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雪節開啟,火出圈的“爾濱”再掀熱潮

作者:上觀新聞

1月5日晚,在漫天煙火的照耀下、在歡快悠揚的歌聲中、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啟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共同領略這場冰雪盛宴。

冰雪節開啟,火出圈的“爾濱”再掀熱潮

1月5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流光溢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這裡宛如冰雪王國,特别壯觀!這座城市非常洋氣!人非常熱情!我很喜歡。”在開幕式現場,山東遊客王家琪和朋友連連為“爾濱”點贊。

冰雪節,對哈爾濱人來說,是一個特别的假期。據《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24年哈爾濱市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1月5日全市公休1天。

本屆冰雪節圍繞冰雪節慶、冰雪文化、冰雪藝術、冰雪體育等七大闆塊,推出百餘項特色活動。自1985年哈爾濱舉辦首個以冰雪活動為主題的國際性節慶活動以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已成為與日本劄幌冰雪節、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和挪威奧斯陸滑雪節齊名的四大冬令盛典之一。

不僅有排隊打卡的冰雪大世界,還有市井氣洋溢的紅磚街早市,行李箱摞成小山的洗浴中心,排号起碼一小時的鐵鍋炖……冰雪節,隻是為近來火出圈的“爾濱”再添把火。

這幾天,來自廣西的11個“砂糖橘”引發網友“追更”。這群小朋友北上研學,受到“爾濱”無微不至的照顧。冰雪節當天,廣西方面傳來消息,多批砂糖橘緊急發往冰城,贈送東北“老鐵”,“投橘相報”。

為了舉辦一場别開生面的“鳳凰飛天秀”表演,沈陽将兩台“金鳳凰”造型的無人機借給哈爾濱,不僅給哈爾濱“上新活兒”,也加強了兄弟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5日,除了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熱門景點,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大批參觀者在寒風中排起長隊,“銘記曆史,吾輩自強”為旅程增添厚度。

中國旅遊研究院1月5日釋出的“2024年冰雪旅遊十佳城市”中,哈爾濱位列榜首。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作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均達到曆史峰值。

冰雪節開啟,火出圈的“爾濱”再掀熱潮

遊客在哈爾濱市道裡區中央大街遊玩(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爾濱”出圈,為什麼?

有人說,這一切緣于“爾濱”變了。切塊擺盤的凍梨,新鮮出爐的索菲亞大教堂甜點,1.5米長的冰糖葫蘆,撒糖的豆腐腦,用勺子吃的烤蕃薯……這座東北城市仿佛一時間開悟,讓人們感到“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年冰雪季都喧嚣熱鬧,陌生的是旅遊業催生出一系列“傾我所能、盡我所有”。

“南北方在飲食、語言習慣上存在不少差異,我們盡量滿足遊客的需求。”哈爾濱一家餐廳的服務員周立娟說,以往人們熟知東北人語言的霸氣和豪爽,如今出圈的“公主請上車”“王子請吃飯”則代表着“爾濱”的熱情與友善。

“以前旅遊季人也多,但沒今年這麼火爆。現在最火的店一天翻台400桌左右,接待能力接近飽和。”山河屯鐵鍋炖創始人姚立龍說,為了更好地照顧“小洋芋”“小金豆”,公司組織了愛心車隊,在各個景區提供免費接送服務。

冰雪節開啟,火出圈的“爾濱”再掀熱潮

1月5日,遊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内遊玩、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看似偶然,“爾濱”的爆火實則有迹可循。“我姓哈,喝阿哈,五湖四海誰都誇……”去年9月以來,哈爾濱文旅部門策劃推出頗具“網感”的宣傳片,“歡迎來北境”“霍格沃茨哈爾濱分校”等符合年輕人喜好的短視訊密集釋出,為冬季旅遊積累人氣。

一波波熱度襲來,“爾濱”繼續“上大分”,“一天一個新花樣”。地鐵方面推出免費“地鐵擺渡票”,文旅部門釋出大雪人地圖和旅遊攻略,中央大街為地下通道鋪地毯,交通訓示牌被連夜更換,暖心志願者免費提供紅糖姜茶……“爾濱”“有求必應”,政府部門和普通市民滿腔熱忱,感染着四方遊客。

“哈爾濱厚積薄發,為這波爆火做足了準備。”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分析說,遊客滿意度高不高、經營主體競争力強不強、發展動能新不新,是新時代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面臨的必答題。要以遊客滿意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冰雪旅遊商業環境,打造更為便利的基礎設施和高質的公共服務。

冰雪節開啟,火出圈的“爾濱”再掀熱潮

1月5日,遊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遊玩。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前夕,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在全市啟動“激情迎亞冬·視窗展風采”文明服務品質提升專項行動。以客為先、以客為尊、以客為親,并圍繞服務品質提升開展“濱濱有禮”行業風采展示活動、“視窗服務體驗官”活動等6項主題活動,聚焦“吃住行遊購娛”,共同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按照哈爾濱市有關發展規劃,這裡将打造冰雪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全産業鍊,同時着力提升旅遊行業的市場化營運、标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和智慧化賦能水準,推進各類景區景點提檔更新,滿足個性化、差異化消費需求。

“在絕對實力和真誠面前,任何技巧都不足以破解‘網紅’變‘長紅’的難題,期待哈爾濱和更多城市以更高的智慧、更久的耐心,夯實城市旅遊發展的硬基礎和硬實力,擁抱文旅消費的春天。”戴斌說。

(新華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