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睡到半夜被凍醒,不能隻怪房間冷

作者:胧愛公益之窗
睡到半夜被凍醒,不能隻怪房間冷

寒冷的冬夜,洗完熱水澡,換上厚厚的睡衣鑽進被窩,一天的疲憊讓你沾床即入睡。

然而睡到半夜,一股寒氣從腳底升起,你被冷醒了。

明明睡進去的時候好好的,外邊還開着暖氣,為什麼會越睡越冷呢?

人的核心體溫,是身體主要器官處或身體内部所測得的溫度,能夠保持相對穩定。而體表溫度或軀體遠端的溫度,則容易受到環境影響[1]。在睡眠環境裡,你的體溫會自主調節和變化。

入睡之前,身體會通過調整血液流動、激素分泌等方式,使核心溫度下降,進而減小皮膚溫度與核心體溫之間的梯度差,促使你入睡[1]。

睡到半夜被凍醒,不能隻怪房間冷

睡前一到兩小時洗一個40℃至42.5℃的熱水澡,能增強身體散熱能力降低核心體溫,促進入眠[2] / 圖蟲創意

而入睡之後,在睡眠周期内的快速眼動期,下丘腦會減弱對體溫調節的控制,身體溫度調節的能力下降,導緻環境溫度對體溫的影響增加[1]。

這意味着,體溫調節可能會偏離平衡态,皮膚溫度變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睡着睡着,你的手腳逐漸冰涼。

研究還發現,相比較你露在被子外的面部,四肢和軀幹對溫度的變化更敏感,對睡眠的影響更大[3]。是以,慢慢“冷卻”下來的手腳會無情打斷你的美夢,讓你在被窩裡瑟瑟發抖。

而包裹住四肢和軀幹的,正是你精心挑選的床、被子和睡衣等,這些寝具系統共同組成了床氣候,影響睡眠所需要的微氣候[4]。這個系統的隔熱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你睡到半夜會不會覺得很冷。

睡到半夜被凍醒,不能隻怪房間冷

露營時,羽絨睡袋具有優異的保溫性、輕便性和可壓縮性,但對濕氣非常敏感,濕後會失去保暖效果 / 圖蟲創意

把你封印在床上的被子,從材質上看,同樣重量下的羽絨被比真絲被和羊毛被更能保暖[5]。一是因為羽絨被的實體結構能夠滞留白氣,而空氣就是絕佳的隔熱材料;二是因為它能在擠壓過後又迅速恢複自身原來的形狀,儲存那些空氣[6]。

從重量上看,來自江南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相同材質下,被子的熱阻會随着填充物重量的增加而增大,讓你感到舒适的溫度區間也會增大[3]。也就是說,體溫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内波動,而不會讓你感到不适,更有利于睡眠穩定。同時,他們也發現被窩最舒服的溫度是30~33℃[3]。

除此之外,身體與被子的接觸面積、被子的厚度以及睡衣,都會對這個寝具系統的隔熱性産生很大影響[7]。

研究發現,随着人體與被子接觸面積的增大,核心溫度與皮膚溫度之間的波動幅度會減小,你會睡得更安穩[7]。而被子越厚,睡衣越長,寝具的總熱阻也就越大,你的被窩也就越能保溫[8]。

睡到半夜被凍醒,不能隻怪房間冷

在同樣溫度的環境中,女性選擇的寝具系統總熱阻高于男性,如果夫妻同床共枕,兩人的睡眠舒适程度會有所差別[9] / 圖蟲創意

如果你還是覺得冷,那就拿出最後的護身符——電熱毯。

研究表明,在室溫3℃的情況下,持續使用電熱毯能夠提高大腿内側和足端的皮膚溫度,提高睡眠品質[1]。

不過,如果你家裡本身就開了空調提高了室溫,再用電熱毯可能就會适得其反。當室溫已經達到9℃、13℃乃至20℃的情況下,将電熱毯溫度設定在30℃以上并持續整個睡眠過程,反而會幹擾睡眠并引起熱應激[10][11][12]。

除了這些“身外之物”,你不同的睡姿也會影響隔熱性。這一影響,主要與身體輪廓、床單的接觸面積和空氣層有關[4]。

比如在針對熱力學人體模型的實驗裡發現,如果不把手腳伸出被子外,三種睡姿中,仰卧和側卧伸膝最容易流失熱量,而側卧屈膝的保溫效果則比較強[4]。

睡到半夜被凍醒,不能隻怪房間冷

身體伸出被窩玩手機就會讓冷空氣乘虛而入,打破原有的床氣候 / 圖蟲創意

不過上述實驗是在人體模型上進行的,具體到你的睡眠,還是怎麼舒服怎麼來吧,畢竟睡着之後你都難以想象你會在床上扭出什麼姿勢。

但是,你天天賴在床上不起,可能需要的不是怎麼睡得好,建議上述結論給自己反着來。

撰文 / 蕭 旭

文章來源:答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