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作者: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1944年的滇西抗日反攻作戰,主要戰場大緻集中在三處:松山、騰沖、龍陵。這是當時日軍第56師團在滇西三角防禦體系的三個支撐點。因為第56師團代号為“龍兵團”,對于這三地之間的關系,有一名在龍陵戰場幸存下來的日軍主計軍官(後勤會計人員)石川飚一,曾在其回憶錄中形象地繪圖比喻其為“雙頭龍”:松山、騰沖是兩個“龍頭”,龍陵是“龍身”。當然,“龍身”龍陵以西沿滇緬公路還延伸到芒市(今潞西)、遮放、畹町,直至緬甸境内。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一位美軍顧問正通過翻譯向一位中國士兵講解發煙彈(美軍手持)及信号槍(中國士兵身背)的使用方法。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美軍出動大批B一25中型轟炸機轟炸騰沖,日方記錄為五十七架次。圖為在城東飛鳳山高地觀察轟炸效果的遠征軍軍官。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在騰沖城外東北角的拐角樓,我軍士兵用美武“巴祖卡”火箭筒對據守村落内的日軍進行攻擊。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躺在騰沖城内北門街中段等待後送救治的遠征軍傷兵。在戰鬥中,美軍軍醫協助中國軍隊開設了野戰醫院,戰場救護工作甚為得力。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美軍飛機從空中航拍的騰沖全景。畫面縱深方向為西,城北為飲馬水河,城西為大盈江。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遠征軍部隊的“娃娃兵”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第53軍系徒步從湖南開赴雲南加入遠征軍序列的,4月8日該部乘汽車開赴怒汪前線。官兵們以當時流行的方式伸出大拇指向拍照的美軍記者示意:“頂好!”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攻擊騰沖目軍陣地時,因故障在城西墜毀的一架美軍P一40戰機,美軍機師正在檢視飛機殘骸,右側為兩名中國士兵。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攻入騰沖街巷内的遠征軍士兵。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轟炸騰沖後返航的美軍第14航空隊B一25轟炸機,機腹下為濃煙滾滾的騰沖城,轟炸位置為騰沖西城及南門外一線。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集結準備開赴怒江前線的第53軍116師。照片真實記錄了當時步兵的單兵裝備情況,布衣草鞋,打綁腿,肩扛國造中正式步槍。鞋子對于準備翻越高黎貢山的官兵極為重要,有的官兵預備了多雙草鞋和布鞋。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九二式重機槍為日軍步兵主要殺傷火力,以30發彈闆供彈,最高射速每分鐘450發。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我軍作戰期間,将所繳獲的日軍戰利品舉辦展覽,以鼓舞士氣,激發群眾勝利信心。

二戰老照片——騰沖戰役影像志

這是攻克騰沖後,從南城門上向下拍攝的情景,圖中左前可見被打掉了頭和一條腿的龍雲銅像,正前方街區當地人稱為“官廳角”,遠景為7月27日攻克的來鳳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