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爾街日報;中國電動車的問題在于它們是中國制造

作者:如是說

華爾街日報;中國電動車的問題在于它們是中國制造

今天,華爾街日報發了一篇名為《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的文章,文章中稱,美國用行政手段建造了一座堡壘,将中國電動汽車拒之門外。中國電動汽車正以優惠的價格赢得全球數百萬消費者的青睐,但卻唯獨繞開了美國。

華爾街日報;中國電動車的問題在于它們是中國制造

華爾街日報說;美國有效地建立了一座堡壘阻擋中國電動汽車。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汽車進口征收25%的稅,而拜登不僅沒有減緩這一政策反而更進一步。盡管中國電動車已經銷往全世界其他國家了,但美國的這些措施使得中國電動車幾乎不可能參與美國市場的競争。

但是對于提高關稅的做法也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對,因為中國是美國品牌汽車的第二大市場,如果美國政府制裁過猛可能會遭到中國的同等制裁。同時中國已經建立了制造電動車的完整供應鍊,而美國汽車制造商在增加自己的電動汽車制造以實作拜登政府減少碳排放的目标時将不可避免地依賴這些供應。

華爾街日報;中國電動車的問題在于它們是中國制造

以上是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筆者認為站在美國的角度去了解這件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美國希望利用關稅拖住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速度,以便幫美國車企争取追趕中國的時間視窗。拜登政府現在所面臨的尴尬是,如果完全取消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或者關稅門檻設定的不高,中國電動汽車就會在很短時間内占領美國市場,讓美國車企無法生存。

但是如果門檻設定的太高,就像現在一樣設定的門檻中國不願意進去,一樣也無法推動電動車在美國市場普及。如果電動車整車無法在美國普及,那産業上遊的汽車廠和車廠的供應鍊更無法培養起來。是以現在在美國出現了同級别但是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的電動汽車比内燃機汽車貴的多的局面。從供應鍊的角度講電動汽車應該更便宜,但美國汽車公司不具備降低成本的技術。

華爾街日報;中國電動車的問題在于它們是中國制造

中國電動汽車能在短短十多年時間完成從模仿、追趕到超越,一方面靠的是資本市場的整合能力和競争之後适者生存的法則。6年前中國有上千家做電動車供應鍊的公司,到目前為止90%已經倒閉或者被合并了。

另一方面,目前美國使用行政手段壓制市場的初衷并不是從産業發展的角度去考慮,而是迫于選票壓力和工會的影響。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特斯拉最初作為行業領頭羊并未被美國政府納入補貼名單,原因不是特斯拉不符合,而是美國政客和傳統汽車廠商讨厭馬斯克。結果最應該拿到補貼的特斯拉沒有拿到補貼,大筆的錢全部流向了通用和福特等公司。

美國如果不放開市場讓中國這條鲇魚進去給美國車企壓力,習慣了每天工作4小時的美國人可能永遠無法超過中國。#文章首發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