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59封“寄語信”共繪一張夢想圖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2059封“寄語信”共繪一張夢想圖

崗前集訓中,參訓新排長通過障礙。莊浩甯攝

一封封真情流露的信件,飽含着年輕軍官追逐夢想的渴望

深夜,在第72集團軍新畢業生長軍官崗前集訓隊,新排長楊鑫望着窗外弦月,腦海裡回響着家人的叮囑:“你外公當年負了傷,剛從鬼門關回來又去了前線;你爸入伍第二年就當了班長入了黨;如今你也穿上綠軍裝,一定要好好幹……”

收起思緒,楊鑫提筆為5年後的自己寫下了一封信:“不知5年後的我身在何處、身居何職,但我一定會傳承父輩的優良傳統,在強軍路上奮力拼搏……”紙上的墨迹漸漸風幹,滿懷的豪情催人奮進,這些話語一如入伍時的铮铮誓言,時刻印在他的腦海中。

停筆、封信……第二天,他将這封信投入信箱,由該集團軍人力資源處統一歸檔留存。這封信裡,不僅有楊鑫對軍旅未來的美好憧憬,而且見證着他建功強軍事業的堅定決心。同楊鑫一樣,與他一起畢業的300多名年輕軍官,都為5年後的自己寫下一封信。

“這是一封引領他們在未來5年逐夢成長的信,更是大家聚焦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發起沖鋒的時代号角。”該集團軍人力資源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每年都會組織新排長開展“寫給5年後自己的一封信”活動,如今在檔案室裡已經有2059封“寄語信”。

一封封真情流露的信件,滿含着年輕軍官追逐夢想的渴望。李瑞鵬曾是一名國防生,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後主動申請來到一線作戰部隊,然而第一次參加連隊訓練考核就遭受挫敗。

“博士、碩士,首先要當好戰士。希望5年後的自己軍事訓練項項都優秀,将高學曆轉化為高能力。”信中,李瑞鵬下定決心從頭學起,加快補齊指揮技能、裝備操作等能力短闆,盡快實作從“課堂書生”到“打仗能手”的蛻變。

躍進、匍匐、包紮……集訓隊訓練場上,新畢業的軍醫劉垚正在進行戰傷救護訓練,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戰場在哪裡,軍醫的戰位就在哪裡。”走下訓練場,劉垚提筆在信中寫下這樣一段話。他告訴記者,作為基層軍醫必須練就過硬戰傷救治能力,今後5年他将努力提高各類軍事技能,向着夢想奔跑。

“5年後,我希望自己能走上連主官崗位,成為優秀的一線帶兵人。”提起夢想,優秀士兵保送入學的軍官王俊風信心滿滿。王俊風是同批軍官中年齡最大的,新的軍官制度實施後,個人成長路線更加明晰,他建功軍營的意志更加堅定。

既有具體目标,又有随心暢想;既有執着夢想的憧憬,又有面向未來的惶恐……翻看着一封封承載青春夢想的信件,該集團軍上司表示,雖然每個人夢想各不相同,但每個夢都是強軍夢的生動展現,小夢想連着大使命,當這些新生力量将個人夢融入強軍夢,必将為強軍事業提供蓬勃動力。

當夢想照進現實時,我們會感激每一個曾經的奮鬥足迹

燈光璀璨,掌聲雷動。第72集團軍某旅大禮堂内,一場别開生面的互動交流會正在展開。台上是5名在5年前畢業的“老軍官”,台下則是剛踏入軍營的300多名年輕軍官。随着激昂的旋律響起,主持人搬來一沓塵封5年的信件,5名“老軍官”從中找出了曾經寫給自己的信。

跨越時光的信函,曆經5年,終于“啟封”。重溫信箋,洋溢着青春氣息的夢想躍然眼前。“寄信人”走上“時光講台”,内心百感交集,5年來的奮鬥曆程與酸甜苦辣曆曆在目。

“這封信現在看雖略顯稚嫩,卻是當年的真實夢想。”交流會上,來自“築路先鋒連”的楊指導員手持信件,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時光信箋”。時光流轉,這5年,他從排長幹起,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如今已成長為優秀指導員。随着楊指導員打開信件,一行工整的字迹映入眼簾:“希望5年後的自己,走上連主官的崗位……”從5年前夢想起步,到如今夢想成為現實,過往艱辛曆曆在目,讓他十分感慨。

“剛當排長時,我被分到全旅聞名的‘築路先鋒連’……”那時的他,躊躇滿志,打算大幹一番事業。

楊指導員記憶猶新的是,時任連長帶他走到連史櫥窗前,指着一面鮮紅的戰旗介紹起連隊的光榮曆史:1950年,先輩們在物資極其緊缺、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毅然受領修築成渝鐵路的任務。鍬鎬用壞了,就用雙手挖;物資運送難,就用肩膀扛。官兵團結一心,把預計3個月的工程任務提前1個月高品質完成,被上級授予“築路先鋒連”榮譽稱号。

“這面旗幟,象征着連隊‘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勇當先鋒、再創輝煌’的精神。唯有堅定目标、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方能不負先輩榮光。”這些話回蕩在楊指導員耳畔,他在給自己的信中寫下一句話:“作為英雄部隊傳人,必須深紮根、勇向前。”

“5年時光,經曆了不少挫折。每當我快堅持不下去時,腦中總會想起寫給5年後自己的那封信,還有那面在歲月洗禮下愈加耀眼的榮譽戰旗。這股力量激勵着我跨越艱難險阻、矢志向前。”楊指導員的深情講述,赢得台下戰友陣陣掌聲。

随着塵封已久的信函被打開,來自某旅的參謀劉海軍打開了話匣子:“5年前,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軍政雙優’的基層幹部……”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劉海軍走上了排長崗位。兩年時間裡,他充分發揮在理論學習方面的特長,帶領全排戰友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成立“星火理論學習小組”,為機關“紅花種子理論宣講隊”培養了一批骨幹成員。2020年,劉海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參加集團軍預任參謀集訓。

“明明在政治工作方面更有發展優勢……”消息一出,身邊戰友感到不解。但劉海軍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基層軍官,隻有盡快補齊自己在軍事工作方面的短闆,才能更加适應部隊需要。

集訓、考核、回到基層……6個月的集訓淬火,讓劉海軍得到很大提高。再次回到夢開始的地方,他因集訓表現突出被調整到旅機關參謀崗位。如今,劉海軍的眼中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台上,特邀嘉賓深情講述成長故事;台下,年輕軍官們聽得津津有味。“實作夢想的道路注定布滿荊棘,但時間不會放棄每個奮進的追夢人,汗水也不會辜負每個勇敢的奮鬥者……”觀衆席上,新排長薛東芳聽完幾名講述人的經曆,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樣的話。

自讀大學起,薛東芳就在心底種下“參軍入伍、獻身國防”的目标。大學畢業後,她放棄保研機會,投筆從戎,申請來到艱苦邊遠地區服役。

薛東芳在邊防當兵期間,始終堅持“争取提幹,在部隊長期服役”的夢想。在氣候條件惡劣的駐地,她常常深夜獨自鏖戰備考。龜裂的手背、黝黑的面頰是她在逐夢路上留下的印記。2022年,薛東芳成為所在機關唯一一名提幹女兵,成功圓夢。

“努力奔跑的追夢人,未來必定可期,當夢想照進現實時,我們會感激每一個曾經的奮鬥足迹!”交流會結束前,薛東芳站起身發言,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曆,眼神中閃爍着追逐夢想的堅定。

個人夢想彙聚起來,就會形成強軍新征程上的奔湧激流

近期,随着新排長陸續下連,第72集團軍某旅人力資源科王幹事愈加忙碌,他仔細梳理着一份份《基本資訊采集表》,将機關數十名新排長的檔案逐一完善,其中一項是大家的特長及其個人發展意願。

“知道他們的個人夢想,更要想方設法幫他們圓夢。”記者了解到,該旅将這些新排長的夢想與願望進行梳理,并結合個人特點量身定制“成長路線圖”。

王幹事表示,在為大家制訂“成長路線圖”後,他們還會持續跟蹤評估履職表現,及時分析成長狀态,動态更新成長路徑,助推新排長們快速成長成才。

和王幹事同樣忙碌的,還有某旅朱教導員。今年,營裡新來了兩名排長:一位是排長餘沛,提幹前曾是特種兵,軍事素質過硬,多次參加上級比武考核赢得獎牌;另一名是排長劉柏泉,在軍校學習期間多次參加學院演講比賽,是品學兼優的軍校“優等生”。

“抓好新幹部的培養,是基層營連黨組織的重要職責。這裡是他們圓夢的大舞台,而我們要搭好台。”在與兩人交流中,朱教導員了解到,餘沛希望提高編寫教案、制作課件等能力,強化政治工作本領;劉柏泉則擔心個人軍事技能不過硬,難以踢好“頭三腳”。為此,朱教導員分析兩人性格特點和能力差異後,決定将他倆結成幫扶對子。如今,通過取長補短實作共同進步,兩人的任職能力水漲船高。

“專業交叉、崗位互換、全方位鍛煉,成為集團軍部隊培養年輕軍官的有力舉措。”該集團軍人力資源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助力新排長們實作夢想的道路上,他們積極搭建和完善人才培養平台,拓展交叉任職平台和區域化軍地協作育才平台,多崗位多管道多層次培養鍛煉年輕軍官,有效縮短他們的能力生成周期。

在該集團軍各個訓練場,年輕軍官逐夢強軍的奮鬥身影令人欣喜——

叢林深處,防化連排長周波帶隊參加集訓比武,滾滾煙霧間,他帶領車組成員迅速查明毒劑種類,完成“染毒”道路和“受染”分隊洗消,勇奪第一。

山嶽之間,偵察連排長吳浩傑帶領偵察小隊穿群山、越峽谷,悄然縱深穿插,最終成功突襲“敵”指揮所,對“敵”目标實施打擊。

“幫助他們圓夢,就是助力他們成才。”談及一個個令人振奮的圓夢故事,該集團軍上司滿懷信心地表示,通過為年輕軍官的成長進步繪好藍圖、鋪好路徑、搭好平台,個人夢想彙聚起來,就會形成強軍新征程上的奔湧激流。

銳視點

每一個夢想,都是一顆強軍的種子

■楊旭

習主席曾寄語青年: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

目前,人民軍隊正在強軍新征程上闊步前行,廣大官兵積極投身強軍實踐,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不論時代如何變化,追夢的路始終在每名官兵腳下。我們要堅定一個信念:隻要人人都有“我的夢”,人人都勇敢地逐夢追夢,那麼強軍夢就必然會如期實作。

年輕軍官作為軍事人才隊伍的新鮮血液和堅實力量,肩負着實作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希望,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鼓勵年輕軍官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是實作強軍夢的有效手段,也是各級黨委上司義不容辭的責任。

新時代年輕軍官的特點更加鮮明,想法更加多元,有的想紮根基層穩步提升,有的想考研考博深造學習,還有的希望精武強能脫穎而出……雖然個人夢想各不相同,卻都是在基層這片廣袤的熱土上拼搏奮進。各級上司應乘勢而上,充分激發年輕幹部的向上動能,在“官之初”就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逐夢強軍偉業,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堅定不移為了夢想奮力前行。

每一個夢想都是一顆強軍的種子,都需要澆灌與呵護。随着00後群體已經成為年輕軍官的主體,在網絡時代長大的他們接受着資訊時代的熏染,擁有更多感覺世界的方式,對未來抱有更多的願望和更高的期許。各級上司要充分尊重年輕官兵的主體地位,了解他們的成長成才願望,帶着欣賞的眼光、信任的眼光、發展的眼光呵護他們的青春夢想,為他們矢志追夢強信心、增力量,讓他們的青春在追夢圓夢中迸發出絢麗的火花。

追夢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實作夢想,唯有“奮鬥”;突破自我,才能“圓夢”。年輕軍官處于人生的爬坡期、成長的拔節期,追逐夢想的道路必定曲折而漫長,需要成長成才的廣闊舞台、實踐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建功立業的堅強信心。這就需要各級上司時刻關注他們的夢想,幫其找準“發展定位”、定制“圓夢路線”,為一朵朵夢想之花厚植營養沃土,助力他們奮鬥強軍、建功軍營。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