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片片甲骨文勾勒出商朝曆史模樣

作者:光明網
一片片甲骨文勾勒出商朝曆史模樣
一片片甲骨文勾勒出商朝曆史模樣
一片片甲骨文勾勒出商朝曆史模樣

本報(鄭報全媒體記者秦華文/圖)《銀旗重光——天津博物館、河南博物館甲骨文聯合展》位于河南博物館主展廳東側展廳。展覽彙集了天津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館的甲骨文資源,勾勒出商代的曆史面貌。

文字是文化和文明的載體。甲骨文已經傳承了數千年,是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型系,奠定了中國繁體字的基礎,意義深長,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它是見證中華民族生命和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印證了中華民族的進步足迹。

甲骨文從清末年就已經發現120多年了,被王維榮、王偉等學者買下藏文、羅振宇、王偉等人的研究、著作,神谕逐漸為學術界所知。尹氏神谕的偉大發現,在中華文明史上乃至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017年10月30日,甲骨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天津與甲骨文有着深厚的聯系,最早發現和意識到甲骨文的價值并尋找它的學者之一是天津本地人。王偉的兩部主要神谕作品《銀旗印地語》和《音齊議事》以天津博物館的名義印刷。如今,尹琦《随筆》中記載的絕大部分骨骼,都已成為天津博物館的藏品。除了王偉、王維榮、羅振宇、胡厚軒、陳邦懷等甲骨文名人,還與天津結下了莫名的戀情。

河南博物館收藏的骨頭300餘件,絕大多數是1929年和1930年河南博物館(河南博物館的前身)兩次考古發掘,還有一些是從1950年代河南省古物工作隊發掘出來的,1966年從開封文物庫、1973年小屯南裡出土和個人捐贈。

本次展覽彙集了天津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館的甲骨文資源,分為三個單元:"古人:神谕發現之前的陰商研究","神奇的世界:甲骨文的發現與研究"和"發現:通過甲骨文看商人王朝"。從展出的文物文獻中,觀衆可以系統地了解甲骨文的發現過程、曆史價值等,并通過商業祭祀、軍事、内政、野外狩獵、農業、畜牧業、天文學、氣象學、肥力、疾病等諸多方面涉及甲骨文銘文,對3000多年前的曆史有更清晰的認識。

據悉,展覽将持續至7月29日,有興趣的市民可預約免費觀看展覽。

作者: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