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黔西市金蘭鎮:糧田變“良田” “耕基”更牢固

作者:天眼新聞

深冬時節,在黔西市金蘭鎮猴場村高标準農田建設現場,排水與灌溉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進行,勞工們緊張有序施工,大型機械來回穿梭,在耕地上輪番作業,現場一片繁忙。

黔西市金蘭鎮:糧田變“良田” “耕基”更牢固

高标準農田建設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作“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抓手。眼下正值冬修農田水利的黃金期,金蘭鎮有序組織施工、争分奪秒推進,全力“沖刺”高标準農田建設目标任務,将“糧田”變“良田”,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夯實糧食安全“耕”基。

“我們正在施工的項目是排洪溝渠,涉及猴場村和新益社群,猴場村工程總長4101m,近期我們每天十多台機械一直加班加點作業,目前已經完成73%,争取在月底之前就能完工。”金蘭鎮高标準農田建設施工現場負責人張柱介紹。

黔西市金蘭鎮:糧田變“良田” “耕基”更牢固

金蘭鎮通過高标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可建成基礎設施配套、高産穩産、生态良好、旱澇保收的高标準農田5590畝;通過對項目區排洪溝渠的改造,排洪面積增加2000畝,預計耕地機關面積新增糧食50公斤/畝。項目受益人口5429人,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設高标準農田,我們村的農戶們都比較支援,大家很配合。建好後,大部分土地可以實作機械化耕作,灌溉澆水等條件也變好,便于我們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提高農戶收入。”猴場村黨支部書記張全能說。

為順利推進高标準農田項目的實施,提高項目建設品質,金蘭鎮按照“黨委上司、政府統籌、農業搭台、各業共建、群衆參與、整體推進”的工作新機制要求,由黔西市成立項目建設上司小組,設定财務、技術、協調小組,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範,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督、管理,财務、協調等工作。水利、自然資源、交通、農業等相關部門選派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項目建設上司小組,為項目施工保駕護航,保障施工品質。在項目區域涉及的村(社群),由村委會牽頭,村上司帶領各村民組參與,對項目實施提出意見,對項目建設過程形成監督,并配合項目實施。

黔西市金蘭鎮:糧田變“良田” “耕基”更牢固

“以前我們這裡春冬容易發生幹旱,夏天又容易被淹,我家土都被淹過好幾次,現在政府來給我們修水渠,大家都叫好,我也當自己事來做,一定把它修好,以後就不怕下暴雨了”。施工現場作業的本地勞工馮思斌興奮地說。

據了解,金蘭鎮高标準農田建設主要涉及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态環境保持工程和其它工程5項内容,項目區總面積9757.48畝,建設規模為6894.46畝。項目建成将改變過去農業“靠天吃飯”的曆史,實作了農田旱能灌、澇能排、糧高産的目标,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特别是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為進一步提升機械化水準、糧食的穩産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黔西市金蘭鎮:糧田變“良田” “耕基”更牢固

下一步,金蘭鎮将堅持高标準農田建設與農業結構調整、優質特色産業發展及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相結合,加快農村現代化步伐,實作建設一片、開發一片、帶動發展産業一片,真正實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通訊員 路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翟培聲

編輯 周陽

二審 謝朝政

三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