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希望確定仍是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獨家專訪

作者:第一财經

2023年歲末,中法在簽證便利化方面互相釋放善意。

2024年中法兩國建交60周年,雙方将舉辦中法文化旅遊年,2024年巴黎也将舉行奧運會和殘奧會,屆時法國預計将迎來超過1600萬遊客。

在此背景下,法國經濟、财政和工業與數字主權部部長下屬主管中小企業、貿易、手工業與旅遊的部長級代表奧利維娅·格雷瓜爾(Olivia Grégoire)于1月4日開始訪華。

她在接受第一财經獨家專訪時表示,對于訪法中國遊客的期待是回到疫情前每年平均200萬人次的水準。

“法國希望確定仍是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獨家專訪

期待訪法中國旅客回到疫情前水準

第一财經:疫情後,國際旅行複蘇,你如何看待2024年中法旅遊趨勢?

格雷戈爾: 2024年,法國人民期待着恢複赴華旅遊,法國也很高興能夠再次接待中國客人。最近的幾項調查凸顯了對法國而言非常積極的一些趨勢,以及中國遊客對法國的濃厚興趣。是以,我們希望保持這一勢頭,確定法國仍然是中國旅客的熱門目的地。

我們的目标有三個:首先,回到疫情前水準,彼時中國訪法遊客平均每年達到200萬人次。2023年,我們看到了持續且逐漸地複蘇,(中國訪法遊客人次)估計約為2019年的35%-40%。

其次,我們也在努力為中國公衆提供新的旅行選擇,因為需求在不斷變化:疫情重塑了旅行格局和中國旅客對旅行的看法。我們願意鼓勵在新的區域性目的地進行“慢節奏”旅行,以確定中國遊客花時間去探索法國各地所提供的各種絕佳風景、體驗和曆史遺産。

最後,法國緻力于成為真正可持續的旅遊目的地。提高可持續性是中法兩國的共同目标。越來越多的法國公司正在中國市場開拓這一領域,我們熱切歡迎在法國可持續旅遊領域進行投資的投資者。

“絕對緻力于確定所有與會者安全”

第一财經:巴黎奧運會即将開幕,法國将迎來大量遊客。 法國将為大量遊客湧入做好哪些準備,包括安全方面的準備。

格雷戈爾:能夠在2024年7月至9月舉辦2024年奧運會和殘奧會,法國對此深感自豪。距離法國上次在1924年舉辦夏季奧運會已經整整100年了。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目标首先是與最偉大的運動員一起體驗獨特的情感。不過我們的目标也更廣泛:将法國展示為一個創新、豐富和令人驚喜的旅遊目的地。

中國公衆對熱情好客和安全特别敏感,這是兩個完全合理的擔憂。我想向你保證,法方絕對緻力于確定所有與會者的安全。 法方将動員大量資源以確定遊客安全,這不僅包括奧運會和殘奧會場館,還包括奧運村和殘奧村以及所有參與賽事的第三場館。

為此目的,所有國家機構都已動員起來:每天将部署3萬多名警察、1萬名軍事人員和2萬多名私人保安人員。每個奧運站點周圍都會設定特定的安全和交通邊界。将設立預留車道,以保證穩定的出行時間,特别是運動員的出行時間,交通服務和可達性将大幅改善。在殘奧會前夕,法國已經加快了無障礙建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專用和适應性強的交通工具和商店。

第一财經:在旅遊方面,中法之間還有哪些建立商業合作的機會?中法文化旅遊年如何為進一步合作作出貢獻?

格雷戈爾:2024年,法中将慶祝建交60周年,2024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 我們認識到旅遊業對兩國的重要性,也有發展這一領域交流的共同願望。 當然,旅遊業也具有明顯的經濟意義,我相信我們兩國有多種合作途徑,例如在可持續旅遊方面。法國總統馬克龍制定了到 2035年法國成為最具可持續發展目的地的目标,我們目前正在對我們的旅遊目的地進行重大轉型。

除了經濟效益之外,旅遊業還有助于互相發現我們各自國家的文化和遺産。 有利于增進互相了解,促進人文交流。 文化旅遊是探索一個國家的最佳方式:當有人來到法國并參觀凡爾賽宮或聖米歇爾山等地方時,他就會深入了解一千多年的曆史、文化和藝術。

我1月5日在哈爾濱為“中法文化旅遊年”揭幕,該活動将展示法國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創意藝術的活力、文化創意産業、語言和生活方式。将會有許多精彩的展覽,例如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17世紀和18世紀中國文化對凡爾賽宮的影響,此外也還會有音樂會、節日和研讨會。

這将是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絕佳機會。 我們希望這能鼓勵更多的中國遊客去法國旅遊,不僅是去巴黎,還要去法國其他地方。 同時,中國在法國舉辦的文化活動也将鼓勵法國群眾到中國旅遊。從長遠來看,我們預計今年将鼓勵法國和中國藝術家和創作者之間的新合作。 去年4月,馬克龍總統在北京進行國事通路期間宣布了三個新項目,以促進當代藝術、當代舞蹈、設計和手工藝等領域的交流。

“法國希望確定仍是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獨家專訪

正在努力加強與中國的經貿關系

第一财經:對于法國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對于在中國開展業務最感興趣的領域是什麼?

格雷戈爾:目前有超過2000家法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 繼法國大型集團之後,許多中小型企業也已進入中國市場,并開展了很大一部分業務。這種存在由來已久,且遍及所有領域,譬如農業食品、工業、交通、城市發展、零售和金融服務。

我們的公司在中國的許多領域都表現出色,包括消費品、航空、美食以及工藝品等。每年都有大量法國企業參加海南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CICPE)和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這表明法國中小企業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以及中國消費者對于法國産品的強勁需求。

産品安全和品質是中國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中國消費者是世界上要求最高的消費者之一。 法國的産品在這些領域也享有盛譽,完全滿足了他們的期望。

中法雙邊貿易在一些領域的活力可以用幾個數字來說明:法國奢侈品出口在過去三年中翻了一番;法國對中國的谷物、葡萄酒、烈酒、肉類和乳制品出口在六年内幾乎翻了一番,法國連續第二年保持了中國領先的葡萄酒和烈酒供應國的地位。中國市場進口葡萄酒中近30%是法國葡萄酒;2021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法國化妝品出口的全球主要市場。

當然,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在雙邊層面,我們正在努力加強與中國的經貿關系。 數字化和綠色轉型有很多機會,我們的公司和中小企業可以分享他們的專業技術。要充分實作這些機會,營商環境能否保證公平的競争環境和良性競争的條件顯然非常重要。

我非常有信心的是,2024年法中建交60周年期間舉行的高層讨論将為我們的經濟合作提供重大推動力,特别是在改善我們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條件方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