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作者:南齋孤風

天災自古不可測,蒼生塗炭須臾間。

2023,籠罩人們日久的疫情陰雲早已消弭,而年末的一場地震,讓中華民族再次展現出衆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也許是冥冥之間一場注定,正當全世界滿懷新一年的祈願辭舊迎新之時。

大陸鄰邦日本,卻頻傳地震的消息。

先是1日下午三點左右(中原標準時間),日本石川縣發生7.6級地震,并引發了接近五米高的巨浪海嘯。

時隔七個小時後,中原標準時間十點,同一地點再次發生七級餘震。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由于日本本就處于太平洋地震帶。

故而在房屋建造之始,他們就充分考慮了建築的避震屬性。

而相比東京、大阪這種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來說,石川縣位于日本中北部,并且以輕工業為主。

故而,此番地震造成的傷亡,尚且在可控範圍之内。

但由于該地工廠衆多,是以在地震造成的次生災害,火災已經燒毀當地百餘棟建築。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截止2日淩晨,救火工作仍在繼續。

這不是石川首次地震,更絕非日本最大的地震等級。

由于地理位置所限,這個島國,永遠處于岌岌可危的地震頻發陰霾下。

一旦震級過大,引發的海嘯,将會将整個日本瞬間吞沒在洶湧狂潮之下。

那麼,日本政府,是否有對于日本沉沒的“PLAN B”呢?

作為亞洲地區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本島的1.25億居民将何去何從?

他們的目光,早已鎖定了千裡之外的一個國家。

窮山惡水

日本對國土面積近乎偏執的追求,在他們曆史當中便有迹可循。

從幕府時代,到瘋狂擴張的近現代,累計死亡人數将近35萬。

造成傷亡數最多的,則屬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

據統計,當時日本總共死亡人數接近15萬。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塊随時會天崩地裂的土地上,對于大陸的向往是常人所無法揣度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明治維新後不久,軍國主義的苗頭就在日本社會瘋狂滋長。

他們想要一塊能夠世代久居的土地,為此不惜發動戰争。

但也許正是印證了,那句“窮山惡水出刁民”的老話。

他們率先盯上的國家,就是與他們隔海相望,彼時正處于垂垂暮年的大清統治之下的中國。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之後的事情,被書寫在每一本關于二戰的世界史當中,更是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骨血之上。

在美國親自投喂的兩顆蘑菇蛋下。

日本終究是屈于淫威,簽下了投降書。

戰後,在麥克阿瑟親自坐鎮下,日本的經濟與社會秩序被重新架構。

美國在衆目睽睽之下,即便有心思發展日本,成為其勢力在亞太地區的延伸,也不敢過于放肆。

故而,日本幾乎被廢除所有的軍事武裝力量,極端右翼勢力甚是消停了一會兒。

雖然嘴上說着“一億玉碎”。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但即便經曆二戰的消耗,日本的土地資源依舊緊缺。

填海造陸

但是通過戰争的手段,再去進行土地資源的掠奪。

日本沒這個能力,當年的同盟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故而腦子裡的念頭千回百轉,日本人也隻能在自家附近的幾個巨礁上,做做文章。

故而,就有了“填海造陸”的計劃。

但這想法歸想法,海洋可不是自家水塘,随便一圈就能往裡面填砂土。

圍海造陸的面積,是與每個國家的海岸線長度息息相關。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在這方面,日本不是第一個這麼想或者這麼做的。

遠在歐洲,荷蘭人早在八百年前,就學會用栅欄插在松軟的海岸淤泥當中,用以留駐沙土,進而增大灘塗面積。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這方面确實是占到了便宜。

是以二戰結束後,日本陸陸續續圍海造陸,面積超過兩千多方。

這麼算來,也難怪日本人對自己周圍星羅棋布的島嶼岩礁,如此重視。

但即便對領土問題,已經到了锱铢必較的程度。

國家依舊終日處于地震高發帶,這與他們的初衷相去甚遠。

哪裡有一片淨土,能夠容納這麼多人,而且在社會層面上還能夠接納日本呢?

算計的目光轉了一圈,他們最終盯上了南美洲的一個國家。

巴西,這個足球王國、桑巴之都。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并擁有上帝之城裡約熱内盧的國家,成為日本“寄生”計劃的首席目标。

鸠占鵲巢

日本人這麼想,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要知道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猶記得在資本主義的春風,吹拂整個日本島的時候。

他們不僅有了技術,人口更是有着爆炸式的增長,剛好巴西的咖啡豆種植産業蓬勃發展。

這種黑色的小顆粒,研磨後的粉末。

不僅給當時的資本主義階層,提供了全新的風味飲料,甚至到現在,依舊拯救着每個年輕打勞工的疲憊靈魂。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而當時巴西有大片的咖啡種植園,卻苦于無人收割,進而這些咖啡豆隻能爛在田間地頭。

是以,他們迫切希望有外來勞動力,幫助他們做這種廉價的體力勞動。

彼時日本的軍國主義,剛竄出一點苗頭。

有些年輕人,也不樂意年紀輕輕的就抛家舍業出去打仗。

那不打仗就得賺錢,日本政府一合計,那我的人也不能白過去 。

這一個有需要,一個有力氣。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于是大批的日本人漂洋過海來到了巴西,人可以不上戰場,但外彙還是得給自家賺。

由此,扶桑的種子,便紮根在南美濕熱的土地之上。

而今整個巴西社會,處處都充滿日系文化的影子。

就拿近年來,受人追捧的無限制格鬥比賽UFC來說。

其開山宿耆與日本柔道同根同源,并衍生出全新的“格雷西柔術”。

而在日本人,尤為聚集的聖保羅和裡約熱内盧。

街上不僅能看到黑頭發橄榄色皮膚的巴西日裔,更是随處可見頗具日式風情的鳥居以及随處可見的日語标志牌。

在日本本土,更是有特定的日裔巴西人的聚集區。

大型企業,也會定期舉辦巴西風情的派對,以便讓這些本出自同源的“巴西裔”找到文化歸屬感。

但平心而論,一個國家的存亡,除卻穩定的聚集地以及國民的高度認同,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的核心。

日本地震頻發,一旦沉沒,1.25億人會搬到哪?這個國家早被盯上了

正如中國,即便是經過山河破碎的年月。

隻要每個中華兒女心中有國家,那麼中國就絕不會滅亡。

但一個連自己的曆史也不敢承認的國家,和他們談家國情懷未免雞同鴨講。

希望日本在研究自己的國土,如何不被災難所吞沒之前。

先學會正視曆史,早日建立屬于“大和民族”的尊嚴吧!

繼續閱讀