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2023|上市公司中期分紅成為A股新時尚

作者:半兩财經

2023年即将過去,如果要給這不平凡的一年做個注腳,你會打出什麼标簽?

這一年,全球經濟的腳步趨于放緩,為提振信心,中國使出了大招:“深改19條”激發了北交所的潛能;各地調整限購政策和降低房貸利率,讓樓市被人們重新期待。

這一年,新文旅重新點燃百姓的消費熱情,從年初淄博 “趕烤”到歲末的哈爾濱熱,再到各地文旅局長披挂上陣,讓我們重新“看見”了很多城。

這一年,ChatGPT爆火引發大模型百家争鳴,打勞工的生活自此被重新定義,而一年裡似乎穩穩霸占了全球出口榜單前列的新能源汽車,在年底因小米的高調進場而高潮疊起……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未來皆有可能!因為2023年的這些,2024年似乎更加值得期待。

回望2023|上市公司中期分紅成為A股新時尚

第七篇 看股市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A股全面實行注冊制的第一年。證監會推出了系列新規,尤其是現金分紅新規,對市場影響深遠。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上市公司實行中期分紅已成為A股新時尚。越來越多的“現金奶牛”公司,成為穩定市場預期,提振投資信心,促進企業良性循環的引領者。

現金分紅新規也将矛頭對準了上市公司的“鐵公雞”,通過多種舉措督促其分紅,進而推動A股建立起良好的市場生态。

回望2023|上市公司中期分紅成為A股新時尚

銀行業成為分紅”第一大戶“

2023年,A股現金分紅再超2萬億。

東方财富Choice資料顯示,2023年,5336家A股上市企業中共有3495家上市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數額總計2.03萬億元,這是繼2022年分紅2.04萬億元後,再破2萬億元關口。

工商銀行現金分紅最為闊綽,繼續大幅領跑A股,超過千億,達到1081.69億元。建設銀行緊随其後,分紅金額為972.54億元。中國石油排在第三位,分紅金額為786.99億元。

作為A股股王的貴州茅台,也是現金分紅的“王牌”,去年分紅金額達565.5億元(包括240.01億特别分紅)。2022年,貴州茅台首次進行275.23億元特别分紅,當年分紅金額合計達547.51億元。

通威股份去年現金分紅數額超過100億元,是分紅數額最高的能源領域民營企業。

據了解,去年有5個行業分紅超千億,第一“大戶”銀行業分紅達5869億元;此外石油石化、煤炭、食品飲料和非銀金融,分紅金額分别為1641億元、1398億元、1252億元和1116億元,成為現金分紅的主力軍。

此前的2022年,共有3291家滬深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分紅金額為2.1萬億元,面向境内投資者分紅1.6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分紅家數占比67.1%。拉長時間線來看,5年來A股上市公司累計分紅8.2萬億元。

2023年中期分紅2030億

市場認為,現金分紅才是彰顯公司良性發展的長期主義。

去年12月15日,證監會釋出《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引導形成中期分紅習慣,督促公司在章程中細化分紅政策。

上市公司首次成批出現特别分紅。截至去年12月29日,A股市場共有開能健康、嘉美包裝、貴州茅台等7家公司披露了回報股東特别分紅方案,其中6家為首次派發特别分紅;另有,吉宏股份、美凱龍在2023年上半年披露了特别分紅計劃。特别分紅是指除正常年度分紅之外,上市公司基于特定原因或特殊情況向股東配置設定的一次性額外現金或股票分紅。表明公司在特定時期内财務狀況良好,有足夠的現金流來進行分紅。

據了解,上市公司實行中期分紅已成為A股的新時尚。

中期分紅是指在年度中間的分紅,即上市公司根據自身的營運、發展狀況,在年中派發中期股息。通常上市公司派發中期股息是為了證明資金實力,也是給長期股東一種驚喜與回報。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表示,滬深上市公司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公司家數和分紅金額均有新突破。

截至去年8月31日,滬深兩市共計16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3年中期現金分紅預案,分紅家數較去年同期提升了64%;中期現金分紅預案預計分紅2030.1億元。

回望2023|上市公司中期分紅成為A股新時尚

金杯汽車上市31年沒有現金分紅

A股既有為數衆多的現金“奶牛”,也有多年來很少分紅或從不分紅的鐵公雞。

證監會釋出的現金分紅新規,直接将矛頭對準了上市公司的“鐵公雞”。

證監會指出,對不分紅、分紅少、财務投資規模較大但分紅比例不高的公司,将通過強化披露要求督促分紅,滬深主機闆公司分紅比例低于30%需充分解釋原因。對财務投資較多但分紅水準偏低的公司進行重點關注,督促提高分紅水準,專注主業。

統計顯示,有1203家公司過去三年(以2020年至2022年年報披露分紅資料為準)未分紅,剔除2023年上市的257家公司,仍有946家公司對股民“一毛不拔”。在上市時間超過10年的公司中,超100家公司在2013年至2022年期間的現金分紅為零,主要分布在機械裝置、電子、化工、醫藥等行業。

自1993年至2002年時段上市的公司,未有分紅記錄的,分别有學大教育、平潭發展、寶塔實業、萬方發展、襄陽軸承、亞太實業、山高環能、皇台酒業等15家上市公司。

進入2024年,上市公司将迎來年報預告密集釋出期,經常不分紅的“鐵公雞”不僅成為監管關注的目标,同樣将成為投資者緊盯的對象;從“鐵公雞”轉變成“現金奶牛”的上市公司,将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資料統計顯示,2020年-2022年間,連續3年實作盈利,但零分紅的“鐵公雞”,共有173家;其中,超過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共有41家,這些公司無疑将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半兩觀察:長期穩定的分紅才是“好分紅”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證監會釋出的現金分紅新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在A股三十多年的曆史中,不分紅的公司并非罕見,10年“鋁公雞”、20年“銅公雞”、30年“鐵公雞”,甚至存在超過30年的“钛合金公雞”。

金杯汽車被認為是上市時間最長且從無現金分紅的。該公司1992年7月24日上市,距今31年沒有現金分紅記錄,僅在1992年和1994年實施過10送3和10送1。奇葩的是,金杯汽車在上市期間從資本市場募集了4次資金,累計募資14億元。最近3年,該公司一直處于赢利狀态,卻仍未現金分紅,引得股民議論紛紛。

鹽湖股份的興動更是讓股民認為不可思議,連續4年赢利,淨利潤達到277億;說到分紅,除2020年實施過10轉9.5股外,截至去年底,該公司再無分紅表示。此前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台提問“公司沒錢分紅卻有錢回購股份,為什麼?”鹽湖股份卻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根據《公司章程》相關規定,目前公司不具備分紅條件。

管理層對現金分紅如此動真格,可見現金分紅制度已關乎A股長遠平穩的發展。

市場主流意見,即分紅并不是越多越好,長期穩定的分紅才是“好分紅”。中信證券研究部認為,長期來看,相比于竭澤而漁或短期追高的分紅行為,可預期的分紅政策、連續的分紅行為、穩定的分紅比例,是紅利投資者更為關注的要素,能吸引更多價值投資者。

也有網友提議,可以将現金分紅與上市公司再融資挂鈎,與大股東及董監高的減持套現相挂鈎,與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挂鈎。隻有把上市公司的發展、核心利益與公衆投資者利益的互相鎖定,上市公司才會重視現金分紅。

業内人士認為,證監會通過具體規定對于長期不現金分紅的公司進行問責,有利于提振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信心,也督促上市公司管理層将企業做大做強,進而推動A股市場建立起良好的生态。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慎良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資訊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