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在近代中國曆史中,湘軍以其英勇善戰的形象在戰場上嶄露頭角。然而,其中的兩位傑出将領,石達開和陳玉成,卻在戰績上呈現出不同的風貌。石達開與陳玉成,兩人戰鬥風格各異,讓人對其在湘軍曆史中的地位産生了諸多讨論。通過對湘軍戰績的審視,我們或許能夠揭示石達開和陳玉成的軍事才華和上司風格之間的差異。

本文将深入研究這兩位将領的軍事生涯,剖析其戰鬥風格的異同,以期帶領讀者進入湘軍曆史的戰争畫卷,探尋這兩位傑出将領的傳奇故事。在這個充滿戰火的曆史旅程中,我們将一同探索湘軍的輝煌戰績,以及石達開和陳玉成在其中扮演的獨特角色。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一、湘軍初試鋒芒,陳玉成從廣濟開啟與其殊死博弈

1851年,江忠源率楚勇參戰,正式拉開了湘軍與太平軍延綿十年的殘酷拉鋸戰。然而真正讓湘軍名聲大噪、威震四方的,還是四年後的1856年,胡林翼親手帶領的湘軍東征。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太平天國如日中天般勃興、連戰連捷。所向披靡的氣勢令西方的列強們也不得不戰戰兢兢。然而,從胡林翼率八旗子弟東征創立湘軍開始,這一切開始發生逆轉。以湘軍為代表的清軍與太平軍殘酷決戰,成為那段曆史最為驚心動魄的篇章。

在這輪你死我活的厮殺中,石達開和陳玉成作為太平天國兩大猛将,自然也要首當其沖地迎上來。1855年9月,李孟群部進攻廣濟,27歲的陳玉成便率部迎戰,正式拉開了與湘軍間的厮殺序幕。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這是陳玉成第一次與湘軍交手。起初,憑借兵力優勢,陳玉成順利擊退了湘軍的進攻。然而很快,在湘軍水師的配合下,戰局急轉直下。陳玉成終究還是不敵湘軍水陸夾擊,隻得放棄廣濟城池。

盡管如此,這次交鋒已讓李孟群深刻領教到了陳玉成的強大。在他的心中,太平天國能與湘軍一戰的将領無非就是"二李一鮑",而這個“鮑”就是常年與陳玉成并肩作戰,後來被石達開殺害的名将鮑超。想來,鮮血、硝煙與生死,伴随着這三人走過了整個“東軍”運動的高低起伏。

任何一個崛起中的團體,總會在某些關鍵人物的帶領下獲得成功與勝利。而陳玉成,就是那位率領着一襲綠營與滿清血戰到底的綠林奇士。此番初次交手,湘軍統帥都能與之并駕齊驅,陳玉成的武将之才已初步展露無遺。後人常說石達開才高八鬥,武藝極強,隻可惜太過謹慎。而同為一時之選的陳玉成,可謂正是一個相反的代表。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二、石達開一戰成名,卻因作風不同屢屢失利

與陳玉成同樣經得起稱道的,還有翼王石達開。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太平天國隻要旗開得勝,便能招兵買馬,聲勢浩大地橫推北伐。石達開依靠一身常人難及的武功,也闖出了不俗的聲威。

1854年底,擁兵30萬的石達開奉命督師湖口,正面迎上了東征的胡林翼和湘軍主力。此役石達開運籌帷幄,調動猛将羅大綱爾等猛将,一鼓作氣将曾國藩的重型戰舸盡數焚毀。又親自率精銳深入湘軍内線,将胡林翼的水師主力團團圍困。

一時間,湖口大捷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石達開也是以一戰聲名鵲起,成為讓曾國藩膽寒的強敵。然而,如果我們審視當時的戰局,便會發現石達開決定放棄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就是殲滅胡林翼留下的塔齊布殘部。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原本,胡林翼為解救武昌之圍,率主力西進與韋俊交戰,已經離開湖口。這使得留守湖口的湘軍防線出現了一個緻命空隙。湖口之戰,石達開幾乎将湘軍水師盡數消滅。此時的塔齊布也遭遇了林啟榮和羅大綱的多次重創,僅剩四千人。

這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石達開手下精銳三萬,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圍殲塔齊布,然後趁勢東取南昌、西進武漢,将湘軍主力牢牢圈死在鄱陽湖與長江之間。

然而,石達開最終卻沒有這麼做。或許是他重視表面的戰果多過實質性的殲滅。亦或是過于謹慎,不願為此承擔更大的損失。是以即使塔齊布已是強弩之末,石達開還是放過了它——這成為他日後屢戰屢敗的惡果之一。

從1856年的援武昌,到1859年的寶慶之戰,石達開再未能與胡林翼這樣的湘軍主力交手。無數次對決三流湘将的失敗,也讓石達開的威名與地位大不如前。正如文章所言,單獨作戰的石達開,屢戰屢敗、狼狽不堪。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三、陳玉成追擊無度,三河之戰一舉八千擒

相較石達開有進可圖、卻不敢下死拼的軟弱,陳玉成與湘軍交手的次數更多、作風也更為強硬。1857年,他率領新軍在湖北曆練,就與胡林翼旗下的多路大部多次交手。更令湘軍膽寒的是,陳玉成還出手相救了被圍困在池口的友軍。

這場交鋒讓多名湘軍猛将受傷,其中就包括日後與陳玉成你死我活較量多年的鮑超。一年後黃梅之戰,陳玉成就以一支半生不熟的新軍,竟與湘軍名将胡林翼旗鼓相當、不分高下。

可見,陳玉成與湘軍的恩怨已如血海深仇。而讓人更為駭然的是1860年爆發的三河之戰。此役陳玉成揮師北上,玉石俱焚地殲滅了李續賓的6000餘人。緊接着又在舒城殲滅殘部1000餘人,取得了轟動一時的大捷。

此役的慘敗無疑是湘軍自東征以來最為慘痛的一次失敗。近8000精銳淪為階下囚,幾乎等同于整個羅澤南早期老兵的全軍覆沒。曾國藩聞訊惶恐異常,胡林翼更是吐血未止——這預示着太平軍正式從戰略守勢轉入戰略進攻。

陳玉成高姿态、窮追猛打的作風,更讓他在敵我雙方都獲得了高度評價。而在他那執拗追擊的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心路曆程呢?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四、雙王作風迥異,太平軍聯手可稱鼎天下

那麼,陳玉成為何能屢建奇功、在戰場上顯然更勝石達開一籌呢?

如果我們深入剖析,便會發現這與兩位王爺作戰思路、風格迥異密不可分。簡單來說,石達開重保全、講求巧妙,陳玉成則果敢追擊、善打硬仗。

比如那場發生在1864年、震驚中原的太湖之戰。石達開面對湘軍猛将鮑超和胡林翼的夾攻,很可能選擇避開主力,尋找戰場的軟肋突圍。但陳玉成毅然決然地選擇正面迎敵,他專門設法圍攻殲滅鮑超軍團。

然而即便竭盡全力,陳玉成終究不敵胡林翼據險與守、湘軍内線作戰的戰術布局,功敗垂成。但在那千鈞一發的生死時刻,陳玉成仍然指令手下士兵突圍、與敵人拼到底的氣概和勇武,也正是石達開等人難以企及。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同樣面對東進的湘軍,兩人作風天壤之别,也成就了迥異的宿命。

其實,太平天國剛建立時也曾試圖調解各路将領之間的沖突。最明顯的一次,還要數1860年洪秀全親自南巡,試圖協調楊秀清與石達開之間日益惡化的關系。

然而石達開的缺席,與兩人漸行漸遠的内心,讓洪秀全的美意落空。最終太平天國缺乏統一指揮,各路羽翼自行作戰,才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倘若石達開的謹慎與陳玉成的勇猛得以完美融合,還有誰能當得起這兩位猛将的敵手?

湘軍面對如此鐵騎,隻怕早已潰不成軍。是以說,太平天國最終覆滅,實在令人扼腕、幾欲痛哭流涕啊!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五、石達開虎落平陽,壯志難酬

1863年,大渡河之戰,石達開終于敗在嶺承恩麾下。自此一蹶不振,隻能隐匿海外,再無昔日跨省作戰的銳氣。這無疑是太平天國從巅峰跌入低谷的标志之一。

相較之下,陳玉成雖在次年的安慶之戰中壯烈成仁,但他那舍我其誰的氣質和威名,還是在革命者的心目中閃耀、永不熄滅。正所謂壯心難酬大義,山河際遙渺茫茫。

作為同屬太平天國雙壁的兩位奇才,石達開與陳玉成各有千秋。但從與湘軍交戰的結果上看,陳玉成的戰果更大,對敵人的打擊也更為慘痛。這無疑源于兩人作風本質的差異。

一個光明磊落、坦蕩蕩;一個陰郁深沉、心計重重。一位見好就收、尋機突圍;一位趨吉避兇、舍命追擊。兩人各有其過人之處,卻最終都沒能逃過時運的蕩滌和命運的嘲弄。

石達開與陳玉成,誰用兵更厲害?兩個人的戰鬥風格根本不一樣

結語

盡管最後以失敗收場,然而太平天國那壯麗激烈、驚天動地的鬥争,還是在人們心中留下無數可歌可泣的傳奇。至于石達開和陳玉成這兩位令敵人膽寒的英雄,他們留下的強烈印記,隻會被無數人津津樂道、永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