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2023年的人民币國際化程序似乎給我們出了個難題。一方面是在國際支付領域,人民币占據的市場佔有率屢創新高,并在11月份擴大至4.61%,再一次實作對日元的趕超,升至全球第四名。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與之相比,人民币的國際支付比例在2023年2月份卻隻有2.19%,與年底時的4.61%相比,實作翻倍了。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支付”包括了跨境貿易,還包括了證券投資、直接投資、其他投資等。

若僅觀察國際支付領域中的“跨境貿易”部分,人民币在9月和11月都超過了歐元,成為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跨境貿易支付貨币。

以11月份的資料為例,美元在全球跨境貿易中的市場佔有率為83.97%,人民币占比5.7%,歐元占比5.61%——這是SWIFT統計的資料,人民币的實際支付資訊還有遺漏,真實的市場佔有率還會更大。

另一方面則是人民币在全球各國、地區的外匯存底領域接連被加元超越,由往年的第五名,降至第六名。以今年第二季度為例,全球已配置設定的外匯存底餘額為11.17萬億美元,同比上漲0.42%。

其中,領跑全球的依然是美元,約為全球已配置設定外匯存底總金額的58.88%;第二名為歐元,占比19.97%;第三名是日元,占比5.4%;第四名是英鎊,占比4.87%。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第五名是加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比例提升至2.49%。同期,人民币在全球已配置設定外匯存底中的資産總額為2741億美元,環比縮減4.93%,市場佔有率降至2.45%。

近期,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又公布了截止到202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外匯存底資料,其中“美元繼續領跑,占比擴大至59.18%”;歐元占比進一步下滑至19.58%,日元占比5.45%,變動幅度不大。

第四名繼續是英鎊,在全球已配置設定的外匯存底中占比4.83%;加元占比2.5%,第五名;人民币占比降至2.37%,市場佔有率創下年内新低。

用的多,但各國為何儲備的少呢?

在國際支付領域,人民币占據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高,這是用的多。但在全球外匯存底領域占據的份額卻接連創新低——這是存儲的少。這種用的多,但存儲卻在減少的現象,背後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用的多,究竟是誰在用?這個問題很重要。以國家外彙管理局公布的資料為例,在中國跨境交易(看清楚是交易,不是貿易)中,人民币支付占比多次超過50%,中俄之間的貿易結算本币占比超過90%。

換言之,人民币在國際支付市場“用的多”主要是因為:中國和自己的貿易夥伴之間頻繁地使用人民币。中國人,才是人民币國際化程序的“目前的核心推動力量”。

所謂的外匯存底,指的就是各國央行部門在儲備其他國家的貨币——中國的外匯存底中,沒有人民币;日本的外匯存底中,沒有日元;印度的外匯存底中,沒有盧比……

核算國際支付,包括了中國自身的跨境交易。但在統計外匯存底中,中國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儲中卻沒有人民币。再加上其他國家之間,使用人民币的幾率依然偏低,外儲占比資訊自然滞後了。

全球外儲中,人民币占比走低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人民币匯率貶值。在全球跨境交易中,各國對人民币都有一定的需求,但通常屬于“短期需求”——拿到了,馬上就使用出去。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想要他們存儲起來,其中的一個動能是“持有人民币得有好處”。這個好處往往是具有升值潛能。今天收到的7億元人民币,能兌換1億美元。若半年後,能兌換1.2億美元,他國就會傾向持有。

若今天收到的7億元人民币,在半年後卻因為貶值隻能兌換0.9億美元,其他國家的貨币當局就會鼓勵企業和居民立刻用掉,而不是選擇持有——2023年的人民币,貶值是主旋律,導緻外儲縮減。

中國需要給人民币匯率強力支撐

人民币的國際化程序,伴随的一定是“各國貨币當局明顯感受到人民币的交易便捷、持有友善、安全避險、潛在升值”等諸多優越性。其他國家若不能清晰地看到好處,他們有何理由使用和儲備人民币呢?

現在,使用頻繁的程序在加快,我們需要給“坡腳的儲備領域”添磚加瓦。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适時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防止形成單邊一緻倒的貶值預期。

用得多,儲備的少!人民币國際化程式“破腿”了,這個短闆要補上

更加重要的是,人民币匯率的回暖還有助于提升大陸居民的消費水準,有助于提升大陸企業的國際購買力,有助于提升國際資本市場對人民币資産的信心和長期持有動能。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