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作者:蘭子記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文 | 蘭子記

編 | 蘭子記

話說,今日的美國銳利如鷹,無論是在軍事裝備、科技研究以及工業生産技術上,還是在醫療衛生設施及衛生保健水準等方面,均傲視群雄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百年前的美國内部,并非向人們展示的那般平靜和諧……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18-1940年的民用航空

在1918至1940年間,現代民航業經曆了從無到有的發展曆程。

這段時期見證了美國私人航空和政府扶持的逐漸壯大,以及行業全面規範和統一化的實施。

1925年,美國出台的《凱利法案》。該法律的頒布成為了民航史中的重要事件。

在此之前,私人營運的航空郵政服務受到了嚴格限制,而《凱利法案》則打開了這一領域的大門,推動了私人航空公司在航空郵政方面的拓展與發展。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政策變化發生于1927年。

當時,為了支援民航事業的發展,當美國推出了《航空商業法》,為航空運輸業提供了長期性的财政援助。

這些措施激勵了更多資本投入到這一新興領域中來,使得民用航空市場得以快速擴張。

然而,随着市場的繁榮,一些問題也随之而來。

例如,由于缺乏行業标準和監管機構,航空運輸市場呈現出混亂局面。

于是,在1938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了專門負責管理航空運輸的民用航空管理局(CAA)。

這個行政機構的出現标志着民航業進入了規範化、有序化的新階段。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截至1920年的工業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之一,其繁榮昌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歲月的洗禮和曆史的沉澱中逐漸形成的。

1869年,美國大地上鋪設了第一條專門設計用于輪軌交通的鐵路,自此之後,鐵路技術日益成熟,支撐起了經濟發展的動力。

到了1885年,橫跨整個美洲大陸的四條主要線路相繼開通,進一步打通了各地區之間的交流管道,提升了物資運輸效率,推動了社會進步。

這種交通模式的創新,無疑為工業化程序打開了新的篇章。

其次,能源産業的興盛也是美國現代化向前推進的重要标志。

1870年,俄亥俄标準石油公司宣告成立,這家企業在之後的幾十年間迅速崛起,成為了全球性的石油巨頭,并帶動了美國煉油業的飛速發展。

此外,随着煤炭烤爐和蒸汽鍋爐的廣泛應用,美國的能源結構逐漸轉變,煤炭成為取代木材的主要燃料。

制造業則是美國工業化過程中的另一王牌産業。

1873年,伯利恒鋼鐵公司正式啟動營運,并逐漸突破了柔性鑄鐵的制作工藝瓶頸,使得鋼材産量激增,增強了工業制造能力。

愛迪生的電燈廠也于1880年開始量産,這個重要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照明方式,促進了電業革命的興起。

至于資訊傳媒産業,随着亞曆山大·貝爾于1876年發明了電話這一機械通信裝置,以及1896年首次運用電影放映機向公衆放映影片,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公衆的生活,培育了群眾對文化娛樂産品的需求。

電話和電影,就如同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人們的溝通更加便捷通暢,同樣激發了人們對于未來的無限想象和追求。

1912年,超過百萬數量的車輛完成了注冊登記。

這個資料表明,運輸工具的更新換代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也預示着一個新時代已經來臨。

此後,美國經濟發展進入黃金時期,成為全球經濟的“主宰者”。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33年的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

在美國曆史長河中,1933年無疑是極具劃時代意義的節點之一。

在19世紀危機四伏之際,美國經濟處于嚴重的衰退狀态之中。

在面對廣泛存在的失業困境以及貧困問題之時,來勢洶湧的經濟大蕭條如同巨大的風暴橫掃整個社會。

同時,我們還有許許多多豐富而寶貴的自然資源,而它們卻尚未得到應有的開發與利用。

在此背景之下,1933年,羅斯福以見識超前之戰略眼光,緻力于拯救這場狂風驟雨般的災難,他建立了一個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機構,這便是今日的“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14-1945年的美國

在過去,美國這片土地充當着歐洲那些飽受壓迫和一無所有者避風港的角色,他們紛紛選擇逃往這裡以求得新的機遇與希望。

然而,時間來到1921年及1924年,美國政府通過兩部《配額法》,針對移民實行了嚴苛的限制措施,使得這種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衆所周知,移民一直是美國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這些法律的實施無疑讓一些歐洲移民失去了繼續前行的動力,但我們仍然應該看到其積極的影響。

首先,這兩項法案削弱了美國作為世界各地難民集散中心的地位;其次,它為美國帶來了更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最後,這些法律也促進了國内各族裔之間的互相了解與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好景象。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39-1941年的美國和歐洲戰争

衆所周知,1939年9月初,德國悍然入侵波蘭,引起英法兩國強烈不滿,随即發表聲明向德國宣戰。

頗為耐人尋味的是,在全球性的巨大沖突面前,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卻表示:

“這個國家将保持中立,但我不能要求每個美國人在思想上也保持中立。”

僅僅過了兩個月,1939年11月,美國廢止《中立法案》,這項舉動無疑為英法購買美國軍事裝備打開了綠色通道。

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我們不禁要問,美國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究竟扮演着怎樣的角色?

此舉之意圖在于給予盟國英國和法國以支援,使其擁有足夠的力量來對抗德國的侵略行為。

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給美國樹立了維護和平穩定的良好形象,但實際上卻給未來的戰争走向帶來了莫大的變數。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當年的《中立法》沒有被廢止,那麼是否可以減弱其他國家在戰亂中的壓力呢?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41-1945年的租借

在漫長而富詩意的曆史長河中,戰争往往是人類無法避免的挑戰之一。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大國紛紛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之中。

此時此刻,頗具“壯麗色彩的橋梁”出現了,它便是著名的《租借法案》。

1941年3月8日,在具有頗多争議性的辯論之後,美國參議院以60張贊成票與 31 張反對票的強勢姿态,即刻準許了該項法律的實行。

三日後,衆議院以高達317張的贊成票數和71張反對票數,打破僵局,作出了相似的決定。

毫無疑問地,《租借法案》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采取的一種經濟支援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協助盟國對抗納粹德國的侵略。

作為一種援助措施,這份被丘吉爾譽為“這是任何國家曆史上至為高尚的行為”的《租借法案》于1941年由美國政府推出,其中規定總統有權以租賃方式向任何符合條件的受援方提供軍事裝置和物資。

自美國自願承擔起上司責任的那一刻起,法蘭西共和國、自由法國、蘇聯、中國等國家均有幸成為這項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從1941年直至戰火熄滅,美國所提供的租借援助總價值已經達到驚人的500億美元。

然而,這并不是一份單方面的施舍,相反,這些援助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之上的。

從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及其皇家殖民地便累計從美國獲得了高達313.85億美元的資助。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44年2月19-25日的關鍵一周

這場戰役于1944年2月19至25日期間,發生在盟軍進攻歐洲大陸之計劃遭受德國戰機幹預的緊要關頭。

于是,美國決定發起對德國先進的飛機制造廠、航空器組裝工坊等關鍵軍事設施進行大規模的轟炸行動。

就在那七天裡,德國在空中的軍事力量被徹底瓦解,美國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超過251架飛機及2600名英勇無畏的飛行員不幸喪生。

這個令人痛心的數字反映了戰争帶給人類的殘酷現實和無盡的破壞。

盡管如此,盟國的巨型轟炸機仍盡全力投擲出重達八千噸的炮火,無疑給德意志予以了至關重要的打擊。

這一周的關鍵戰役對于整個人類曆史來說都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它向全世界宣告了盟國在歐洲戰場上對敵軍的韌性與決心,并以此展示了他們對勝利的執着追求。

這次戰役的勝利不僅僅标志着盟國在歐洲戰場上的重大突破,更将為全球人民的反法西斯戰争注入新的信心和勇氣。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1944年6-9月的石油戰役

自1944年6月20日起,美國空軍對德國境内的重點石油産業進行了急劇而高效地飽和攻擊,以期徹底擊垮德國戰争機器的燃料供應,這就就像在龐大而複雜的棋盤上悄然布置特效炸彈,精準有效地破壞德方的石油開采與煉制能力,以及其他相關設施。

這場持續約三個月的激烈戰鬥,被後世稱之為“石油戰役”,成為了二戰曆史長河中一段永不磨滅的傳奇篇章。

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在歐洲戰場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對戰争的最終勝負而言,徹底摧毀德國的石油産能将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在此背景下,美國空軍發起了這場特殊的“石油戰役”,通過對德方石油工業的立體式打擊,進而達到鉗制其整體戰略資源生産的目的。

在整個行動期間,美國轟炸機積極投放炸彈,瘋狂地襲擊德國的石油産區和儲油設施。據統計,自1944年6月20日至9月13日止,美國空軍成功摧毀了超過總量77%的德國石油生産與儲備能力。

這樣的卓越成果無疑沉重打擊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命脈,窒息了德國軍事機器的運轉,進一步加速了他們走向崩潰的步伐。

此次轟炸行動并非偶然為之,而是經過精心策劃和嚴格安排的結果。

美國空軍充分運用情報收集和研究成果,全面掌握了德國石油聚集區域的具體位置,并依靠精湛的戰術素養及超高精度的飛機技術,確定了每架次轟炸都能準确命中目标。

在這場堪稱二戰史上最偉大戰役之一的“石油戰役”中,美國展現出了強大的科技力量和軍事智慧。

美國曆史:8張曆史地圖,帶你了解1918—1944年,美國的制度體系

結語

在全球政經舞台的滾滾洪流中,美國以其獨特的地位和影響力引世界矚目,而這也無可避免地揭示了當今世界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與挑戰。

歲月流轉,時代變遷,讓我們通過一張張精美地圖對美國發展曆程的觀察。

審視地圖上的标志,時光的印記無法遮掩。

參考資料:

(v) ARTICLESAnon, ‘How the Bear Learned to Swim’, The Economist (London, 24-30Octo-ber 1970)

Bealby, John Thomas,Kropotkin, Prince Peter Alexcivitch,Philips,Walter Ali-son and Wallace, Sir Donald Mackenzie,‘Russia’,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1910)

Carsten, F. L.,‘The Reichswehr and the Red Army 1920- 1933’,Survey(London,1962)

Dziewanowski,M. K.,‘Pilsudski’s Federal Policy 1919-21’, Journal o f Central European Affairs (London,1950)

Footman, David,‘Nestor Makno’, St Antony’s Papers No.6: Soviet AffairsNo.2 (Oxford,1959)

Lobanov-Rostovsky, A..‘Anglo - Russian Relations through the Centuries’,Russian Review, vol 7 (New York,1948)

Parkes, Harry,‘Report on the Russian Caravan Trade with China', Journal ofthe Royal Geographic Society, vol 25(London,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