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說武俠小說是男女老少通吃的一種題材,但不可否認,其閱聽人群體更多的是那些處于青春期的熱血男兒們,是以書中情節多半都是圍繞男主角展開,有些情節更難免充斥着一些大男子主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男主角無論走到哪都能收獲那些妙齡少女的喜愛,而書中的女子,哪怕是女主角,也多半隻能甘當綠葉。
是以相對于那些男主角的故事,筆者更好奇的則是書中那些女主角的故事,比如《神雕俠侶》中的小龍女,前半生吃盡苦頭的她,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金庸為何沒将小龍女的結局交代清楚?這件事或許與她的後人有關。
一、下落不明的俠女
為何筆者不關心楊過的去向,而隻關心小龍女的去向?那是因為根據書中的細節來看,楊過後來至少還出現過。
(楊過、小龍女劇照)
比如郭靖夫婦制定了倚天屠龍計劃,其實楊過也參與了其中,畢竟那用于熔鑄刀劍的材料正是他的玄鐵劍、君子劍以及淑女劍,而在《神雕俠侶》正篇故事中,楊過并未做出贈劍之舉,足見這段劇情是發生在正篇故事結束之後。
值得玩味的是郭靖夫婦用楊過的佩劍熔鑄刀劍,為何還會将那寶刀命名為“屠龍”呢?古人最講究避諱,他們怎能忘了楊過的妻子叫“小龍女”?這便給了讀者一種不好的感覺,莫不是小龍女已死,是以郭靖夫婦才能毫無顧忌地為寶刀起“屠龍”之名?
事實上這的确是有可能的,畢竟當初楊過夫婦在絕情谷底重逢時,小龍女也說過自己體内的劇毒僅僅隻是被抑制了,并沒有被消除。
她是這麼說的:“體内毒發的次數也漸漸減少,間歇加長。初時每日發作一兩次,到後來數日一次,進而數月一發,最近五六年來居然一次也沒再發,想是已經好了。”
(小龍女劇照)
後來離開了絕情谷的她沒有寒潭和白魚,怕是難以抑制毒性,她會是以而中毒身亡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過在筆者看來,金庸不肯交代小龍女後來的故事,或許并不是因為“她已經死了”,而是與黃衫女的身世有關。
二、黃衫女的身世
黃衫女的父親是誰?
多數人不假思索就會回答楊過,畢竟她是作為古墓派的傳人登場,同時那史紅石對她的稱呼也是“楊姐姐”,是以她十有八九是楊過的後人。
沒錯,她的确大機率是楊過的後人,但她絕不可能是楊過的女兒,畢竟《倚天屠龍記》正篇故事發生的年代是距離《神雕俠侶》結束數十年之後,當年還是愣頭青的張君寶,此時都已經成了百歲老者張三豐。
(黃衫女劇照)
而黃衫女登場時,書中強調過一句:“悠揚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左手攜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童。那女子約摸二十六七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絕美,隻臉色太過蒼白,竟無半點血色。”
當然,黃衫女絕不止二十六七歲,畢竟古墓派女子的容貌是不可信的,當年三十多歲的小龍女也依舊是十八歲的模樣,是以黃衫女真實的年齡應該是在四五十歲左右。
是以黃衫女應該是楊過孫輩的人物,這也就說明了楊過與小龍女一定是有過一個兒子的,他們的兒子就是黃衫女的父親,可他們那兒子是誰?
這一點或許可以從黃衫女與謝遜的對話看出來。
黃衫女當初在丐幫出現,幫張無忌解過一次圍,但那一次與其說是幫張無忌解圍,倒不如說是幫丐幫解圍,畢竟她是因為史紅石的求助才登場,不是沖着幫張無忌去的。
而屠獅大會不同,這一次,她仿佛是沖着救謝遜去的,如此看來,她多半是與明教有些關系了。
尤其是她與謝遜的對話就十分耐人尋味,謝遜曾因瘋狂而是害人不少,此時卻已決心皈依佛門,這本是好事一件,黃衫女卻說了一句:“金毛獅王悔改得好快啊!”
這話說得好像是她十分了解謝遜一般,莫不是她與謝遜早已認識多年?
真有可能,因為她父親或許就是謝遜的上司,不用多說,那人就是陽頂天。
三、培養魔頭的俠侶
如果陽頂天是楊過夫婦的兒子,他又如何會成為明教教主,成了世人心中的魔頭?
其實不妨細品原著,先弄明白陽頂天到底是不是魔頭。
(黃衫女、張無忌劇照)
就好比當年江南七怪罵黃蓉是妖女,世人對陽頂天或許也是存在偏見的,他們是因為明教過往的所作所為而判定陽頂天是惡人。
而原著中的陽頂天其實并非大奸大惡之人,比如韓千葉的父親當年被他打傷,他便答應讓韓千葉以自己的的規矩向他挑戰,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是個言而有信且有擔當的人。
至于少林三渡被他擊敗,渡厄也被他打瞎一隻眼睛,那多半也不是他的錯,試問少林三渡是不是高僧?若是高僧,如何會心中有恨,記恨一個人三十年?顯然三渡才是真正的浪得虛名之輩。
而陽頂天當年與其說是挑釁他們,倒不如說是被他們給陰了,因為陽頂天去少林寺,多半是為了拉攏少林派一起抗元的。
畢竟陽頂天的遺書中就提到過:“本教雖發源于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于茲。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與周旋到底,決不可遵波斯總教無理指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聖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華明教即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陽頂天的立場是抗元的,他是有心團結一切力量對付蒙古人的,他并非大奸大惡之人。
(陽頂天劇照)
是以明教為何會突然出現一位願意對抗波斯總教的教主?若是楊過夫婦培養了他,将他送入明教,那便合情合理了,等于楊過不同于郭靖的正面抗敵,他走的是一步曲線救國的棋,這也符合他的性格,畢竟他本就喜歡結交那些亦正亦邪的人,他會讓兒子潛入敵人内部,也實屬正常。
隻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兒子是魔頭”這樣的設定未必能讓讀者接受,金庸才沒交代小龍女後來的經曆,倒也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