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會議召開,多信号釋放,這座萬億城市等不及了

重磅會議召開,多信号釋放,這座萬億城市等不及了

重磅會議召開,多信号釋放,這座萬億城市等不及了

繼2023年定為“招商年”後,東莞将2024年定為全市的“投資年”,全面提升城市的“含金量”(投資額)。

元旦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共東莞市委十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提出要以“投資年”行動為突破,切實穩定經濟增長。

投資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一直是東莞緊抓的重點,是東莞邁向“雙萬”城市的重要支撐。但是像這一次将“投資”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實屬少見。那麼,本次布局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呢?

當天分組讨論,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給出了答案,他表示“東莞現在最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新動能不夠,缺乏後續産能,投資始終是我們這麼多年必須重點推動、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句話,兩個“最”,三個“重”,道出東莞對于“投資”的迫切性。

翻看近2年東莞固定投資的資料,雖然保持了正增長,但相較于過往動辄雙位數的增長,确實存在一定距離。在今天的投資是明天的産出邏輯下,進入新的一年,東莞亟須借“投資”來實作新的突破。

東莞特别強調“擴大有效益的投資”,那麼具體要投什麼呢?這一次會議上,東莞提出“工業、基礎設施、房地産”三大類别将擔當主力。不難看出,這是綜合考慮了短期和長期的關系,經濟基本盤和營商環境而進行的整體布局。

既要解決目前穩增長的現實問題,又要有利于高品質發展,不僅要“含金量”還要“含新量”(新興産業)。

重磅會議召開,多信号釋放,這座萬億城市等不及了

具體到落地方面,東莞提出要緊盯“項目、空間、效率”三大次元,進一步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加力擴大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抓好“大招商”2.0版行動,拓展産業發展空間,打造項目落地最高效率,優化投融資體制,以充分激發各類投資主體的活力。

當然了,“投資年”絕不是盲目上項目,而是需要精準有效的投資,對關鍵領域“靶向施策”,才能真正達到有效益,扛起“經濟大市勇挑大梁”的責任。

采寫:南都記者 梁錦弟

攝影:南都記者 曾奕靜 實習生 金楊 張詠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