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作者:陌聞史談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前言

要說中國曆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有資格競争第一,和秦皇漢武較量一下,但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君王卻是這三個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皇帝中壽命最短的,僅僅活了52歲就駕崩。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但是李世民年輕的時候明明身體很好,李淵推翻隋朝統一全國登基為皇的路上,許多戰役都是李世民帶兵打赢的,可見他身體素質一定不凡,可是為什麼登基之後安定下來了卻沒能活得更長呢?

其實,李世民短壽的原因正是出在了早年間的征戰上,還有一個直接原因晦澀但是對于帝王來說并不少見,至少前面兩位秦皇漢武也都這樣做過。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一、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

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二兒子,李淵本來是隋朝的大臣和隋文帝的外戚,但是他同樣也是非常有野心的,在隋朝繼承到了隋炀帝楊廣手上之後,這個昏君就立刻開始不理朝政,為了貪圖享樂而大興土木,讓百姓苦不堪言。

在這種環境下,民間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隋炀帝的昏庸統治,李淵看到了這是一個實作自己宏圖偉業的好機會,于是帶着自己在這些年間積攢起來的勢力一起揭竿而起,開始了反隋的戰鬥。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在他逐鹿天下的期間,李淵的幾個兒子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長子李建成能文能武,李淵在外征戰,李建成就為李淵管理後方的政務工作,被李淵當做了接班人來培養。

而二兒子李世民因為從小就對武學非常感興趣,是以李淵就着重培養了李世民打仗的本領,而李世民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待,在唐朝的建立和統一的過程中立下了累累戰功,成為了唐王朝剛建立的時候軍隊中影響力最大的任人物。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但是李世民這樣要能力有能力、要影響力有影響力、要武力有武力,無疑在李淵登基之後讓父兄感到了忌憚,畢竟軍隊才是硬實力,而軍隊握在李世民手中,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怎麼能睡得好覺,生怕那天李世民騎兵謀反,是以便開始謀劃削減李世民的權力。

紙裡包不住火,這件事先被李世民知道了,本來李世民雖然對父親偏愛兄長的決定有些不滿,但是也沒有到想奪兄長大權的地步,但是自己既然反被忌憚,那李世民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唐高祖武德九年的時候,李世民聲稱太子有謀反之意,借着清君側的名義帶兵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李建成毫無準備的時候在玄武門射殺了李建成和沆瀣一氣的四弟李元吉,然後派兵以宿衛的名義将李淵挾持起來。

眼看着自己的四個嫡子隻剩下了李世民一個,并且自己的性命也被二兒子把持着,李淵不得不妥協,立了李世民為太子,讓李世民全權管理各種政務,兩個月之後就迫于壓力宣布退位,将皇位傳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二、戰鬥時的傷病埋下禍根

因為是政變上位,是以朝中也是有一部分大臣對于李世民很有意見的,是以李世民為了讓自己被臣子更加認同,在登基之後非常勵精圖治,對于政務事事上心,還很願意聽臣子的勸谏,積極改正自身的不足。

但是李世民這樣日夜不休的勤懇工作也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傷害,而後來萬國來朝的“天可汗”地位也不是坐在皇位上就得到的,而是實打實靠武力把周圍國家都打服了才得來的,在早年征戰的時候,李世民在戰場上殺敵就免不了受傷。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史書記載,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曾親自領軍攻打突厥,這一戰中,李世民率領幾個輕騎兵直接奔突厥的腹地而去,并且一戰就拿下了突厥的首領颉利可汗,讓大唐的武威震懾住了突厥的野心。

但是這一戰對于李世民來說并不完全順利,在戰鬥過程中,李世民被突厥士兵傷到了面頰,并且傷勢還不淺,因為當時戰事要緊,是以李世民隻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傷口就繼續作戰了,導緻傷口中殘留了敵人箭矢的金屬碎片,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不斷影響着李世民的身體。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不僅如此,在遠征高麗的時候,李世民在戰鬥中也受了傷,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李世民不僅無法近身用矛的敵人,還反被敵人刺中了腹部,造成了不小的傷勢,但是李世民隻是讓醫生簡單包紮了一下就再次上了戰場。

腹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但是李世民卻沒有精心治療,直接導緻了受傷的内髒沒有的到很好的恢複,李世民年輕的時候沒有表現出來,可是随着年齡增加,病根也會逐漸顯露出來。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除此之外,李世民的胳膊上和腿上在戰鬥的時候也難免受傷,雖然受的傷不一定有多嚴重,但是在古時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每次受傷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都會成為多年後帶走李世民姓性命原因之一。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三、先天疾病和亂服丹藥

除了早年征戰的時候在身上留下的傷病導緻了李世民晚年的時候舊疾複發,其實李家很有可能也是有着遺傳性疾病的。

據史書記載,李世民在和臣子讨論政事的時候曾有過說着話的時候突然頭痛發作,以至于說話都說不流利的情況發生,讓臣子非常驚慌失措,這種頭疼病很有可能就是李家遺傳的家族病,因為不僅是李世民,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李治同樣也有着頭疼的毛病,是以後世學者們才認為這可能是家族遺傳病。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而這種頭疼的毛病往往不止是表現在這一方面,而是對身體其他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傷害,比如這種頭疼很有可能就是由高血壓引起的,别說在現在高血壓都是緻命疾病了,在古代沒有有效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的時候,高血壓更是緻命。

除此之外,李世民也有着所有帝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求長生不老,尤其是像秦皇漢武唐宗這樣有着偉大成就的皇帝更是不願面對自己的死亡,而是希望自己的統治能夠千秋萬代。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在晚年的時候求仙問藥,祈求長生不老的經典例子,而李世民更是不遑多讓,在晚年的時候為了祈求長生開始服用上供的仙丹,但是古代化學不發達,煉丹的時候添加的可不隻是草藥,還有各種有毒成分。

是以李世民早亡的一個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過量服用丹藥,導緻體内毒素積累,再加上他的身體本來就不算好,最終各種因素壓垮了他的身體,讓他僅僅五十歲出頭就一命嗚呼。

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那麼勇武,為何年僅52歲就駕崩?其實早有迹

結語

由此可見,身體健康是多麼重要的事,哪怕是唐太宗這樣的英主都能被健康問題拖垮了身體,可見病痛不挑人的,我們更應當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