術家重新出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